分享

QQ空间的分享

 百会针灸 2017-05-07

书香 花香 药草香 

的中医妇科调理四悟——(1a)温经养阳

A 阳气和寒症——
女性天生都怕冷,各种气虚血虚、肚腹冷痛、脾湿肥胖、顽固斑痘、中气不足,以及月经、乳腺问题,各种肿瘤、癌症,各种妇科病、阴寒杂病,甚至是性格上的冷漠,都是因为身体冰冷,阳气不足。阳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血液流动、津液的生成和运行,维持脏腑组织间的各种健康生理活动,都靠的是阳气。阳气就是女性体内的太阳。太阳一出,全身都是暖洋洋的,什么阴霾都会云开雾散。身体只要在一个温度适中的水平下,就会正气充足,邪不可干。女性天生就比男性阳气少,温度低,血液循环差,经络一受阻,气血就淤滞,所以治疗上就需要先把温度调起来,把经络疏通,针灸、拔罐、拉筋、正骨、放血、足疗、梳头、点压、热敷等等,都是起的这个作用。

中医自古就重视女性的寒症,判断方法很简单,双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双手的距离也不近,这是所谓的四肢,身体之末,如果它是热的,就表示人体内气血正常、旺盛,连四肢都能到达。如果是双脚双手都是冷冰冰的,身体里面一定是寒冷的。中医断病,大寒体质,首先就怀疑体内可能产生了瘀血块,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心脏太弱,心阳不足。这时就要投以芍药甘草附子汤,又名去杖汤,利用其中的炮附子之大热,使得体内与双足的温度上升,而利用白芍酸收之力,将所有静脉血液导流回身体内,炙甘草的目的则是辅助温和小肠与强心阳。
只要冬天手脚冰凉、唇甲无色,就是典型的寒症无疑,也可以用你双手甲印来印证,这种俗称月牙的半月形甲印在健康状态下应是红润饱满的,而且是双手达到八个手指都有才好。手指头这一段,上为甲,相当于骨,下为皮,里为血肉,就一个手指头五脏都会有显现。因为手为末梢,只要这地方都能气血充足旺盛,那就说明阳气足,血液循环好。平常的情况下,如果只有双手大拇指才有甲印,那说明体内的寒已经很重了,如果大拇指的甲印都没了,那么,小腹、后背,手脚就全都冰凉了,这就是所谓的大寒体质。
总体来看,半月痕越少越寒,无半月痕为大寒型。还有一种是连小指都有甲印的,这又太过了,属于热型。中医讲,不及与太过,都是病,小指都有甲印,就要看是否面红上火、时时烦燥、经常便秘、总是吃不饱,如有这些类似脏腑亢奋的状况,就要量量自己的血压、血糖,看是否偏高。因为身体的任何内在的变化都会在外部加以提示和反应,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甲印这张晴雨表,如半月痕突然晦暗、缩小,甚至消失,就得预防肿瘤、出血;而当半月痕大于五分之一时,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B 避风如避剑——
《黄帝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风”、“风者,百病之长也'。风无处不在,又无时不有,伤人则从表皮、肌腠、经脉、骨骼、五脏六腑,哪里都能伤到。风邪为阴邪,当然伤阳气,先使皮肤卫阳不固,所以伤风必头痛、身重、恶寒。古人很注意风的入侵,从后脑到背,大致就是围巾搭在后背遮住风府、风池和风门几个穴位,都标明了风容易从这几个地方进入。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同样的道理,女性洗头后要赶紧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顺便吹吹后项,不让水带着湿气从这几个地方进入,而空调和电风扇更不能直接对着这几个位置吹。
风是从毛孔进来的,不但要把毛孔理解成最大的呼吸器官,还要理解成运粮进来的通道,夏天充分出汗,是为了把体内的仓房腾空,到秋天成熟季节,各种进补的营养物质才能运送与吸收进来。到冬天才有东西可以消耗。鼻通肺,吸入冷风,作为'娇脏'的肺就受不了,就要喷嚏、流鼻涕,所以,中药里有一个玉屏风散的方子,就是黄芪、白术加防风。
后脖子就是颈椎,督脉、膀胱经、三焦经、小肠经、大肠经和胆经都要从这里经过,而这地方又是人体最脆弱的地方。春捂秋冻,春天就是该把这地方捂起来,要不伤了风可就同时伤了六条经脉;露后背,更不用说了,背为一身之阳;露膀子,暴露的则是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三焦经和小肠经;露大腿,腿前面的胃经、大腿两侧中线的胆经、腿后边正中的太阳膀胱经、内侧的脾经、肾经和肝经。
肚脐在人体的位置居中,属土,主养藏。过去小孩子全身不穿衣服但也要用小肚兜把腹部保护起来。肚脐一周露了很多女性要穴大穴,肚脐就叫神阙,还有关元、气海等穴。常炼功的人都知道丹田就是气海,那是气要沉存的地方,就如同人体内部的核反应堆,能量极大。传统武术修炼气功到一定的程度,丹田部位就会形成一股热气流,聚之有形,散则无形,在人体前后的正中线的任、督二脉上运行。
肚腹一带还藏着百分之五十的静脉血管,不保护好,血液回流就很难,现在很多人失眠,有些其实就是因为静脉里的血很难回到动脉里去,也就是中医说的心肾不交。所以,如果能采用腹式呼吸,就会帮助把血挤回去,而且同时还能治疗肾虚。腹部共有9条经脉通过,它们分别是胃经、脾经、肾经、肝经和中央的任脉。做腹式呼吸同时也是为了激发这9条经脉。坚持腹式呼吸2

个月左右,很多迁延不愈的慢性病都会明显减轻。
C脾胃乃后天之本——

清朝大医黄元御说人体的五脏六腑形成一个圆,因脾左升,带动肝气和肾水左升,胃气右降,带动了胆气和心火右降。其关键就是脾胃,一阴一阳。只有脾能带着清阳上升,胃气才能带着浊阴下降,不然,要么就是便秘,要么就是胃气上逆。所以,脾胃才是关键,李东垣的《脾胃论》流派就强调把脾胃调好了,一切都就可以正常地围绕着它们转起来。

脾胃是人体的关键,后天之本。脾的特点就是'喜暖而恶寒',必须要把它弄得热热的,才升得起来。中医非常重视开胃健脾,就是想把人体的气机调畅,使其处于一个圆运动的状态,最有名的补法就是八珍糕,这也是慈禧最爱的一款养身补品:党参30克 白术60克 茯苓60克山药60克 白扁豆60克 苡米60克 芡实30克 莲子肉60克生山楂30克 炒麦芽30克(参苓术山米,扁芡莲麦楂)。把这些药或食材研成末,每次用水熬糊,不断地搅拌,或者是用粳米面、糯米面等量混合药末,加白糖蒸成糕点。每天分两次各吃一小勺,慢慢地脾胃就养起来了。
D 痘痘的形成 ———
当饮食入胃,消化后本来应成为气血,但如果是脾胃虚弱,进入肠胃的食物就不可能全部化成气血,有一部分就会变成痰湿。这污浊的痰湿可不会主动消失,会随血液在周身流动,因为年轻,肝火旺,污浊的痰湿就会随火气往上升。人体的孔道七个在头上,脸部的皮肤细嫩,于是,肝火就容易从那里往外排。有些就沉淀在皮下污染血液,随血运四处污染。很多女性没有经验,一见痘痘,就认为自己上火了,于是找些祛火的中药来吃,祛火的药没有不寒凉伤脾的。有痘痘本就脾胃虚了,再用寒凉一攻伐,于是更加虚弱,更多的痘痘就源源不断地冒了出来。
头面部容易上虚火,主要是因为肾阳不足、肾气虚了,血液到达不了头部,头面得到的血液供应减少,于是就会出现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上火症状。但这个火几乎都是虚火,用寒凉药物一灭,人体的正气就更虚了。粉刺,也是因为肾阴伤了,虚火上炎。你老不睡觉,老伤肾阴,阳就过分了,就通通地往上冒出来,发为粉刺。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解毒、降火的泻法。虚火则需要用补法,一泻就更糟糕了。
这个虚火一定是由寒引起的,《黄帝内经》里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因为寒重则伤肾,肾阳亏损、肾气虚弱,肾水无法灌溉、滋润全身,缺水,身体就会干燥。肾一亏虚,所有的脏器也跟着缺水,就出现什么口腔溃疡、头面部上火长痘痘,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等,具体地说,胃火导致的牙疼、口苦、打嗝、大便干结等症状;肺火可以有咯血、黄痰;肝火产生烦躁、失眠、女性会有乳房胀痛等。还有各种炎症,炎就是火,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等,都是缺水后的火,但这个火一定是虚火。
是否在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呆的时间过长?因为这是外感虚火症的来源。
是否压力太大、经常熬夜、吃辛辣煎炸食物,且抽烟喝酒太多?因为这是内火生的主要诱因。
是否常喝酸甜饮料、生化饮料、嗜吃冰凉之物?因为这是寒重伤肾的起因。
是否是情绪不调,多悲观厌世?因为这是情志致病,且多是阴冷病的开始。
青春痘一般现于脸、额头,而这些是胃经所属。青春痘外红内白,这叫热包寒。这个热多半都是虚的,表面看一派热象,于是请中医调理,就先去火,从泄入手。这不但不得要领,还多半是起了反作用,因为这个热是虚浮于表面的热,它包裹的寒才是真正的根源。仔细来看这个寒,就是胃寒,吃太多的食物没有消化,转为垃圾就捂在那里发热,一发热就用冰水或寒凉饮料去浇,胃阳日渐不足,内里一片寒凉。寒就是阴,往外使劲地逼迫阳气,也叫阴盛格阳。所以,热都被逼在表面来了。长青春痘的女性都比较年轻,还有资本去耗散,总还有热去给寒打包,于是,青春痘就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治疗的方法:先得改变饮食习惯,再不要暴饮暴食,不食生冷食物伤肺伤胃,精神上要放松,切忌郁闷,以免再度加重胃寒,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提升胃阳。脾胃好了,消化吸收就好了,然后再以山药薏米芡实粥生气血,化湿邪,寒湿干净了,再想法打通经络,痘痘就再也没了。
D 湿邪最伤阳气——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不耗归于肝为血,血不耗归于肾为精,精不耗归于骨为髓。在这个环环相生的系统里,还是那一点元阳,也就是阳气是最重要的。而最伤阳气的是湿邪。中医的'六淫致病',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淫就是太过。
湿为长夏的主气,土主长夏,脾属土。《医宗金鉴》:'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在体为肉,湿气通于脾,故诸湿为病,皆属于脾土也。'在长夏,雨多,居处易潮湿,常常涉水过河,雾露为湿,汗出沾衣为湿等。在内,则有饮酒喝茶、生冷瓜果、膏粱厚味甜腻之物损伤脾阳为湿。
湿邪难治,光分类就有

冒湿、伤湿、中湿、寒湿、湿热、湿温、风湿、湿疹、痰湿、水饮等病名。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但治疗原则首先要调理脾胃,提升阳气。李东垣的理论:'以辛甘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脾阳升则湿邪自化,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次之是风以胜湿;清凉祛湿;利尿除湿。
体内湿气过重的人,经络基本上都是被堵住了。一是吃了大量的垃圾食品,然后就是懒得动弹,还有空调对毛皮的封闭。湿重之人吃凉的、吹凉风,体温降低的结果,必然影响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和质量,必然是阳气无以化湿。因为经络不通、血气运动不畅,汗液和尿液也就不畅,久而久之,身体里就有毒素了。全是垃圾堆在那里,久了就一定会生热,一热就要凉的东西去中和。也因为体内的垃圾堆造了热,胖人都会贪凉,不运动,只想躲在空调房里,而冷风一吹,体表的经络全都被堵住了,造成体湿更加严重,于是,身体就这样在一个功能很差的状态下恶性循环。
一般的方法,可以用针灸按摩刮痧拔罐去打通经络,湿和毒是联系在一起的,人体的湿一但去掉了,体内的毒素自然也就少了。
E 减肥,祛湿最见效——
胖的主要问题就是湿,生冷厚味伤脾阳,使得水湿无力运化,就只好一直堆在体内。冬天寒冷,血循环往里走,所以内脏是热的,所以,冬天补肾最为当令。夏天一到,体表必须热,这时,因内里阻力小,心脏的负担也小,血流畅达,所以,心脏的问题最好在夏天抓紧治。近似的道理,春天治肝、肺也是最好的季节。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减肥的思路很明显,一是坚决不能吃生冷冰冻之物,二是赶紧多吃驱寒温暖的食物,或以艾灸或发汗的方式提升脾胃之阳,太阳一出,体内的湿气也就自然化开了。胖人胖的就是水湿,脾阳能化,就不会有那么多水储留在体内了。
出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伤寒论》的第一方就是辛温发汗的麻黄汤,整本书都在讲汗与不汗。中医的化湿方子都走的芳香、化湿、解表的路子。现在流传最广是苡米红豆汤,既可当饭吃,又有祛湿扶阳之功。
苡米又叫薏苡仁,治脾湿,利肠胃,消水肿,健脾胃,去痹;红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的功效,两者加在一起,祛湿效果很不错。针对个人情况,也可以此为基础加减,忧思伤脾就加点桂圆;腹泻加点南瓜;食欲不振或肺不好就加山药;祛痘或红疹子加百合和莲子;驱寒加生姜;感冒加红糖;咳嗽加生梨去皮;有脚气加黄豆;补肾加黑豆。需要注意的是,黄豆和黑豆比苡米红小豆更难熟,所以,要么先煮,要么就先泡再煮。
女性光祛湿还不行,根本上女性更要补气、补血。这是为女性的生理特征所决定的,月经、生育等都要大量耗血,所以女人基本都有血亏。中医血为阴,气为阳,血要靠气来推动。所以,补血的同时要补气。
补气贵在坚持,五谷生气,因为五谷都是种子,都有生发之力,都能补气。气有了就有了推动力,然后是补血,常用的是红枣,在各种加减而成的桂枝汤里,几乎都少不了红枣和生姜,除此之外,就是各种海产品,最好的当然是海参和鲍鱼。
F 子午觉——
晚睡觉为百病之源。睡晚了,就是在耗伤阴,阴为物质,阳为功用。耗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血液、水分、各种营养物质。晚上一直不睡,就会一直耗伤阴气,身体就会启动应急或是补偿机制,夜班人群普遍有脂肪肝情况。女人要一直美,必须有睡眠做保证。
最重要的睡眠时间为夜里十一点至早上五点,对应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对应的器官分别为胆、肝、肺。夜里11点至1点,阳气发动,睡觉就是养你的生发之气,壮胆气;1点到3点肝经当令,睡着才能养肝血;3点到5点肺开始肃降,也就是开始往全身分配气血了。睡觉就是睡的这几个重要的时辰,半夜子时一阳生,很弱,要养,中午11点到13点,心经当令,阳气最盛,阴气初起,所以,最好是小睡片刻。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子午觉。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只要阳气旺盛,那就可以百病不侵。明代的大医家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所以,必须要护住守住这轮真阳,中医里也叫元阳。《黄帝内经·素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俗语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因为夏天一到,阳气浮散在外,体内一派寒凉,而生姜温中散寒,起的是保护作用。而冬天来了,外边太冷,阳气必须内聚,为防内里太热,就要吃点萝卜来中和顺气。知道了这个原理,就明白了夏天更不能喝冷饮,夏天也要防各种湿邪的道理。四季在更迭,一天的太阳东升西落,元阳也会随着不断变化。所以,养阳就要懂得它们都是怎么变化的,而养阳的最好方式就是睡觉,一定要睡子午觉。
阳气损则成阴症。清朝名医程仲龄《医学心悟》中把寒症归纳为'口不渴,或口渴而不能消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溺清长,便溏脉迟'。当代肿瘤大家孙秉严

甚至认为肿瘤大多就是由寒症引起。
G 自己学会治感冒——
感冒一开始病邪还很浅,所以多喝热水都是有用的,因为你的身体还有抵抗能力,只用热水或是生姜水,给身体刺激一下,激发出它自己的机能就可以了。等到病邪逐渐深入,循着六经的层次步步传导,身体的抵抗能力就会越来越弱,到需要用药物去清里热就不好治了。也可以用苏叶泡开水,效果也很好。《本草化义》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最初感冒时用苏叶三五克泡几分钟喝下去,只要感觉自己能发热或是微微出汗,这就说明苏叶刺激出了我们的气血,使得它们运行正常,产生了足够的抵抗力,把外邪给控制住了。大多数感冒无非就是寒邪,一边喝苏叶水,一边还可以用泡过的苏叶水加在一盆热水里来泡脚,身体暖和起来,气机就通畅起来了。中医都不是直接杀死病毒的,它只是用药物来辅助身体,使其防御系统能够正常工作,靠身体自己把病毒给治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