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剃刀边缘》编剧余飞:如何为悬疑烧脑的谍战剧设置出好人物?(第1114期)

 leee68 2017-05-07

作者 | 小木匠 马薪蕊  速记 | 刘萍

正在东方和北京卫视热播的谍战大剧《剃刀边缘》,不断受到观众热议,办公室的女孩子们正在议论马伊琍的旗袍与洋装,男士们则探讨着剧情与下集预告,不过讨论最多的还是这部剧的创作风格,除了传统谍战剧套路外,为了提亮特色,还不断加入了诸如烧脑破案、办公室斗争、感情追逐等元素。

     

编剧余飞


创作过多部谍战剧的编剧余飞在采访中坦言,写完《永不消逝的电波》后,又做了几个项目都不太顺利,直到遇到这个剧。因为它的巧妙之处是,剧情并没有纠结在“剃刀”身份上,反而是更加专注其抽丝剥茧的探案风格,编剧为主角进行了“绝处逢死”式的创作。绝处之外不是柳暗花明,反而依旧是绝处,强化了剧情的紧张和压迫感


下面就来和编剧余飞探讨,是如何打造出以逻辑见长的“硬谍战剧”的?



任何故事都是人的故事

创新:烧脑 矛盾设置 绝地反击


随着谍战剧的发展,传统的正面人物观众已经不买账了


编剧帮:简单介绍下《剃刀边缘》里面比较喜欢的人物吧!


余飞:男一号是一个“韦小宝”式的伪满警察,后来成为了共产党。这个人物很少见,很有新鲜感。开始大家都想把他整死,到最后大家都想保护他、掩护他,知道他是共产党也还要护着他,甚至连女神都喜欢他,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个项目最吸引我的原因就是这个。


另外,对我们来讲,讲故事不是很难的事情,重要的是怎么讲、用什么方法、由谁来承载这个故事,承载这个故事的人物是活的、能摸得着的,就比较容易了,因为任何故事都是人的故事。


编剧帮:“我原本是条泥鳅,修炼了一千年才变成了鲤鱼,您说我是不是得活得谨慎点呀?”这是剧中的经典台词,是如何设置许从良和关海丹这个人物的?


余飞:从一出场就四面楚歌、如履薄冰的处境。该剧就是将主角设定在这样一个“孤岛”的险境中,以破案的形式展开了环环相扣又紧密联系的剧情。“先找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找一个特别办法完成,完成过程当中,把其他的中间人物串起来。”女一号关海丹风情万种,以柔克刚的间谍形象,完美的妆容及数十套的旗袍和洋装也让观众过足了眼瘾,但这种”妩媚和妖”的背后则是隐藏着的间谍身份,可以说精致妆容和优雅旗袍的背后,则是暗流涌动的多种势力的交锋与对决。 

 

全剧围绕着“谁是剃刀”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用一个个小人物打造出了民国警察厅的风云群像,展现出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情怀。





编剧帮:谍战剧,一个在“谍”,逻辑缜密、见招拆招;一个在“战”,过关打怪,情节强烈;《剃刀边缘》的重点在“谍”还是“战”?情感戏和碟战戏的比重是怎样的?


余飞:《剃刀边缘》不是动作戏,是突出智慧,夹杂着情感和人物关系,最主要的是突出“烧脑”这一部分,说白了就是怎么一步步、一次次地突破绝境、化险为夷,把一切不利于自己的因素转化为利于自己的因素,也可以说是办公室政治或者是职场斗争的一个案例,包括很多很多生动的案例。


因为信息量太大了,节奏也很快,我们很少有把情感戏单独挑出来专门表达情感。比如说关海丹和许从良去偷情报,他们在一起看起来好像是打情骂俏,实际上是一个侦查的过程。

 

这里有民国时代的风云激荡;有信仰的坚守;也有无奈的妥协;有洒泪的悲情,也有点缀其中的幽默。


编剧帮:作为一部谍战剧,相比之前的《潜伏》《悬崖》,您觉得本剧最大的创新点在哪?


余飞:首先它的烧脑成分比较深,而且矛盾设置得比较极致,困境比较极致,几乎是一个接一个的绝境。


第二个,情感方面有它的特色,毕竟是“韦小宝”式的人物,自带喜剧因素,男一号还穿着婚纱跳来跳去的,比较幽默。但是这个搞笑并不是说变成喜剧了,因为他的身份、出身、成长经历就注定了他用这种方式来生存的。所以无论处理什么问题都会有他生活的烙印。背后掩盖的是更大的绝境、更大的危险,甚至是更大的痛苦,不光是为谍战而谍战,还塑造了一个与过去不太一样的谍战类型的人物。



编剧帮:您之前也创作过《重案六组》《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样的推理悬疑佳作,此次《剃刀边缘》的创作有哪些心得体会?再次接触谍战题材,感觉自己有什么变化?

 

余飞:第一,就是程度更深了。


第二,我觉得设置这种矛盾比过去更有意思。你自己给自己出了什么题目,出得高不高级也意味着后面好不好看,如果出了很差的题目或者这个题目不成立,也解答不精彩,所以出题目的能力比过去强一些,但是解答问题的能力肯定也比过去强一些。


第三,人物的理解比过去相对也强一点。这个人物很吸引我,很丰富,一看就很有戏,所以还是有一些改变的。

 

谍战剧最忌讳“想多”

最核心的是设置困境 解决困境

 

编剧帮:谍战剧算是个历史悠久的题材了,涉及的年代、故事架构也相对比较固定,您觉得创作者会不会有出现瓶颈的一天?该怎么解决呢?


余飞:《永不消逝的电波》写完以后做了几个项目都不太顺利。其实像这种类型的戏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想多了。


“想多了”什么意思呢?


我特别容易把事情做复杂、一旦复杂了以后,很难往下操作。现在再看《潜伏》,从大的角度来讲,就是不和谐的两个人假扮夫妻。从各种经验教训的总结,可以归纳出来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大的设计一定要简单。具体到每一个具体的故事,可以设计得烧脑、复杂一点,但也不能太过复杂,就是要化繁为简,尤其在大设计上一定要简单,又要有创新。


大的人物关系、故事核心、创意的切入点,这些点确定了,有新意、独特、又简单,这是最高级的。反过来,大的设计很复杂,说不好也说不明白,到具体创作的时候反而复杂不起来了。


专业常识 写作技法 写剧能力 各方面知识储备




编剧帮:新人编剧想尝试这种题材,您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


余飞:首先是专业常识,从具体的类型来说,做推理悬疑首先要对警察、间谍这些题材,你得了解他们的一些常规手法,不至于出笑话。


第二,就是要大量地去学习这种类型的技法,绝对不是抄人家。你是要看别人怎么设置的,触类旁通,因为这种情节剧很多时候,偏烧脑性的类型实际上很多时候最核心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困境的方法。


第三,写剧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比如介绍人物,人的个性,而且能如鱼得水。


第四,各方面的社会常识、历史、文化方面积累,为什么说编剧是杂家,最好什么都知道一点。


最主要的还是核心问题,怎么设置困境和解决困境你要做的,这是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


设置困境就是提出什么问题?


设置的问题既有创意、有新意,又不可能解决、不可能完成。所以一个好的问题提出来,再用更有意思的方法去解决,让人完全想象不到,又合情合理,最后就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我认为烧脑、谍战是年轻编剧入门相对容易的一个入口,但是要写好也很困难。

 


编剧帮:《剃刀边缘》改编自许伟才谍战悬念小说《谍战1933》,为了影视剧的最大化呈现,您在小说原本的设定做了哪些改动?你们是如何分工的?

 

余飞:《谍战1933》这本书我没有仔细看过,因为许伟才已经把内容都抽出来做成提纲了,我们基本上用了小说的原始创意和一些事件,但是后来大部分事件也都变成了一个由头,具体怎么破、怎么杀全部重新设计、重新架构。


基本上我负责前期的设计创意工作,把详细的分集写出来之后他负责写剧本,这样依次循环到最后,后面有十集左右剧本是我亲自写的,包括后来审批、审查都由我亲自修改。我们合作的过程特别顺利愉快,基本上一稿过。

 

编剧帮:本剧主演兼导演文章是出了名的“细节控”,他是否对剧本了修改意见?


余飞:如果非说一个都没改也不是,但是改的量很少,也不是核心部分,基本上可以算作没有改动。

 

IP、“小鲜肉”的出现是偷换概念

版权纠纷案最主要的原因是名和利

 

编剧帮:您如何理解“谍战偶像剧”?”近来,“小鲜肉”一词在两会上、各大媒体的新闻标题等屡次被提起,您觉得贵圈太乱这口“锅”应该由谁来背?


余飞:我觉得一个词就够了,合适。要是合适,不管是“小鲜肉”还是“老火腿”都无所谓,合适就对,怕的是不合适,只因为所谓的流量、热度,即使非常不合适,非让他来演。


什么叫“小鲜肉”?


我不知道谁能有一个权威的解释,还是说只要是年轻人就叫“小鲜肉”?我是不认同这个概念的,我不认同“锅”让他们背,只是说有些人就是长了一张好看的脸,甚至整出来一张好看的脸,演得根本不行,人品也不行,职业道德也不行,全靠所谓的炒作霸占着媒体平台或者是把最好的机会、最大的资金都给占用了,最终生产出来的是很垃圾的产品,这种情况下是不太对的。



IP也是一样的,为什么IP受到争议?


是因为既包括好的,坏的,也包括差的。不是说资本不好,影视圈也缺不了资本,但是大量资本涌入以后,很多外行试图改变影视产业运行的规则,甚至有点着急了。同样的,延伸到演员这个领域,等于一个是源头,一个是终端的表现形式、承载方式,所以这两头可能是比较重要的,一头一尾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产业链,能吸引大量的资金进来,能产生巨大的效益,而且能控制平台。

 

很少有人说去骂导演是什么肉、什么IP,因为导演在中间。我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现在导演是有点受排挤的。


文化产业有它自己的规律,不能用资本的方式、大跃进的方式、拔苗助长的方式,这样的结果很有可能把它毁掉。所以我觉得IP、“小鲜肉”这些现象出现都是偷换概念,用这些概念来混淆别人、误导别人,甚至让这个产业内部发生巨大的内讧,但是有可能会让这个产业往相对消极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利用积极的方面,同时也要摒弃消极的方面,但是不要一棍子打死,无论是IP还是“小鲜肉”都要区分对待。

 

编剧帮:近年在诸多版权纠纷案中看到您的名字,诸如《芈月传》《锦绣未央》《热血长安》等,为中国影视行业著作权保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您认为版权纠纷案存在最主要的原因在哪?

 

余飞:原因很简单,就是名和利,从来没有变过。另外还有一个辅助的作用,就是有人使坏,而且他说服自己是正当行为,就堂而皇之地去做,这是根本原因。

真正抄了别人的东西自己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编剧帮:您是悠闲影视的当家人,一边管理,一边创作,经常“出没”在版权纠纷案的法庭上,经常在行业内论坛、脱口秀大会以及校园讲台上看到您的身影,您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

 

余飞:每一个项目我都亲自参与,而且是深度参与,重要的点子、重要的设计大部分说完以后,都有一个工作过程,他们去完成也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各个项目之间都有时间的空隙,比如说,脱口秀就可以掺插着做一些,但是实际上还是很影响的。

去年剧本比对,时间延续了几个月,非常累。现在北京市版权促进协会与我们编委合作,成立了专家鉴定委员会,来保证编剧更好的创作,所以我觉得这方面的工作协会应该会自有安排。

 

编剧帮:您对影视公司里面,比如说入职的编剧、责编、剧本评估等等这些工作人员,您对他们的要求和期待是什么?


余飞:我们现在主要是培养编剧,从最初的自己做提纲、做分集、做剧本、做剧本初稿开始,一步一步做,就是不断地考察的过程,标准很简单:第一,每一个阶段的工作能做到让我满意。第二,人品,人品不行、做事情不靠谱,没有团队作战精神是不行的。


E / N / D


招聘

商务助理、编剧经纪人、法务专员、影视策划(项目评估)、产业记者(兼职)、文案策划 —— 2-3年影视行业相关工作经验,简历与作品投递至hr@bianjubang.com

公司、项目合作 ◇ gangqinshi01

项目、影视宣传合作  rene0602

编剧经纪、剧本代理 ◇ zqy24680

回复“我要加入分会”加入编剧帮全球分会

投稿  yunying@bianjubang.com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自媒体 | 一点资讯

界面 | 百度百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