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领读让经典滋养我们的心灵 第A10版:主打 20170507期 济南时报

 zcm1944 2017-05-07

名师领读让经典滋养我们的心灵



  

《领读经典》学术顾问温儒敏□本报记者 钱欢青
  作为山东大学文学生活馆“领读经典”系列讲座的实录,《领读经典》Mook前三辑近日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这也是著名学者温儒敏教授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领读经典》前三辑包括了对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的导读,第一辑以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为主要内容,一个朝代一部经典进行讲述;第二辑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导读,一个作家一部经典进行讲述;第三辑为外国文学经典作品导读,一个国家一部经典进行讲述。在各领域名师的“领读”下,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春风化雨般滋养了我们的心灵。
一个人所能抵达的精神高度,是由他所阅读的经典的高度决定的
  所谓经典,都是经过历史筛选的精神遗留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接触和学习经典,是人类接受智慧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历来的教育,都很注重让青少年多阅读经典。文学生活馆负责人、山东大学谢锡文教授如此阐释文学生活馆的理念:“并非所有的阅读都是有价值的,一个人所能抵达的精神高度,是由他所阅读的经典的高度决定的。”因此,“从2013年底开始,几乎每一个周末,我们不知道什么人会从哪个方向聚集到山东大学知新楼报告厅,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遇见他们心目中的文学经典,我们只负责设置讲座主题”,从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再到外国文学,从《诗经》到《呐喊》再到《哈姆雷特》,一期一期讲了下来,而每一次,百十人的报告厅都坐得满满当当。
  《领读经典》的学术顾问是温儒敏,温儒敏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现为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在温儒敏看来,不少在校学生之所以会有经典作品“死活读不下去”的困惑,是因为当代读者与经典之间有着隔膜,因此,有些经典需要导读,了解必要的背景知识,才能进入阅读状态,“比如《追忆似水年华》主要是作者内心生活的记录,很零散,故事性不强;《尤利西斯》部头也很大;《红楼梦》读起来倒比较容易,表面上很平淡,尽是些日常生活描写,却有很深的文化内涵,需要有些人生历练才读得进去。”而《领读经典》则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尤其在当下碎片化、快餐式阅读盛行之时,人们缺少读书的耐心,加上信息爆炸,网上各种负面的虚假的东西太多,不但挤占了阅读时间,还容易使人焦虑,产生不安全感。温儒敏教授因此建议大家,多读经典,读整本书,培养阅读兴趣,“形成好的阅读习惯,不被庸俗的文化所淹没”。授人以渔:阅读经典的“钥匙”
  《领读经典》每一辑的开篇,都是如何阅读该领域经典的一个概述,可谓阅读经典的一把总钥匙。比如第一辑第一篇,即是《百家讲坛》主讲人、山东大学副教授吕玉华的《如何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吕玉华首先详细解析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这三个概念,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历程做了系统化的梳理,“从三千年前佶屈聱牙的文章,一直发展到后来的白话长篇小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写作手法越来越丰富,文学形式越来越多样。只是,《诗经》当中雍容含蓄的美,后代人即使再写四言诗也表现不出来了。唐诗的辉煌成就,后人同样无法企及。因此,在文学发展过程中,每代文学都呈现出独自的特点,各有各的精彩。中国古代文学,相当于中国人的心灵史。我们的审美趣味多来源于古人。在文化传承当中,中国古代文学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到了国民人格。”吕玉华还向大家推荐了阅读古代散文的“必备参考书”《古文观止》,和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全景式了解的参考书——朱东润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领读经典》第二辑的开篇,是山东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马兵的《如何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马兵直接回答了“面对一部文学经典,我们应该怎么做”的问题,“首先,最简单的就是直面作品。经典有时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我们要有阅读的诚心和耐心。其次,将作品纳入文学史的坐标。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坐标系里安置作品,而不是孤立地理解它。第三,寻找缝隙与原型。这个作品里边的缝隙是什么?作者始料未及的地方在哪儿?作品是否可以抽绎出某种原型,直到找到自己与作品对话的方式?这一点非常关键。所谓运用方法也好,寻找缝隙原型也好,都是尝试建立基于自己对作品感受的理解。我们阅读经典其实是用一种寻找表述自我的方式,而不是把阅读经典当任务完成。正是经典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底色。因此,经典最终也应该回到读者与作品对话上来。当你自如地运用各种阅读方法,你或将找到自己对话经典的方式。这种方式独属于你自己,任何人不能剥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于冬云教授在《领读经典》第三辑开篇《如何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中认为,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首先要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阻隔”,最好是直接阅读“文学经典的母语版本”,如果读中译本,最好是“由作品的母语版本翻译过来的中译本”。此外,还要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消除造成阅读障碍甚至引起严重误读的文化隔膜,同时还可以进行“跨媒介阅读”,即“通过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来欣赏文学经典”。
文本细读:解剖经典的“麻雀”
  《领读经典》的最大特点,是细部的文本解读。每一次讲座,都是针对某一部作品或者某一位作家进行解剖。比如第一辑“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取的就是先秦的《诗经》、汉代的《史记》、魏晋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与杜甫、宋代的苏轼、明代的《三国演义》、清代的《红楼梦》和近代的梁启超。每一讲的主讲人都是该领域内的权威专家、学者。
  讲魏晋陶渊明的就是以魏晋南北朝文学为研究方向的山东大学教授李剑锋先生。李剑锋曾出版《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等专著,因此讲起陶渊明来,自然胸有成竹,仿佛心有所思而自然流淌,别有启发。李剑锋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说起,细细分析了对现代人而言尤显珍贵的陶渊明的人生历程和精神支点。陶渊明一辈子做官种田,尝过生活辛苦,也感受过自然和天伦的快乐,李剑锋认为,陶渊明精神中有两点格外值得注意,一是,他在非常勤恳清苦的生活之外,保持心灵的悠闲,“陶渊明很辛苦,他织过席子,打过鞋子,种过菜。但他有两句话:‘勤靡余劳,心有常闲。’这是他给儿子们的临终书信中写的。梁启超先生认为这可以作为陶渊明人格的总赞。勤苦到没有闲暇时间,他辛苦了一辈子,但整个心灵却没有被这种勤苦占据,能够保持心灵悠闲。换句话说,陶渊明是个在心灵上有着了不起的超越能力的人。他把富贵贫贱这些平常人超越不了的观念都超越过去,让空静的心灵承载自己喜欢的事情。喝酒、读书、写作,把生活文学化、诗意化,把文学生活化、生命化。”而“这个悠闲的心灵是以劳动为基础的,这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一个底色调,是陶渊明悟到的人生真谛”。陶渊明的第二点精神是顺任自然,“顺任自然是建立在热爱大自然基础上的,主要是指顺任本性的自然,不矫揉造作,不扭曲异化。这是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特别是有了官场经历和田园生活的对比后,陶渊明更加热爱田园生活,热爱自然的生活方式。他的自然更多的是性情上的率真无饰和言行上的自由无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