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荣桂书法――古墨飘香 书学楷模

 安之若素藏书阁 2017-05-07
书法,就是写字,13亿中国人只要不是文盲都会写,似乎谁都能看出个好坏,我原来也这么认为。直到今天,我前后写了20年书法,才明白评判书法是件很难的事情。最近,有幸参观了盛荣桂前辈,在北京的个人书展,很想谈谈我自己的颇深感受,来与广大书法爱好者和收藏界的朋友们一起分享。

  毛笔字在历史上作为工具时,的确出了许多书法大家和沉淀了一大批书法精品,可喜。后来毛笔字作为艺术品后,各种歪门邪道也开始登场了,可悲。这一点,荣桂先生从不为之所动,不图虚名,甘为寂寞,数十年临帖敬佩,这是其一。其二,至今,不学传统的书法家还没出现。荣桂先生遵循古训,继承传统,上追魏、晋、唐楷,专攻隶书、欧体、魏碑,特别是在楷、隶方面,颇有建树。他的魏碑体楷书,既有欧体字的风骨,又吸纳了魏碑的笔韵,结体严谨而气势伟岸,抱气而不失灵动,笔画挺而纯正,入古而出古,实为难得。

  隶书更是他的喜爱,他集古人多家之长,将楷书的严谨、骨韵、魏碑的灵动和气势、柳体的丰润溶为隶书中,使其骨肉匀挺,疏密有致,大有生动盎然之感,犹如置于茂林之中,自成风格。

  除此之外,荣桂先生,还有一两种几幅行草、篆书及爨宝子风格的作品,并且还有相当的水准,这使我大为吃惊,作为一个书家,能写出一两种字体倒不足为奇,一下子能写出这么多体裁且较有功底的作品,这么全面又灼见功底,实为少有。这不由得使我明白,楷、隶是所有书体的基础,就像一座大厦的基石,您打的越深,你盖的房子就越高、越稳固,至于盖成什么样子,似乎就是小儿科了,看来此理亦书理。

  看了荣桂先生的书展,他给了我们许多启迪。书法是一门抽象的艺术,也是一门心情的艺术,要把你的精气神都要融入并表现其中,不仅要入古,更要创新,实为难矣!荣桂先生还在努力追求着。

  依据荣桂先生目前刚毅健郎的身子和创收雄厚扎实的传统功底,他至少还有十几、二十几年的书法黄金创作期,我们期待他还有将有更多更精的作品问世。

  徐国忠(原中国报道常务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行业卷执行主编)

  【人物档案】盛荣桂

  荣桂先生,1938年生,祖籍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莒县字青云,号秋辉堂主人。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创新研究院顾问,是当代中国书坛不可多得的功力深厚、秉持传统、各体皆工、为艺全面的书法名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