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不偏,庸不易

 希言自然 2017-05-07
选《中庸》一籍,以作中国思想史经典作读书文评,心有惶惶。孔子曾曰:“中庸其难哉。”便暗自惶恐才疏学浅,经历寡少,无以论道。但细读《中庸》后,由“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启发开去,于我心有戚戚,撰录几点读书笔记,斗胆谈谈自己的几点读书感悟。

首先,细读《中庸》前,必先了解其成书过程。据查证,《中庸》一书最初并非独立存篇,而是作为《礼记》中的第31篇。一直未引起历代注疏家注意。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家典籍丧失殆尽。西汉宣帝时,戴圣从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中辑录了《礼记》49篇。但《礼记》自西汉问世后,虽有人整理注释,但因为主要是典章制度书籍,亦未能引人重视。直到唐代韩愈、李翱强调《大学》、《中庸》的重要性,看成与《孟子》同样重要的“经书”,《中庸》才得到重视。 到了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大为尊崇《中庸》,看成“孔门传授心法”。理学家朱熹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重新校定章句并作注释,殚精竭虑完成《四书章句集注》,强调《中庸》“提挈纲维,开示蕴奥,历选前圣之书,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对《中庸》做出极高的评价。由此,四书并行,成为了继五经立于学官之后,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又一件大事。
《中庸》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经典,因其本体论、哲理思辨性和严谨体系性,成为《四书》中最难理解而争议最多的一部书。阅读理解《中庸》之不易,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如是说道:“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篇,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论语》即实,但言语散见,初看亦难。《孟子》有感激兴发人心处。《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

《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著,论述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庸。《中庸》写道: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儒家中庸的含义不是平庸的意思,而是适中,无过无不及的意思。《三字经》对中庸进行了论述为:“中不偏,庸不易。”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是适中的意思,不易是不改变的意思。即中庸就是坚持适中,不偏不倚。
中庸有三个主要原则:
其一是慎独修身,是于自我而言的。即“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为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其二是忠恕宽容,是如何对待他人的方式。即“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意为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他人,同《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三是至诚尽性,是中庸的完美境界,是对整体而言的。即“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极端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从而发挥众人和万物的本性,使整体繁荣。这一点与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的表述是异曲同工的。亚当·斯密说:“人,天生就是要有所作为,天生就是要运用他的各种才能,以便在他自己和他人的外在环境中,促成各种似乎最有利于全人类幸福的改变。”亚当·斯密推崇正义,从而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便人类有所作为。而《中庸》推崇真诚,从而使人类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使整体繁荣。
《中庸》还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中庸”的影响。从正面讲,达到中庸可以使万物繁荣。文中写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反面将,没有中庸就没有了事物。文中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通过细读《中庸》,并加以了解古今中外的思想史,不难发现,关于美德的建构,柏拉图推崇圆满的正义,亚里士多德推崇中庸,斯多葛学派推崇圆满正直,亚当·斯密推崇合宜,孔子同样的也是推崇中庸,这些美德都是不走极端,选择适中。那为何如此呢?个人拙见,由“中庸”生发开去的,是一种“中和之美”,这种“美”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绝对之“美”,在绝对变化的世界中,能够相对地“不变”,以保证整个种族的长久稳定地存在、发展。而若要取证,“中国”便是最好的佐证,“中国”之“中”便可揣测其中所暗含“中庸之道”。江泽民同志也曾论,“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正是因着这种思想渗透这种文化认知在中国历史之上下五千年延绵,才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除了书本上所知解“中庸之道”,这里我还想谈谈“中庸之道”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存在、如何引申的。首先,我想举一个综艺节目中一个事例:在《奇葩说》第三季中,有这么一个论题“该不该鼓励痛苦的绝症病人撑下去?”场上各执一方之理,唇枪舌战,一时难辨话题之倾,场上嘉宾罗振宇的一番“中庸”之谈,使得这场舌战似乎有了一个合理的结果,他是这样说的,“中庸不是和稀泥,中庸是恰到好处”,的确在像“死生”这种大事上,我们无法有一个确定的立场,打“左”还是打“右”,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做最适当的选择,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由此也可用马克思主义那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作为“中庸之道”方法论。

对于“中庸”所融汇的思想实在是博大精深得很,纸上谈兵未必可取,大概得终其一生,用实践,用思想,去真正地感受“中庸之道”中的“不偏”“不易”的大智慧。以上,是以为浅见拙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