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养基础(一)

 为什么73 2017-05-08


前几天有朋友说想了解一些食养等基础知识,对于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简单之处在于怎么去做,怎么去吃就行,复杂之处在嘴之难管,反而有吃撑之嫌疑。古人讲“病从口入”正是这个含义。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可见食物的正确使用也是养生的参考因素之一。


在这之前,不得不说到一些生活习惯,当一个人不具备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后,并有一定功夫辅助,就能起到很多积极养生价值。



在吃方面,主要生活习惯有三个,一个是吃饱就睡,第二个是狼吞虎咽,第三个是吃饭太晚。


有次一位男士问我,他去医院检车有高血压,但是身上没有一个不舒服的症状,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给他号完脉后说,这个主要原因是吃饱了不动,主要表现在吃饱就睡上。在中医中,这种病叫谷劳病,属于五劳七伤之中的一种。


古籍载:


凡人饱食便卧,得谷劳病,令人四肢烦重,每每欲卧不喜动作,是已更甚。


意思是说:


吃饱就上床躺着,一动不动,或者吃饱后瞌睡就来了,这是谷劳初级细微表现。


解决方法:


1、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2、大麦芽、川椒、干姜,流水煎服煮汤,连服三天即可。


3、改变饮食习惯。


素医解:


狼吞虎咽与吃饭太晚是属于吃的习惯。


狼吞虎咽需要注意的点是南方人先热食后冷食为宜,北方人宜先冷后热。另在饭桌上切莫对孩子发气,小孩子的有些疾病是父母在饭桌上发怒教育子女,导致气滞食难消化造成。


吃饭太晚即晚饭七点后可以不吃,大部分人长期坚持会有养生效果。



接着是水的饮用。


在现代社会中,办公室里用桶装水的很多,多数时候不知不觉会养成一个习惯,即冷水与热水兑着喝。这种习惯需要改。


另外一种习惯,就是牛饮。通俗来说就是喝水太多。


古籍载:


“脾湿呕吐:饮水过多,脾湿故也,须少饮其水,以防其再变加而为痰。每日多食干物”


即是说:


运动或某种行为产生了口渴,然后猛喝水造成饮水过多,越喝越不解渴,这是会加重脾湿或产生痰气。只需要改变过来,小口小口喝即可。


这次写食养,基础理论不想去解释,相信大家更在乎吃及如何吃得开心就好!




最近有苹果机关闭了赞赏功能,有朋友还想给我赞赏,盛情难却之下,把自己的二维码发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