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才能体会脉

 健行zhz 2017-05-08

    《内经》关于诊法的理论比较清晰、系统和完整,但对某些具体问题,历代医家也有不同看法和理解,其中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是:真脏脉和寸口三部分候脏腑,澄清这些问题,对我们学习理解《内经》诊法理论方法有重要意义。

    一、“脉之胃气”与真脏脉

    真脏脉是《内经》阐述的重要问题,因此,专设《素问·玉机真脏论》一篇,该篇以观测天象的玉机来比喻诊脉的重要性,而诊脉最重要的又莫过于别死生,即区分什么样的脉主死(病危),这就是真脏脉。从《内经》的原文看,真脏脉就是没有胃气的脉,那么,怎样是脉有胃气,如何判断脉没有胃气呢?

    正如《难经》十五难言“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即脉的形成是以胃气为基础的,胃为水谷之海,是五脏六腑之大源,《素问·五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在胃气的推动下,五脏的功能信息才能反映到脉上。因此,《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五脏四时之脉,皆以胃气为本。《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

    清·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三·脉法解》说:“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者也。”阐述了脾胃在五脏中的功能地位,即五脏以脾胃为中心。

    《四圣心源·卷三·脉法解》接着说:“脾胃者,四藏之母,母气亏败,四子失养,脉见真藏,则人死焉。故四藏之脉,必以胃气为本。肝脉弦,心脉钩,肺脉毛,肾脉石,脾胃脉缓。其弦钩毛石而缓者,是四藏之有胃气也。其弦钩毛石而不缓者,是谓真藏脉。真藏脉见,胃气败竭,必死不救也。”即《素问·玉机真藏论》:言“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者也。”“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与《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言均说明胃气对脉形成及判断预后的主要意义。

    《四圣心源·卷三·脉法解》还说:“盖土位乎中,一身之元气也。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故仲景垂训,以少阴负趺阳为顺。少阴水胜,则火灭而土败也。自医法失传,后世庸愚,乃滋阴泻阳,补水灭火,以败胃气。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良可哀也。”足见黄氏十分重视脾胃生化之源,这种思想也正是《内经》所传达的脉学精髓。因此,后世渐将有胃气的脉象定义为:在平脉指下不浮不沉,不急不徐,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在病脉指下无论浮、沉、迟、数,皆不失冲和之象。《望诊遵经》:“凡诊脉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

    此外,《内经》讨论了人迎与寸口脉大小比较的平脉辨证之法,其中包括人迎倍于寸口,或不及(负)寸口等的诊病意义,历代医家虽也有阐发、运用,但现代研究不多,仍需继续总结观察。

    二、三部分部与脏腑分候

    《内经》三部是上、中、下部,现代称之为“遍诊法”的三部,而《难经》则提出寸口三部(寸、关、尺),并沿用至今。从十二经皆有动脉以诊断疾病到独取寸口,从遍诊法三部九侯到寸口三部九侯,既是方法的简化,也是诊断理论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十二经皆有动脉,以及遍诊法的三部,与寸口三部不应该相互冲突,更不能因此而忽略前者,如人迎脉、趺阳脉,甚至十二经动脉诊法,于临床仍有一定诊病意义。如《伤寒杂病论》就有论及趺阳脉诊、人迎脉诊的应用。

    遍诊法三部与寸口三部争论的根源仍然在《内经》,而其演变则起始于《难经》。因为《内经》在《素问·五藏别论》和《素问·经脉别论》里就明确提出,切脉可以独取寸口,并列举了独取寸口诊脉的理由,但在《素问·三部九侯论》里并没有以寸口分三部,而是分上部、中部和下部,每一部又分天、地、人三候,故合称为三部九候(见图  ),《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侯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现在看其九候也不是浮、中、沉,而是十二经动脉的一种集中应用。

    当《难经》问世以后,寸口三部因其简便、易操作,而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有注家对此提出疑问,即《内经》既然已经明确提出切脉独取寸口,为什么没有寸口诊脉的具体方法?因此,有注家提出:《素问·脉要精微论》最后一段就是寸口三部的雏形,或《内经》寸口分部的方法,如张介宾即持此观点,《类经》:“尺内者,关前曰寸,关后曰尺,故曰尺内。”“中附上,言附尺之上,而居乎中者,即关脉也。”“上附上,言上而又上,则寸脉也。五脏之位,惟肺最高,故右寸之前以候肺,右寸之后以候胸中。胸中者,膈膜之上皆是也。”马莳也持此观点。

    杨上善和王冰则不这么认为,因为这是尺肤诊分部的记载,丹波元简《素问识》也认为,这是尺肤诊分部;时逸人认为,这是全身诊察法,也不同意寸口三部的说法。因此,寸口三部是《难经》首先提出,并传承至今的中医诊脉基本方法。《难经》还实现了对寸口三部的脏腑分候,《难经》:“十八难曰: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脉有三部九侯,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侯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

    本难所创立的这种左右手三部配属脏腑经脉的诊脉方法,虽然是以五行子母相生关系为根据,但由于其部位配属基本符合中医藏象学说“左右上下,各如其位”的原则,故为后世脉学所沿用。 

    三部(部位):寸、关、尺,九候(指法):浮、中、沉。三部主病:上部:寸(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中部:关(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下部:尺(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难经》确立了寸口三部九候诊脉法,并提出寸口左右三部与脏腑、十二经的配属关系,后世医家根据藏象学说及临床经验,对这一理论有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寸、关、尺三部配属脏腑的不同看法与应用。

 

历代寸口三部脏腑配属对照

 

书   

难   

手少阴手太阳

手太阴

手阳明

足厥阴足少阳

足太阴足阳明

足少阴  足太阳

手厥阴

手少阳

脉   

心、小肠

肺、大肠

肝、胆

脾、胃

肾、膀胱

肾、命门

濒湖脉学

心、膻中

肺、胸中

肝、胆

脾、胃

肾、膀胱、小肠

肾、命门、大肠

景岳全书

心包络

肺、膻中

肝、胆

脾、胃

肾、膀胱、大肠

肾、三焦、命门、小肠

医宗金鉴

心、膻中

肺、胸中

肝、膈、胆

脾、胃

肾、膀胱、小肠

肾、大肠

 

    从上表所列各家之说看,关于五脏诊脉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较大分岐在于:(1)心包在右尺还是在左寸;(2)大小肠配于寸部还是尺部,《难经》以心包络属少阳相火而配于右尺,张介宾等以其为心之外围而附于左寸,各有道理。大小肠的配属亦如此,陈修园认为大小肠,经无明训,各家之说俱有近理之处而不可拘,当与病证相参,为有得之说。李时珍更指出:“两手六部皆肺经之脉,特取此以候五脏六腑之气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而现代中医诊断学认为,左手寸、关、尺配心、肝、肾,右手寸、关、尺配肺、脾、命门,就是《濒湖脉学》的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