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生团聚2017年4月29日晚7时许,以“我在老车站等你”为主题的还乡团活动之局中83届部分学生回峡探访的‘’师生情深同窗谊长‘’团聚晚宴正式开始了。第一项重要活动必须是,全体师生合影留念。多么难得的师生大团聚呀!感谢张俊峰、袁郑等组织者,为还乡团请到这么多位恩师!除了27日才最终确认的刘老师、马老师、张老师和陈老师外,当天还意外地请到了李广智老师!师生相见,人人都激动万分。离开36年了,再见恩师,当年英俊帅气、年富力强的老师们,已是耄耋老人;而当年优雅知性的汤老师、温婉洋气的沈老师、英姿飒爽的史老师……都离我们而去了。加倍珍惜今日的相聚吧!加倍珍视这份难得的师生情谊缘吧!那年,我们。同学青春年少。老师风华正茂。啊,那年!啊,我们!啊,那年!啊,我们!啊,那年!啊,我们!付彦红——被我临时抓差来当晚宴主持的同窗好友。她圆润的音质、清晰的吐字,一下子博得全场的好感和认同。初三之后她就离开局中去了四川,八年之后才重返三门峡,所以很多同学跟她不熟甚至不认得她了。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对她声音的喜爱。特别是晚宴中间我建议她诵读的那段台湾作家杏林子的《朋友即将远行》片段(是2013年我回峡时两次听她诵读并作为临别礼物发到我邮箱里的美文),不仅尽展其深厚的播音功底,内容也与今天的氛围很融合,非常应景,再次赢得全场的热烈掌声,将晚宴的气氛推向一个高潮。不愧是交通广播台的资深播音主持!太赞了!刘洪山老师——原高一二班班主任,语文老师。有备而来的刘老师应邀上台,字字句句透露着语文老师的深情。马全仁老师,我们的化学老师。退休后师从语文张老师在老年大学学了13年书法的马老师,更是备了见面礼给远道还乡的同学们——每人一份他亲自书写的“师生情深同窗谊长”等横幅。语音洪亮、性格乐观的马老师,两次上台感言,最后还不断嘱咐大家吃好,要节约不能浪费。好一个亲切可爱的马老师!张明学老师——我们的语文老师。沉稳儒雅的张老师依然如当年那般沉稳儒雅,但屡屡绽放的笑容让我们能看到他发自心底的开心和快乐。陈国桢老师——我们高一三班班主任。一个能把数学课讲得出神入化的老师,一个自习课上带着我们全班跟录音机学唱苏晓明《军港之夜》的班主任,一个倍受全年级学生欢迎、喜欢他代课的数学老师,甚至在我们高一那年的秋天,为了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他带着我们高一三班的全体团员去蛤蟆塔野炊,引得其他班级羡慕不已并争相效仿。虽然皱纹纵横,沧桑写在脸上,但陈老师一上台,当年那个潇洒率真、风流倜傥的陈老师就又回来了!依旧帅气精神,依旧温文尔雅,依旧直率真诚。他的讲话,引得台下很多同学动容落泪。这就是陈老师,我们一直敬爱的班主任!![]() 回想一下吧,那难忘而美好的时光——1980年秋,陈老师组织的高一三班团支部活动日——蛤蟆塔野炊合影。这张照片该一定是陈老师为我们照的了,因为他没在里面。遗憾呀……![]() 1980年秋,蛤蟆塔野炊。![]() 愿我们敬爱的老师们永远开心快乐,健康长寿!能成为您们的学生,是我们此生最大的幸事!感恩老师们!!!![]() 动人的场景,感人的话语,许多同学不停地用手机拍录着。![]() ![]() 还要特别感谢的是,以周国平、袁郑、周友之、邱萍、汤琼君、朱慧玲等几位同学组成的慰问小组,在我们去大安寻旧之时,代还乡团12位同学为老师们选购礼物、打印礼单并代我们去看望和接送老师们到晚宴现场并逐一送回家。李广智老师身体不太好,是带着医院的手环由儿子陪同来参加晚宴的,但看得出他今晚很开心。我去敬酒时他还告诉我天津设计院原党委书记李志英是他的朋友,让我代为转达他的问候。![]() 看望李鲜花老师,并代我们送去全体还乡团成员的问候和小小心意。最终选择并以优惠价购买了7个血压计给老师们,是听取了金全的建议并经袁大夫(袁郑)点头,由周总(周国平)亲自出马议价的。精心而尽心,辛苦啦!![]() 礼单也是周总安排属下为我们精心排版和打印的。![]() 晚宴开始了。我,被还乡团推举代表他们讲话——那么,就讲几句话心里的真实感受吧!‘’此时此刻,看到这么多熟悉的面孔,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激动也很感动;而此情此景,让我们每一个离开三门峡离开母校多年的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特别是我们几个,就像离家多年的孩子回家过年一样的兴奋和开心! 因为这么多年以来,我相信我们都曾n多次地想像过回来的场景,但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今天这样盛大、圆满、祥和! 所以,饮水思源,我们首先要感谢的是培育我们多年、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师恩浩荡,永铭于心!谢谢您们! 第二个要感谢的是,为了我们这次还乡团行动得以实施,付出很多辛苦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张俊峰以及为活动提供帮助的所有同学!同窗情谊,感人至深!谢谢你们! 第三,要感谢今天所有到场的同学们!感谢追随我们还乡的同学,感谢陪同我们大安寻旧的同学!友情天地,地久天长!谢谢你们! 最后,还要感谢一下微信这个通讯工具——我觉得微信太好了,它让我们在去年找到了失联多年的方红,才有了“我在老车站等你”这个同学群,才有了这次的还乡团活动计划,才有了今天的梦想成真!所以,今后我们更要用好微信,用它联结友谊,永续前缘! 再次感谢大家!‘’ ![]() 李川(原名李永晨)——还乡团唯一的男生,立马被荣升为还乡团党代表。他的感言必不可少哦!感慨的同时他没忘代未能出席的天津同学们转达对老师同学们的问候和祝福!多亏了他!否则回去我何颜见一再嘱托的天津同学们?!@何杰@古方方@赵志彬![]() 张俊峰——发着烧仍带病坚持的二宝同学,他上台介绍转天的活动安排。粗心的我们是在5月2号才从别的同学口中得知他从4月27号就生病了。带病坚持还乡团计划实施,带病坚持为还乡团导游,带病坚持全程陪同,感动感动还是感动啊……![]() 马老师赠送给还乡团成员每人一幅的书法作品,让还乡团员们开心S了。![]() 举杯同庆,欢乐时光。祝福老师同学们永远开心快乐,幸福安康!!!![]() 好友相见,畅叙友情。![]() ![]() 师生情深,同窗谊长。![]() ![]() ![]() ![]() ![]() ![]() ![]() ![]() (二)情系母校2017年4月30日午饭后,还乡团计划之情系母校活动开始。13:30,在很多热心同学陪同下,在王英姿同学热情周到安排下,我们来到母校局中。 大门上赫然写着的“三门峡市育才中学”八个字,告诉我们曾经的母校已经改名。 ![]() 而电子屏幕上滚动打出的“欢迎83届同学重返母校再续同学情”等字幕,依然让我们感受到了母校怀抱的温暖以及王英姿、张俊峰等组织者的贴心。局中,我们回来了!在阔别36年之后。![]() 高中部教学楼仍然屹立在那!![]() 上到三楼,我们曾经的教室。![]() 从第一间数过来,这间就是我们高一三班了。教室里空空如也,但很干净。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还保留着学生出的板报,这让洪秀和我回想起了刚上高一那年陈老师组织我们团支部出的第一期黑板报,印象中应该是得了年级第一名哦。![]() 洪秀导演的整齐划一队形。这可是身轻如燕的秀导登上窗台拍下的镜头哦!![]() 没有桌椅,依旧模仿当年的样子找一下感觉吧。![]() 校园里走一走,坐一坐,回忆和感受一下美好的青葱岁月。![]() 三个闺蜜同学还原当年一起学习时的情景。![]() ![]() ![]() 拍完合影往外走时,巧遇张明学老师。他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的工作室看看。![]() 伏案挥墨的张老师专注而认真,一如当年备课一样。![]() 墙上挂满了张老师的书法作品。珍重张老师!珍重恩师们!![]() |
|
来自: 黑扭 > 《同 学 50年代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