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颠大唐》写至今日,已经接近十万字。小玉每每提起笔来,即能一气呵成。可是今天,写到王世充了,我几经踌躇却怎么也落不下笔。因为,我的心情很沉重。这份沉重源自于我对我们国家历史上所有流传至今的历史传奇的真实性产生了普遍的怀疑。这是一个让人既感到沉闷又感到沉痛的怀疑。曾几何时,这些丰富有趣、栩栩如生的传奇故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少欢乐,又给我们的思想插上了怎样有力的翅膀。正是得益于这些传奇故事,原本陌生枯燥的历史距离我们的生活不再遥远,原本停留在字里行间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因之而变得鲜活如生、触手可及。可是,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你或者你自己发现,这些妙趣横生的历史传奇要么是夸大其词、故弄玄虚,要么是胡编乱造、子虚乌有,试问你还能高兴得起来吗?你的心情能不沉重吗?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并且还在不断地发生着。我们早就认为“空城计”是诸葛亮的杰作,可是易中天告诉我们那完全是荒天下之大谬;我们早就认为周瑜是个心胸狭窄的人,可是易中天告诉我们真实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当然,像易中天这样的为正史“平凡”、“ 正名”的不在少数。从前的我认为,为历史正名、还历史以真实是应该的,但是这样也使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失去了好多的颜色。今天的我写作《情颠大唐》,才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这种踌躇与无奈。是服从于传奇的演绎,还是服从于历史的真实,这是个问题。写李渊的时候,我就着实犯难了一次。当我遵从历史之实,写完了李渊后,在大量真实的史料和合理的推理面前,甚至仍然有读者指责我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传统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现在,轮到王世充了,我又犯难了。这又是一个真实历史与传奇演绎之间充满了矛盾的典例。一个距离我一千多年的且同我毫无关系的古人就这样把我难住了。 几经踌躇,我还是决定遵从于真实的历史。因为,《情颠大唐》写的是真实的历史,并不是历史小说。既然写历史,就应当而且必须遵循历史的真相。只有这样,才能既对得起古人,也对得起今人和后人;既对得起昨天,也对得起今天和明天。 于是,我重新提起笔来…… 敬请继续关注北溟玉原创历史文学《情颠大唐》5《胡儿王世充的“隋漂”人生》之(2)《石破天惊:王世充原来是胡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