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爱国忧民,明志,感慨,赞扬
【名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处】 宋·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注】 不由得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称赞诸葛亮说:“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说明】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闲居家乡山阴时所作。全紧扣住一“愤”字,先写早年决心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再感叹时不我待,壮志难酬的悲哀。 首联发问,回顾年少气盛时的想法,原以为只要有报国之心,就一定有机会于战场杀敌,不曾想自己的报国之路会如此的艰难。颔联“概括自己平生所至,是对抗金英雄的追思,表现出高昂的战斗情绪,极有鼓舞人心的作用。颈联写岁月催人,壮志未酬,已生华发,以沉痛的笔调,抒发了极度的愤慨。更多有关爱国忧民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叹息南宋朝廷中没有谋略、将帅之才,流露出对朝廷不思恢复的气愤。诸葛坚持北伐,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著名的《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千载而下,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朝野中碌碌无为、妥协怯懦的投降派,表明自己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此诗虽然没有用一个“愤”字,但是胸之“愤”已弥漫在字里行间,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责任编辑:夏素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