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爱国忧民,奉献,报国
【名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处】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注】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说明】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是一组自叙诗,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诗人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赏析】 这首小诗一则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依旧为国效力的决心,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前两句即抒情叙事,说自己辞官返乡,心中充满离愁别绪,可毕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还是令人轻松愉悦的。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之苦,又有“吟鞭东指”之乐;既有白日西斜的悲凉,又有广阔天涯的自由。这两个画面互为映衬,是诗人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更多有关爱国忧民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作者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化作春泥更护花”句,反用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他说,落花并不是无情之物,它落在大地,化为春天的泥土,滋养着来年的花朵。诗人借落花明志,意在说明自己虽辞官还乡,远离朝廷,但他对国家的关心是不会改变的,依旧会为了国家的利益尽心尽力。展示了诗人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献身精神。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离开人世,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 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失去了观赏价值,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作用。因此,“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此外,这两句现也用以歌颂教师无私奉献的美好品德。
(责任编辑:夏素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