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机会,市场普遍预期力度要明显弱于雄安新区,且和雄安新区推荐逻辑不同,我们推荐雄安是基于由近及远的投资逻辑,但我们推荐粤港澳大湾区则是遵循由易及难的投资逻辑。 粤港澳大湾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统一市场,为什么粤港澳大湾区会在接近后任香港行政长官时再次提出,其实隐含了一个重要的意义,由于特殊的的政经关系,粤港澳大湾区真正的难点在香港,或者说粤澳和香港的融合,或者进一步说就是深港融合问题。我们回顾这一政策演进,其实可以知道,深圳是最强有动力的推动者。其地产投资机会由易及难主要分为四大机会: 1)核城市及周边价值提升:事务的发展往往有点及面,整个大湾区的统一市场的形成需要单核城市的带动,需要单核城市先带动周边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国家发改委《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粤港澳湾区被列在第六点中的第三小点”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中,这隐含着在其实粤港澳湾区的出发点之一是推进城市化,比如内陆9城其实是3X3格局:深圳及周边的东莞和惠州、广州及周边的佛山和肇庆、珠海及周边的中山和江门,也就是那些布局这三个城市及周边的公司将会第一时间受益,重点推荐:深圳(招商蛇口 南山控股)、广州(香江控股 保利地产)、珠海(华发股份 格力地产 世荣兆业)。 *上表,我们有所有公司详细项目列表。 2)三个自贸区互动的价值:这个被大家所忽略,在4月初《2017年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点》中提及广州南沙新区的工作要点为深化粤港澳深度合作做探索,也就是说其实南沙有可能是粤港澳深度合作的试点,其实广东自贸区实施范围116.2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60平方公里(含南沙保税港区7.06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8.2平方公里(含前海湾保税港区3.71平方公里),横琴新区片区28平方公里,三个自贸区互动一体,将推区域一体化起到明显催化作用,重点推荐:香江控股(南沙 横琴)、招商蛇口和深物业(前海)、华发股份(横琴)。 3)内陆九城统一市场价值:前面两点政策已经出台差不多,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要出政策很有可能是诸如行政区域重划、基建投资升级、高铁建设加速、港口布局分工等,由此先达成内陆九个城市一体化的策略,每个城市将找到自己的定位,广州的港口和贸易,深圳的科技和创新,珠海的娱乐和旅游,形成内陆九城统一市场受益的主要是基建物流类:万科(轨交物业)、天健集团(棚改基建)、南山控股(物流仓储)。 表:粤港澳湾区大事记 4)粤港澳的统一市场价值:这一步是最难达成的,因为香港政经体制与内陆有天壤之别,香港的法制、教育、人才资源可为深圳的科技、创新提供大量支持,澳门也在积极实施产业转型,港珠澳大桥通车对于三地融合非常有利,我相信未来政府很可能推进CEPA的升级版来促进粤港澳融合,如果这一步达成,那么意味着我们世界级超级大湾区的形成,那么区域内所有上市公司尤其是核心布局的且体量够大的公司将显著受益,重点推荐招商蛇口、万科、保利地产、世联行。 坚定看好粤港澳湾区的具体理由: 一、政策支持:承接香港部分国际金融中心的职能 香港至今实行与欧美接轨的普通法体系,有着低税、自由通行的独特优势,在我国仍然有大量无法替代的职能。今年两会是首次将粤港澳湾区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认为其中很大一个逻辑是香港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中央政府亟需通过打造一个协同分工大区域,承接香港部分职能。李总理的话是“香港的发展既是自身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目前在香港政治经济环境尚不明朗的背景下,深圳前海未来极有望承接香港金融中心职能及深圳CBD功能的地位,地位并不亚于陆家嘴。 二、基本面扎实:大都市圈化的雏形,经济多极化、多元化 粤港澳湾区,侠义上说是香港、澳门加上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惠州、东莞、珠海、江门、肇庆中南部以及深汕特别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24万亿美元以上,已经是人口和经济体量最大的湾区经济之一。 三、空间大:移民基因、束缚最少,超强民营经济总部聚集,创新能力最强 旧金山及洛杉矶市美国移民流入的首选区域,使得人口红利持续,相对于美国传统经济重心东北部,当地经济保持长久的活力。旧金山地区也是美国创新和创投之都,距离旧金山市区往南60公里的硅谷,有着美国最大的科技公司总部群(苹果、FB、英特尔等)。因此,旧金山湾区不单是全美房价最贵的地区,也是房价增长最快的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