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录来稿 | 用廉验中医药解决基层群众就医问题

 为什么73 2017-05-08

作者长期在农村从事中医药工作,为了了解基层中医药的现状,专门调研过基层中医药与百姓的相关医疗情况。


调研发现,中医药在基层农村大有作为,体现了简便廉效的同时,也面临严重问题。中医药人才缺乏,后继无人,急需培养。中医药技术,民间单方,验方,秘方,适宜技术等需要大力挖掘,整理,研究,临床,推广。应该把中医和西医放同等位置,实现中西医结合,保障百姓健康生活。


我地乡村医生至今没有任何待遇,没有政府补贴,养老保险。中医药是祖国的瑰宝,是伟大的祖先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历经5000年发展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灿烂的中医药文化发展史,其中也经历过几次劫难,但疗效证明了中医药是行之有效的。


下面兹举例一农村中医诊所(村卫生室)的实际情况供参考!

在湖北阳新龙港上曾村有一家中医诊所(村卫生室),每天除有少量外省市及经济小康以上求医者外,基本都是邻近村镇之农民,如阳新县的龙港镇、洋港镇、军垦镇、排市镇,通山县的洪港镇、燕厦乡、九宫山镇、大畈镇,江西武宁的泉口镇、大洞乡、横路乡等。从2015年3月份至2016年2月份一年的统计看,每天平均就诊人数在30人,95%以上为目前农村人的多发病、常见病。用纯中医药施治,通过一年的统计观察效果满意,费用低廉,并且无一起医疗扯皮事件,充满了浓浓的医患情。

当下之医疗改革,一头是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投入像个无底洞,老百姓依然看不起病;一头是老百姓看病涌向县城、省城大医院,排长队还挂不上号的看病难。目前国家倡导分级诊疗,社区医疗,家庭签约医生,以预防为主的医保制度设计等等,决不能忽略了乡村中医师这一重要环节,用廉验的中医药打通基层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现将该中医诊所服务周边群众的真实情况整理分析如下:

一、基层群众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


1、呼吸系统

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2、消化系统

胃炎、肠炎、肝炎、溃疡病

3、心脑血管

心脏神经官能症、心梗、脑梗、早期高血压、早期脑萎缩

4、风湿骨病

风湿痛、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

5、泌尿系

慢性炎症、感染、肾病

6、妇科病

月经不调、炎症、肌瘤、囊肿、不孕症等

7、儿科病

小儿咳喘、腹泻


 二、用廉验中医药治疗上述疾病的效果及费用统计


1、基层群众,周边村民,前来求治者,皆通过病人疗效满意后,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疗效见于口碑。


2、临床效果统计:以中老年人的肺气肿(咳喘)、风湿痛、颈腰椎病、胃炎及小儿咳喘这几个慢性病为统计对象,进行总结分析。

 3、以二级医院新农合单病种住院报销限额为标准,肺气肿(哮喘)、风湿痛、颈腰椎病住院保守治疗,单次住院总费用为2400~ 3200元。由于上述病种是慢性病,迁延难愈 ,一年内会多次反复,每年住院次数为3~6次。由此可推算出上述单病种住院每年所需费用平均为8000元左右。按二级医院新农合住院报销70%左右,每个病人单病种,新农合所需支付资金为5600元,个人支付2400元。小儿咳喘在二级医院住院一次费用为1500元左右。


 4、按本中医门诊一年来数据统计,日均就诊人次30人,初诊人数10人,除去节假日,伤风外感等病人,实际慢性病、多发病年初诊总人数3000人。


综上一年数据分析,用廉验中医药治疗基层群众常见慢性病、多发病可得出以下结论:

(1)本诊所一年将3000名慢性病就医群众留在基层,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同时缓和了医患矛盾,提高了基层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维护了社会稳定;

(2)本诊所一年节省总医药费用的开支为,(8000-500)*3000人=2250万元。(廉验中药按人均500元每年计算)。

(3)本诊所一年为病人住院就医自付费用节省,(2400-500)*3000人=570万元。


三、基层群众就医的效果、费用及心理状态分析


1、运用廉验中医药治疗效果明显,口碑相传 ,对中医药认可度高;

2、单病种治疗费用低,单次用药便宜,经济负担轻;

3、费用低、效果好、口碑好,患者常常表达感激之情,医患关系融洽;

4、在家吃中药与住院相比,无其他经济负担 ,生活方便,幸福感增强,生活质量提高;

5、对中医药治病可标本兼治的认同感越来越强,中医药事业得以传承和发扬。


四、基层群众健康生活状况及农合基金困局


1、独生子女一代逐渐成家立业,外出打工占多数,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在农村老中青人口比例严重不平衡,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2、随着经济发展,物产丰富,环境变差,三高、癌症、精神障碍等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生活质量差,幸福感低,悲剧惨剧时有发生 ,亦是构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3、国家对全民医保及新农合政策的设计,人口比例的失衡必将导致社保基金的短缺,尤其是基层群众的医保基金。



五、用廉验中医药解决基层群众就医问题,突破基层医保基金短缺困局的方案设计



1、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国家要在基层重点支持廉验中医药的发展,既普及宣传推广,亦要配套政策的支持,让基层群众真真实实享受到中医药带来的好处,认可中医,信任中医。尽量做到,以预防为主,让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留在基层,得到很好的医治。


2、对基层中医诊所建设的政策支持与配套设计。

(1)出台村镇中医诊所的援建方案;

(2)农医保直报,并提高报销比例;让老百姓在基层吃廉验中医药几乎不花钱。

(3)对中医诊所按处方数,或病种、服务人次进行补贴。


3、对基层中医诊所廉验中药处方的设置:每剂药价格限制在20元以下,每次开药不超过5剂。


4、加强对基层中医工作者的技能培训

(1)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鼓励中医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加快中医师承培养,出台相关激励机制;

(2)对现有乡村中医师或赤脚医生,用县级卫计部门定期组织技能培训,举办经验交流会,所需费用由国家补贴、当地政府支持、个人自筹共同组成。

(3)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有实行品牌连锁加盟发展,由政府监督,企业化运营。


 5、加大道地药材的种植养殖与炮制,保证廉验中医药处方中药材的品质保证。

 特别说明:

本中医诊所,交通不便利,从龙港镇下街口进去有1公里多;

本中医诊所,没有医保、新农合,看病全自费。

本中医诊所,属于村卫生室性质,无需缴纳税费,中草药价格便宜。


 (づ ̄3 ̄)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