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谱时,校对过程中掌握这些小规律,所修族谱就比较靠谱

 海涛668 2017-05-08

修谱时,校对过程中掌握这些小规律,所修族谱就比较靠谱

校对其实是一门学问,也叫熟能生巧 制作:严乐

小编上一篇文章主要写了修订族谱注意事项。修订只是一个事后补救措施,是为了不把问题族谱留给下一代而及时校正的行为。文章中小编提到过族谱印刷前的校对,并没有展开讲。今天小编就专门就族谱校对重点讲一下。

文字校对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工作,所有出版机构都设有专业校对人员,说明校对对于文章的重要性。而修谱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从事编辑工作,更少有专业的校对经验。小编前一篇文章讲到过,有条件的宗族,修谱的时候可能给每家一个个电子族谱文件,当然是JPG格式的,就是用手机可以看的图片。这个也比较专业,所以大家不要过多深究。

族谱的校对,表面上看没有真正编辑部校对那样复杂,因为不会牵扯到非常复杂的专业知识,无非是族人成员的名字、以及出生年月日、住址等等。因为族谱的规律性,所以在对族谱进行校对的时候,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只是掌握这些简单的族谱校对规律,还是可以大大减少族谱的差错。

小编以多年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族谱校对中一些规律。

先给大家讲一下族谱主要内容有几项,对每一项校对的要求有哪些?

修谱时,校对过程中掌握这些小规律,所修族谱就比较靠谱

同音不同字,意义都不同 制作:严乐

以小编所编修的族谱为例:一、族谱讲姓名文化;二、族人名字;、三、出生年月日;四、居住地;五、普通文字校对。

族谱是以记录族人为主的载体,族人的信息在族谱中的作用是第一重要的,所以,族人的基本的信息就是修谱时校对的第一重点。

第一小规律:名字出现次数。

一次修谱,男丁一般会在族谱中至少出现三次。如果是已婚生子的男丁,最少会出现四次。出现这四次的地方主要是一:世系表中一次;二是作为儿子一次(当然啦,如果是一世祖虽然也是为人儿子,上面却是没有父亲的);三是作为本人一次;四是作为父亲一次。当然啦,小编所指的这四次,是小编所修谱的格式。比如没有世系图的请绕道。

第二小规律:前后名字一致。

小编修谱遇到太多同一个人,名字出现多次音同字不同的情况。这也可能是是最初的登记的时候导致的错误。因为在修谱之中,世系图与人员详细名册并不会在同一个页面上,比如世系图上的“明”字,在后面的名册中变成了“民”字。

第三小规律:出生年月成梯形。

一般讲,兄弟之间,排行小的出生年月肯定要比排行大的年月晚。大家肯定对小编这句话笑了,这不是百分之百的废话吗?其实是一个废话,因为后面出生的人肯定晚嘛。但族谱上可能会出现把后面出兵人的年份弄错了,或者小的出奇,或者是年份写早了。小编遇到这样的事时,真的不敢乱改的,因为出生年月不能乱改呀。

当然啦,小编提倡是男双混合情况的,也应该将男丁排在女孩前面,哪怕男丁是老小,这种情况除外。

第四规律:居住地不能打两点或同上。

登记族人信息的时候,为了少事,很多登记人员将兄弟多人的情况直接用平时用的两点表示同上,或者直接用同上来标注。

第五规律:农历年的记载。

老谱上一般都会有这样的记载。农村年长的修谱者,大多还是对农历年的记载比较清楚的。但毕竟有60个甲子年的轮回,对此没有研究的人,还真不一定都能熟记于心。何况60甲子之中很多字都非常相近,稍不注意,就弄错了。

第六规律:正确标注修改格式。

校对稿一般都是白纸黑字。很多回去校对的人员,一般认为只要是一支笔,直接在校对稿上修改就可以了。小编遇到一家修改族谱的:因为修改者不清楚正确的修改标注,而直接把整个分支族谱重新抄写一篇,然后把抄写的族谱又返回到小编这里。额的神哟,你的认真的态度是值得表扬的,但方法却是要大批特批的。你这所重新抄写的,哪些是被修改的地方呀?是不是得重新录入一次,然后给你再校对一次?这样啥时间能是个头?

至于族谱中的其他文字部分,小编就不再给大家归纳什么规律啦。既然有一些规律,那么,实际校对过程中,又如何正确的运用,将族谱错误降到最低呢?

修谱时,校对过程中掌握这些小规律,所修族谱就比较靠谱

直观的校对符号,是减少错误最有效的途径 制作:严乐

下面还是以小编所修族谱格式教大家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

人名:小编前面讲过一个人在族谱出现的次数。那么校对的时候,就可以用数字来标注。用红色的笔按人员出场顺序来标注,比如世系图是第一次,就标注1,后面按顺序。这样顺便把前后的名字都统一了。这样完成后,再把前面的数字划掉。这样虽然麻烦了不少,而且校对稿上都是一遍红色的标注,看着会让人心烦,但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果有条件的话,再把所有的校对汇总在一个原始的校对稿上,这样校对稿就会更清爽也更准确。

地名:兄弟之间的地名,在登记的时候就应该问清楚,因为现在人员居住变动大,亲兄弟之间不在一起的情况非常多。应准确记载各自的居住地。至于那么比较偏的地址,因为口头叫法中没有相对应的汉字时,建议使用大家能看懂的叫法为准,比如“后山凹”和“后山坳”,应该问清当地人为准。

农历年:建议修谱的时候,校对组成员人手一册正确甲子年方法。如果是农村不方便收集,可委托会上网的下载一套。

校对标注:一定要用红色的校对笔。……此处省略150字!!!(详细文字见修谱宝典之四)

修谱时,校对过程中掌握这些小规律,所修族谱就比较靠谱

修谱宝典之一之二之三已经全部完成 摄影:严乐

实用修谱工具,不是夸夸其谈的修谱扯淡,无需权威论证,只用经验告诉你修谱之道,修谱宝典开中国修谱典籍之先河,是一本值得永久珍藏的修谱工具书。汉口家谱书局不是标准的制定者,却是修谱指南者。因为知识,所以值得。

经常积累一点修谱专业知识,你也会成为修谱大师!!!哈哈!!这是真的!!

汉口家谱书局旨在传播姓氏知识,传承谱牒及相关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