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脐带血?这五个方面你需要知道!

 万宝全书 2017-05-09
2017-05-081评

作者:Dr-Linda 硕士研究生 陆军总医院住院医师 医来er趣科普作者

来源:医来er趣公众号

先来认识一下脐带血及脐血库的研究发展过程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20世纪70年代,Mortensen 等发现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随后医学界围绕脐带血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1972年Ende等首次报道了脐带血干细胞移植(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1988 年由Gluckman等第一次成功为1例 Fanconi 贫血患者进行UCBT。随后,UCBT 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有25000多例临床移植成功的案例。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以下称“脐带血库”)是指以人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目的,具有采集、处理、保存和提供造血干细胞的能力,并具有相当研究实力的特殊血站。1993年,美国纽约血液中心率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脐血库,随后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脐血库。

1996年我国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脐血库。目前,全国共批准设置了7家脐带血库,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2016年国家卫计委表示,在2020年以前不再新设置脐带血库。

北京市脐血库,脐带血存放在 -196℃的液氮罐内。理论上可以保存 50 年。

一、脐带血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良、 恶性肿瘤性疾病:各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衰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线或药物导致的严重造血干细胞损伤。由于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缺乏或严重损伤而不能产生足够量的血液细胞,患者常因出血、感染死亡。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如遗传性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

2、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肝硬化、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包括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胃癌、胃瘫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硬化症以及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

4、泌尿系统疾病:动物实验证实,脐血或脐带血基质干细胞可用于急性肾损伤、狼疮性肾炎等疾病的治疗。

5、其他疾病:自闭症、压疮性溃疡、抗衰老、代谢性疾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损伤、脑血管疾病、男性不育、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 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但对于上述疾病的治疗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尚未进入临床阶段。

二、自体脐带血移植的优势

一旦需要使用时,不需配型,没有免疫排斥的危险,移植成功率更高。此外,自体保存的脐带血还能对家庭其他成员需要移植时有一定保障,如:接受亲属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接受无血缘关系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者。

三、脐带血自己身上的使用概率到底有多大?

在全世界范围内,自体库共储存着约90万份脐血,有报道的自体移植案例仅有100多例。研究者根据肿瘤发生、移植需求及缺乏相合异体供者的概率对自体库储存的脐带血的使用概率作出推测:约为1∶2500(0.04%)到1∶200000(0.0005%)。

四、保存脐带血需要多少资金?

各个地方可能不太一样。有宣传人员称:脐血存储一次性交费,共约2万。脐带血存储一般为 18 年,也可以分期付款,分期首次付七千左右,以后17年每年九百左右,共18年。而18年后,则由孩子自己决定是否继续存储脐血。而脐带血自愿捐献到公共库,是不需要任何花费的。这样可以让所有病患都能使用。

五、自体脐血库与公共脐血库应用现状

据调查,2003 年至今13年,北京市目前自体库存储量达到 20 万份,临床上用于自身及亲属的有15例,其中用于自体移植有6例。公共库存储2万多份,应用700多例。按此比例计算,自体库应用比例不足万分之一。

天津脐带血库:自体库储存 13 万份,自体库存储应用案例 20 几个。

上海脐带血库:自体库存储1万份,没有自体移植成功案例;公共库2.7万个单位,移植1600例。

山东脐带血库:自体库存储 13 万份,自体库 2014 年一年应用 60 多例,公共库储量两万。

广东脐带血库:自体库存储23万份,自体库应用几十例,公共库储量在2万左右。

浙江脐带血库:自体库存储2万份,公共库储量不到1万。

四川脐带血库:自体库存储超过10万份,公共库超过两万份。

有专家介绍,公共库用得多,自体库用得少,也和疾病种类有限制相关。例如,血液肿瘤、淋巴系统疾病,有异体脐带血的选择,则不选择自体。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脐带血多数情况下是对他人有用,而不适合自身使用。因此,建立公共脐血库的意义远大于自体脐血库。

当然,脐带血到底应不应该存,不是医生来定的,应该由个人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家族遗传病史及疾病相关风险而定,但愿今天的科普能为您的选择提供一些帮助。

声明:原创文章,首发医来er趣公众号,欢迎来与三甲医院医生交流女性健康、备孕和科学育儿,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