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建立的路脉

 山佳国学谭 2017-05-09

道教建立的路脉

——《学道笔记》

    道教建立的路脉。一是、通过传承中华上古文化的;二是、利用了道家的《易经》《老子》《庄子》的玄学理论。综罗了上古与三代文化思想,统摄周、秦以来的道家、墨家(侠客)、阴阳家、兵家、杂家、医药、方伎等诸子百家之学;三是、到了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倾心上古帝王的封禅藉此上祈天神的庇护,而又求长生不死之方了。使的神仙方士等流派,并未受焚书坑儒的影响,依然甚为活跃;四是、由汉初文、景时代内用黄、老的政治,到汉武帝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晚年,酷好神仙方士之术,而使之昌盛;五是、到东汉末桓帝、灵帝时代,有沛国人张道陵(初名陵),其晚年,感叹读书无益于年命之事,遂学长生之道,乃与弟子入蜀,创五斗米道。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张鲁行道的时期,已经据有东川,掌握实际的地方行政权,为中国历史上施行地方宗教政治的第一人。后来成为道教正一派;六是、东汉期间,便有吴人魏伯阳,认为《周易》及老、庄之学,与修炼丹药而成神仙的方术,原理互通,融合贯通而著《参同契》一书,以说明修炼神仙方术的不易原则,为丹道修炼方法提供了体系和基础,后来成为道教神仙丹道派;七是、东晋时期,道家学术思想,随晋室而南渡,许旌阳创道教于江西,成为道教一大派系而称为正一派;抱朴子葛洪修炼丹道于广东,留为后世丹经著述,及修炼丹道的规范;八是、到北魏道士寇谦之、雍州人。早好仙道,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罔效,并捧出教主太上老君的称号,成为正式的道教,同时又改变张道陵以来以中国名山大泽的名胜洞府做为教区的传统,转移其神仙管理人间的治道,一变为人、鬼、天、神互相交通,建立天上人间一体的道教系统的雏形。以上均是学习南怀瑾选集的点滴体会。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