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讨a股t+0工厂赚钱逻辑性

 yuan7826 2017-05-09
探讨a股t+0工厂赚钱逻辑性
2017-01-12 15:45:05

最近有看到关于t+0工厂的报道新闻,大开眼界。这篇文章也引起了雪球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评论。其实雪球上两个大V@梁宏 @阿狸 的基金也都有引入炒股工厂团队方式去降低持仓成本。本着一个90后年轻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本人查阅了所能查到的所有炒股工厂的资料,试着探索一下t+0工厂赚钱逻辑性。

以下链接为该篇报道原文,和报道中的重要交易策略摘选

https://xueqiu.com/1790271743/79046389

“三大战法的名字让王明印象深刻:突破买进一波牛法,看龙一买龙二法,杀跌抄底法。突破买进就是在股价突然上涨拉升的时候及时买入,仅赚一波上涨,当分时线上显示出拐点的勾头时,立刻卖出。第二招就是利用板块联动的原理,当一个板块龙头启动时,就及时买入手中拥有的板块个股。第三招就是抄底的策略,当某只股票在分时图上出现70-80度角的急速下跌,跌幅超过2个百分点,当感觉跌速放慢或者跌不动的时候,及时买入,反弹上升的图线出现第一个勾头的时候,立刻卖掉

我觉得炒股工厂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巧性不是太强,如果是技巧性太强的工作,也不可能让一个什么经验都没有的新人培训一个多礼拜就能上阵,更多的是一套策略化技巧,重复的在市场上面盈利。上面摘抄的一句话其实就是这套策略的重点。 可能比较晦涩,我试着简单总结出来。这三招简单就是

1.股票分时线突然上扬,立刻追高买进。一直持有到分时线勾头回撤。止损线千分之3。

2.板块龙头股突然拉升大幅上涨,买入同样板块滞涨的股票。止损线千分之3。

3. 当某只股票分时线急速下跌,跌幅超过2个点,当感觉跌速放慢或者跌不动的时候买入。反弹到第一个勾头回调出现的时候卖出。止损线千分之3。

止损线是按照日内大神@朱贰哥 文章中透露的方法设定的 其中透露了10块的票 利润空间要在1毛钱以上才会进入。手续费万2左右。

得到了这些信息,试着用从数学和概率的角度解读一下此交易方法的逻辑性

首先假设根据价格波动随机漫步假说,上涨下跌的概率分别为50%

这种操作方法的期望值计算方法就是 你挣钱的概率*你挣的钱 – 你输钱的概率*你输的钱

得出期望值=50%*(0.1-0.02)-50%*(0.03+0.02)=0.015

完整操作一次的期望值减掉手续费后 大约就是0.15%的收益率。

大家应该发现了一个问题了吧,这个挣钱的逻辑实际上就是翻硬币,但是你挣得钱比你亏的钱多,你就赚钱了。或者你能把亏钱的概率缩小到更低,这样你的盈利要求也会缩小。

3种交易方法都是有很明显的趋势性,简单来说就是跟随趋势,突破买入或者急跌后的企稳买入。有点像索罗斯的反身性原理,不断正强化的产物。

价值投资者可能很难理解这种赚钱方法,因为根据股价随机漫步假说,上涨下跌各是百分之50概率,那么涨3分钱和跌3分钱的可能性也是各百分之50。那么再减去手续费,长期下来是会亏钱的。

但是问题是,市场是在永远随机漫步吗?不可能的,市场是人组成的,情绪化和经验化主义会控制市场的走势。

无论价值投资者如何回避趋势投资,他就在那里,甚至价值投资者本身也就是一个趋势投资的参与者。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A股打新开盘的涨跌是随机漫步吗?

如果从纯粹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角度,你还会申购买入新股吗?

如果你的新股买入之后连续30个涨停板,虽然还没开板,但是市盈率到500多倍,你卖不卖?

不卖的话,你为什么不怕明天早上跌停开盘,连续来30个跌停板,想卖也卖不出去呢?

我相信打新股就是一个标准化的经验主义带来的趋势投资,并且这个趋势投资是建立在剥削接盘侠的基础上。

同样T+0炒股工厂的赚钱逻辑也是利用趋势去赚接盘侠的钱。但是因为打新太明显了太容易看清了。而后者时刻处于概率的波动之中,所以很多人都没能完全理解。

最后再附加上一个最近看到觉得很有道理的话

“做价投的往往都有心理上天然的优越感,因为有格雷厄姆巴菲特等响当当的大人物背书,自然地会认为自己才是武林正宗,也正因如此,久而久之,价投们会越来越难接受不同意见和不同观点,会不断自我正反馈,最后成为一个风雨不透的闭环。偶尔会有人跳出闭环,打开眼界,但只是少数”

我觉得价值投资是很好的能持续稳定盈利的赚钱方法 但是也不能固守原地 不接触新鲜的方法

幸运的是 最近一年多 我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鲜思维来到了股市,越来越多的量化回撤统计投资,数学思维的思考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