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讲 | 西亚、北非和文明的出现

 隨风飘逝 2017-05-09

本文选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第二讲 西亚、北非和文明的出现

 

◎两河文明的出现

◎苏美尔

◎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

◎古埃及文明


上一讲我们说到,由于有了农业,食物就有了保障,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产量也不断增长,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育更多的孩子,成活率也逐渐提高,这样,人口就越来越多。为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在更多的地区出现农业。所以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


在西亚地区,最早的农业出现在丘陵山地,这是容易理解的,山丘地势较高,不易受水患侵扰,几百万年中,那里都是人类栖息的居所,而人就在这些地方最早发展出农业。但是如果农业出现后人口增长速度太快就会形成生存压力,食物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贫瘠的土地养不活更多的人,有些人就会沿着河流向下迁徙,比如去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两河流域”,那里有冲积平原,土地非常肥沃,能够生产出很多粮食。


两河流域


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里夏天太热,黏土被太阳一晒,就结成坚硬的泥块,地面开裂,硬邦邦的一片,不能生长植物。所以在这个地方发展农业就必须灌溉,让土壤始终保持水分。于是,人们就需要在这里开沟、挖渠、引水,保证干涸的土地能够通过浇灌而使作物生长。


这样一来,许多问题就跟着出来了,人类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处理,不仅是在地上拔草、挖土、丢种子了,而且需要组织生产,需要有组织地进行开沟、挖渠、引水,这些活动需要大量人工协同劳动,于是就需要一批专门的人——通常是比较聪明的人,或者有组织能力的人—出面来组织大规模的劳动。这样,“领导者”就出现了,他们是人类社会早期的“领袖”。


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定居点也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一个村庄。村庄和村庄之间既需要协作,也会出现矛盾。大家想一想:同学住在一起,与隔壁房间就有可能闹矛盾,说不定还会吵架、打架;村庄之间当然更是这样,彼此的冲突总是有的。这样,人类社会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了,需要处理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处理这些事情,有些人慢慢脱离生产第一线,去从事专职的社会管理:有人吵架了,他就去调解;有人打架了,他就去制止。这些人可能就是“长老”,后来变成了“法官”或地方官。还有些人会指天说地,会预测未来,会帮助人们去摆脱精神方面的困惑或恐惧,这些人变成了“巫师”。还有人出面维持秩序,并且保护自己的村庄不受外来人侵犯;一个地方越富裕就越容易招惹别人的注意,一片富裕地区,招惹周围人垂涎羡慕,于是打家劫舍的事就出现了,结帮占地的事也会发生。老远的人跑来入侵,都是一伙一伙的,这样,“士兵”就会出现,需要他们去保卫村庄、保卫家乡。最后,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共同体形成了,在这个共同体中有领袖,有军队,有专职的法官或地方官员,有巫师,当然最基本的是农民,国家于是形成了,国王也就跟着出现,这就是早期的国家。


因此,随农业的发展而必定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的名字叫“国家”。国家的出现,统治者的出现,职业的分工,村落和城市,也许还有文字……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就叫“文明”。农业本身不是文明,但农业一定引发文明,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千年时间。因此我们在西亚看到的是:农业发生在大约10000年以前,国家却要到大约5500年以前才出现。现在人们有据可考的最早的“国家”出现在两河流域下游近海处那个地方叫苏美尔。


文明出现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农业造成定居,一旦定居,社会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就需要有一种社会机制,也就是社会组织,因此国家就一定会出现。国家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也是文明的标志;我们不能说国家是文明的唯一内涵,文明包含着广阔的内容,但国家的出现确实是文明诞生的明确信号,所以国家的出现很重要。


回到西亚。西亚最早的国家为什么出现在苏美尔?这和地理位置有关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很有意思。人类的史前史,从三四百万年前到文明的出现,乃至此后相当长的时间中,地理因素一直起重要作用。越是在人类的早期,地理因素会越重要,因为人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小,环境的影响当然就大。反过来,越到人类历史的后来,地理因素就越来越不重要了。


来看苏美尔地区,刚才说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它有方便的水、陆交通是通往四方的大十字路口:往北,可以进入高加索,穿越过去就是东欧往西可以通往中欧,再往西就到达西欧;往东,可以到伊朗和印度,甚至可以到中亚和远东;往南则是阿拉伯半岛,还可以进入非洲。而水路则连接着波斯湾和红海,通向印度洋;向西如果进入地中海,就可以进入大西洋。我们不要低估早期人类的行动能力,早期人类在聪明程度上绝不比现代人类差,那个时候的人虽然没有飞机,但流动的能力很了不得,我们直到最近才意识到,早期人类的活动能力非常强大,这让我们感到十分震惊。有很多证据说明这一点,比如,一个地方周围几百里没有岩石,离这里最近的石头也在几百里之外,可是在这里建筑起巨大的石头神庙,哪里来的石头?有人说是外星人送过来的,那只是说说笑话而已。远古人类的活动能力非常强,像这样的十字路口就是四方人类流动的中心、交往的平台,各种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有的从水路,有的从陆地,东南西北、海上陆上只是还不能从天上过来。各种人群来来往往,不断交流,把各种思想和制度物质和非物质的东西都传送过来了,这就催生了文明,并且让文明能够延续下去——很难设想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小地方和小小的一批人当中可以产生文明。


苏美尔女神Inanna浮雕


有人会问,这个世界上一定产生过许多文明,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么少?这个问题非常好。在远古世界一定是出现过不少文明,但是多数文明在出现之后,出于各种原因,比如灾难、疾病、地震、火山爆发大水冲击、猛兽侵袭、敌对人群的进攻……诸如此类,被消灭掉了,即使些成熟的文明、比较强大的文明,在历史过程中也可能被其他文明兼并或者互相融合。我相信,世界上被消灭的文明比存留下来的文明更多,情况一定是这样。汤因比写《历史研究》,其中提到一个重要的观点,他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说文明好像是一群人在爬山,他们从山脚爬上来,我们看到的时候,他们正在半山腰一块突出的石头上休息,下面是万丈深渊上面是千仞峻岭、是高不可攀的珠穆朗玛峰。这块石头上有好多人,其中有的在睡觉,有的坐着不动,也有一些在攀登。我们不知道这些往上爬的人当中有多少可以最终爬到山顶,可是我们知道最终能够顺利到达顶峰的会远远少于跌下深渊而粉身碎骨的。这就是文明——被消灭的远远多于存留下来的。


可是在什么情况下文明最容易留存?那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下子出现好多文明,各个文明之间的距离相差不远,在这样的区域里文明之间易于交流,有竞争也有合作,有学习也有争斗,这就形成一种机制,形成一种动力,残酷的竞争会刺激每一种文明都不断改变自己、学习别人,从而争取更好的生存机会。文明就是在这样的机制里生存下来了,否则就被消灭。没有刺激就没有进步,没有交流就没有创造,文明像是一把火,在狂风呼啸的黑夜里支火把很容易被扑灭,可是如果有一片篝火、许多火把,火与火之间互相支撑,同时也彼此竞争,这样的火就不容易熄灭或者说,彼灭此起。文明就是这样的。


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地区就是西亚地区,我们看到好多古代文明几乎同时出现: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安纳托利亚、高加索、北非,都出现了文明,这样的文明可以生存下来。中国的情况也一样,黄河、长江,云贵高原、荆楚之地,都出现过古代文明。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黄帝,炎帝、蚩尤、共工,等等,那些都是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在最早产生文明的那一刻,活动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域内,之间的关系有你死我活也有友好往来,各种文明会聚到一起,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远古文明消失了,比如我们到今天都不知道三星堆文明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知道的,远远少于我们不知道的,文明就是这样形成和发展了。地理因素在这里起着关键作用,苏美尔是人类交往的要害之处,各种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于是就产生了最早的文明。


苏美尔文明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的,离现在大约5500年,迄今为止,这是最早的两河文明,也是我们知道的世界上最早的文明。顺便交代:埃及文明出现在大约5000年前;接下来是印度文明,离现在大约4500年。中国有据可考的远古文明离现在大约不到4000年,应该是36003700年前,和我们通常说的5000年有相当距离。为什么是这样?因为确定文明的出现需要有一些硬性的要求,要么有当时人的文字记录(不是后来人写的文字),要么有非常坚实的考古证据。苏美尔文明有大约5500年以前留下来的文字记录,这是非常坚实的考古依据,当时已经有文字了,就是楔形文字,清楚地记载着苏美尔国家的存在。


到目前为止,中国有文字的记载是从殷商开始的,具体说是甲骨文比这更早的出土器具上可能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符号,但都很孤单,还不能判别为已经是文字。关于殷商之前、夏代的情况,至今没有找到文字记录考古发掘只说明在那个时代大量存在着远古聚落,也就是人居住的地方。但这些发现都没有办法证明夏王朝的存在,所以到现在为止,“夏”仍然只是传说。我们相信夏王朝是存在过的,但仍然需要寻找坚实的考古证据。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苏美尔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公元前3200年或者更早时期开始的。在它早期存在的1000年中,大约有900年是城邦并立时于期,许多小城市同时存在,它们是“城邦”,是一种早期的国家形态。那时已经有文字记录,记载了这些国家的活动。城邦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战争,也有交流,但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后来,到公元前24世纪时,阿卡德在一个武士萨尔贡大帝的领导下统一了苏美尔地区,但很快又从伊朗来了一批入侵者,消灭了阿卡德,城邦之间再次混战,最后,一个叫乌尔的城市取得霸权,乌尔的统治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也就是4000年之前。


乌尔城示意图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个新的民族——闪族的一个部分,侵占了苏美尔和阿卡德地区,在巴比伦城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巴比伦”,因为后来又出现一个巴比伦,所以这个巴比伦就叫古巴比伦,存在了大约4000年时间,从公元前2000年到前16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代,时间上几乎重叠。


到了公元前1600年前后,有一批加西特人和赫梯人进入两河,他们属印欧人种。顺便说一下什么是闪族,什么是印欧人种。印欧人大家听说得比较多,今天的印欧人分布很广,高加索往北,欧洲大部分,基本上都属于印欧人种,伊朗和印度也属于印欧人。闪族其实大家也是知道的,只不过对“闪”这个概念不熟悉,今天的阿拉伯人、以色列人都属于闪族。闪族起源于阿拉伯半岛,进入两河流域就要往北走;印欧人生存在伊朗高原或更北方,他们进入两河应该往南走。两河出现文明之后变得非常富裕,两个种群于是不断争夺,都想霸占这块肥沃的土地。南边的闪族向北进攻,北边的印欧人向南进攻,这就使两河流域在远古时期非常混乱,这拨人走了那拨人进来。


再来看苏美尔。苏美尔人属于哪个人种?好像谁都不属于。苏美尔方言非常奇特,既不属于印欧语系,也不属于闪语系,有人甚至说它和古代汉语有点像,但这是我们无法判断的。


回到政治变更上来。公元前1300年左右,两河北部有一个小城叫亚述,当地人尚武,征服了整个西亚。亚述的统治延续了700年之久。接下来出现一个新政权叫新巴比伦,统治族裔的是迦勒底人,也属于闪族。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被波斯人消灭,这以后古代两河文明就不存在了。自从波斯人夺权以后,两河流域就直被外来人所统治,波斯人走后是希腊人,希腊人走后是罗马人,罗马人走后是阿拉伯人,远古两河本土文明再也没有恢复。公元7世纪以后,阿拉伯人主宰两河地区,伊斯兰成为主导文明。十八九世纪,又有一批新人跑进来,他们是现代的帝国主义分子,是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等。古代两河文明早已消失了,现在只剩下辉煌的历史遗迹。


亚述Nineveh城想象图


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古代两河的成就很大,包括艺术、宗教、法律等多方面。苏美尔人对人类的贡献包括一些新工具,比如轮和车,对生产发展和物质交流起了很大作用。车还用于打仗,而战争对于人类文明的刺激作用是很大的,它始终在刺激着各种新技术的发明,直到今天仍是这样,比如因特网,起初就是美国军队为改进通讯能力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技术。在天文方面,苏美尔人发明了太阴历,根据月亮的运动把一年分成12个月这跟中国有点像,苏美尔在太阴历方面有相当大的成就。


最早的文字也出现在苏美尔,是一种象形文字。起初文字就是画画,祭司在祭祀时把需要记录的东西画出来,好让后人也知道怎么祭祀。文字的另外一个起源是计数,比如城邦首领收了很多税,如何记录呢?他就画画。比如他收了20头牛,他就画一个牛头,再创造一个符号表示“20”。今天考古发现,看见古代一块石头上凿着两行窟窿,第一行5个窟窿,第二行4个窟窿,这些就是数字了,表示54,有点像中国的算盘计数。两行窟窿下面画一个牛头,这就代表54头牛。后来人们嫌画牛头太麻烦了,想简单一点于是眼睛、额头、嘴就不画了,只画两个角,甚至一个角,角就表示牛。同样表示吃饭,画嘴太麻烦,就画个圆圈,那就是“口”,象形文字就是这样发展出来的。后来苏美尔人想简化这些文字,就用刀斜着切削芦苇秆,形成一个椭圆形的斜面,用这个斜面在潮湿的泥板上刻画,划出像楔子一样的线条,这就成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从象形文字变化过来的,今天能看到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就是在苏美尔出现的。


楔形文字


宗教也在苏美尔地区初显痕迹,我们看右图(略),图上是一些泥巴捏成的小人,两手抱胸,他们是在祷告,请求神明保护。苏美尔时期已经形成宗教了,最早的宗教证据就在这里;此外还有神庙,那也是宗教的证据。


苏美尔浮雕中的神祇


古巴比伦最突出的成就是它的法律体系。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系统的法典,它的全文刻在石头上。这块石头很值得玩味。我们看左图:石头上部刻着两个人,坐着的是神,站着的是汉谟拉比,这意思是说神把法典交给人间的统治者,让他去执行。在西方“法”的思想中,“法”是从神那里来的,人只是服从“法”和执行“法”,在汉谟拉比法典石刻上,就已经看到了这个苗头。法典开宗明义就说:制定这部法典是为了追求公正和正义,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恶、一切恶人,使强者不可以压迫弱者,弱者可以得到保护。说得很好,几乎和今天最好的法学思想一样。再看内容,如果把几百个条款归纳起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的基本原则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个人如果把别人的眼睛打瞎了,就应该把他的眼睛也打瞎;一个人如果把别人的牙齿打掉了,就应该把他的牙齿也打掉——这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是不是很公平?可是用现代法观念审查,却还是有问题的。因为有些伤害是无意的。


某个人站起来甩动一下膀子,把人家的牙碰掉了,那完全是无意的,但还是要把他的牙也打掉。现代的法律要讲究动机,但汉谟拉比法典不讲动机那个时代的人对于公正的看法就是这样。还有一个问题就更严重了。根据这部法典,不同的人犯同样的过失,承担的责任会有不同:上等人伤害别人受到的处罚会小,中等人伤害了别人受到的处罚是中等,下等人如果伤害了跟他一样的人,受到的惩罚就很大,而如果伤害了上等人,那就不得了。法律上的不平等,这就是阶级)人有不同的身份,地位有高有低,在法典眼中,他们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等级差别非常清楚。这样,法律的公正还有多少呢?但人类所有的法律都带有阶级色彩,一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第三个问题很奇怪,我们可以看出法典在保护商业,因此盗窃寺庙和盗窃商行都会被判重罪,商业的地位和神的地位一样高,这说明古巴比伦对商业很重视。不过一个人如果买东西买到了假冒伪劣的,他去告状,法官一定判买的人不对—谁让你买假货了了?因此要受惩罚。这很奇怪,这怎么叫公平正义呢?卖假货的人不受惩罚而上当的人要受处罚,就好比你们今天买了掺有三聚氰胺的牛奶,那是你们的罪过,你们要受处罚的。你们去告状,不仅讨不到公道,还要判有罪!有些教科书上解释说,这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警告买东西的人各自小心,不要上当,上了当不可以吵架,应该忍气吞声,自认倒霉。我不知道这种解释有什么道理,不过在现代人眼里,这是很荒唐的。最后,法典中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规定,体现着定程度的社会福利思想。它会照顾一些没有生活保障的人比如老人,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如果一个人东西被偷,财产丢光了,人也受了伤,法律会要求地方政府帮助这个受害人。如果在现实中真的这样执行倒也是不错的可以大大减轻受害人的损失。以上就是汉谟拉比法典中一些主要原则,但它最大的意义却在于,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接下来看亚述。这个国家尚武、很凶悍,在历史上留下不好的名声。提到亚述,人们就说它嗜好征服,凶残杀人,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亚述仿佛是恶魔。亚述征服的手段和统治的残酷非常突出。可是我们也要看到亚述的另一面,比如它的艺术。上面两张图片都是亚述时代留下的艺术品,虽说场面都是战争或狩猎,但艺术价值很高,手法通真。亚述新建了一个都城,叫尼尼微,非常漂亮,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不过后来被敌人毁灭了。


最后看新巴比伦。我们特别要提到它的城墙和空中花园,它们都是建筑奇观,非常漂亮。城墙用琉璃砖铺饰,花纹图案中包括多种动物、花草,五彩缤纷。中国的城墙,最出色的是用城砖砌出来的,明以后才普遍采用,而元代城墙还是用夯土建筑,所以北京有西土城、北土城这些地名。但新巴比伦城墙却用琉璃烧制,确实很稀罕。不过这样的城墙到底是为了打仗还是为了好看?我们却说不清楚了,但它确实很漂亮。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空中花园,也是古代七大奇观之一。两河流域是黏土地,一马平川,夏天非常热,植被很少,在今天的伊拉克我们还能看到这种情况。空中花园是在这样单调无味的黏土地上修筑一个高太的花坛,平地而起,高高耸立,其中种上各种花草,四季生长,从远处看就好像是一个绿色的山丘,其实是一个大花园设计中最大的间题是灌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使用了多种机械装置技术含量很高,把水从河里抽上去。古代两河文明就说这么多了。


“空中花园”想象图


继两河之后也是最早出现文明的地方,我们先讲埃及的政治变迁。古代埃及国家形成于公元前3100年,大约是5000年之前,但此前尼罗河地区应该已经有国家存在了,只是缺乏文字记录。根据传说,尼罗河流域在很长时间里分为上、下两段,存在两个国家,南边是上埃及,北边是下埃及。上埃及的首都在孟菲斯,下埃及首都在底比斯,今天的开罗属于下埃及。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上、下埃及统一成一个国家,这是最早的古埃及王国,人们把它叫作早期王国。此后太约两千年时间,古代埃及国家一直延绵生存,没有出现重大变化。这种情况和两河不同,两河一直在动荡,不同人群进进出出,你出来我进去,战乱不已。而埃及却相当平静,从早期王国开始,历经两千年而几乎不变,这是很令人惊讶的。


大家可能还没意识到“两千年”意味着什么,比较一下:从耶稣元年到现在(2012年)是多少年?两千一百一十二年,这样漫长的一个时期,世界上发生了多少变化?可是埃及古代国家却一直存在、很少变化,这是难以想象的。人们说是地理因素在起作用:古埃及以尼罗河为轴心,沿着尼罗河形成国家,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河水在每年的几乎同一天泛滥,然后又在每年的几乎同一天消退。河水这样有规律的泛滥对于埃及来说是大大好事河水带来大量淤泥,等于是给两岸土地覆上一层肥沃的土壤。一旦河水落去,肥沃的土壤就是良田,种什么都可以,随便种一下就可以吃之不尽用之不尽。这种定期的河水泛滥让埃及人觉得自然界给他们的恩赐太大了切都有保障,一个稳定的社会就建筑在这样一种稳定的自然环境中。


尼罗河东面是红海,虽然是一道狭窄的海域,在古代却是难以跨越的。后来《圣经》中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渡过红海来到加纳半岛,这叫“出埃及记”。可是在古埃及时代,狭窄的红海无法穿越,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保护了埃及东部。埃及北面是地中海,既然连红海那道狭窄的海域都很难穿越,那么地中海就更是不可逾越了,没有人能渡海进埃及。埃及西面是利比亚,前些时候西方人对利比亚动武,干涉该国内政,推翻了卡扎菲政权,当时叛军从班加西向首都的黎波里进攻,中间隔着500公里的沙漠,如果不是西方动用飞机从空中打击卡扎菲的军队,消灭了他们的战斗力,这500公里沙漠就很难穿行;“二战”时,英国的蒙哥马利和德国的隆美尔就在这沙漠里大打出手,打出了“二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所以沙漠也是一道天然屏障,从西面保护埃及。再看尼罗河本身:从底比斯向南就出现阶梯式河床路向上,换句话说,是南边高、北边低,如果从南方沿河而下,到一个地方就下不去了,那是一个大瀑布,船只需垂直向下才能再随着河水往下游走,可是走不了多久又是一个大瀑布,所以尼罗河并不是一条方便的通道,让人们任意往来。溯尼罗河而上,越向南就越深入热带雨林,那又是一个大屏障,从南方保护埃及。所以,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埃及是被封闭的,上天赐予它肥沃的土壤,又给它封闭的地理环境,埃及文明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孕育出来的,延续两千年之久而几乎不变,所以不足为怪——古代埃及真所谓“得天独厚”


古埃及地图


当然,我们说古代埃及国家历经两千年之久而几乎不变,并不是说在两千年中没有政治变迁。公元前3100年左右出现统一国家后,经历了两个王朝,就是第一王朝和第二王朝,它们是“早期王国”。关于这个时期的情况人们知道得非常少,因为留下来的资料寥寥无几。接下来进入“古王国”时期,包括第三到第六王朝,这时,形成了以法老为中心的专制制度,法老的权力至高无上;“法老”就是国王,埃及的国王称“法老”,但这个词不是埃及人自己使用的,是后来希腊人打进埃及、控制了埃及,才把埃及国王称为“法老”。埃及古代政治制度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法老被等同于神。对神的崇拜也波及对法老的崇拜,既然国王等同于神,那么他就权力无边、法力无边,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第五、第六王朝时,中央权力受到各地“州长”的挑战。从理论上说,州长应听命于法老,但如果碰到不很强势的国王,地方势力就开始增长,挑战中央权力,最终引发内乱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古代也是有的,在其他集权国家也会有—当然不集权的国家从来都是一派混乱,就如同西欧的封建社会那样,这个问题以后讲。回到古埃及。州长势力做大以后出现混乱,各地州长争权夺利,结果形成内战,由此进入“第一中间期”就是在“古王国”和“中王国”中间的那段时期。这段时期大约为时150年,非常混乱,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各地军阀混战,短命王朝一个接一个,如走马灯一般。所以尽管只有150年却经历第七至第十共四个王朝统治。类似情况在中国古代也出现过,比如大唐帝国灭亡后,梁、唐、晋、汉、周都是短命王朝。公元前2050年,又一个强势君主在埃及出现了,国家再度统一,经历了第十第十二两个王朝,它们是“中王国”。第十二王朝非常重要,被看作古代埃及的辉煌顶点。“中王国”时期,中央权力不像古王国时期那样强大,中央政府存在却不能专权,地方势力也很大,结果形成平衡,这被西方历史学家称为“埃及的封建时期”。这个叫法让中国人感到很困惑,怎么会是“封建时期”呢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好像王权很强大。这种叫法,和西方关于“封建的概念有关。在西方概念中,“封建”是指权力分散,因此不集中的权力就应该是“封建”的;“中王国”大约300年时间里中央和地方分权,所以被叫作“封建时期”。这是埃及的黄金时代,文化和社会高度发展、高度繁荣也是经济发展的成熟期,是古埃及文明的辉煌制高点。


十二王朝之后又出现一个混乱时期,似乎是应了《三国演义》中的句名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混乱期和“第一中间期”有一些不同,即内部的分裂引来了外族的入侵。前面我们说过古埃及地理环境特别好,四面都有屏障,保护了埃及的稳定。但是到公元前18世纪日时,一些新技术出现了,特别是骑马打仗的技术,这比走路打仗威力大得多,对步兵的冲击力极大。在冷兵器时代,一队骑兵冲过来,步兵往往无法抵挡,13世纪蒙古人在亚洲北部草原崛起,横扫欧亚大陆,用的就是骑兵战术。骑马打仗的技术在远古就出现了,最早出现在西亚山地。公元前18世纪,埃及北方有一拨人叫西科索及,骑着马从伊朗高原南下,穿越两河流域,沿地中海东岸进入埃及,埃及的地理优势立刻就消失了,因为马的行进速度快,迅速造成埃及的混乱。这次混乱延续了200多年,历经第十三至十七共五个王朝;外来入侵严重冲击了埃及社会,宁静的埃及文明也在冲击中发生变化。到混乱结束的时候,埃及本地人不堪重压,开始反抗,最终把西科索人赶走了,国家再次统一,并且再次出现强大的王朝。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经历了第十八至二十共三个王朝;第十八王朝特别强大正是在这个王朝的领导下埃及人赶走了入侵者,恢复了自己国家的统治。


尼罗河地图


这以后是“新王国”时期,埃及政治上出现前所未有的专制政体,比以前任何时候都专制得多。“新王国”时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埃及人学会打仗了,在抗击西科索人的斗争中埃及人学会了打仗。以前埃及人太封闭不会打仗,但是一旦学会打仗,他们就变得喜欢打仗了,先是被别人侵略,接着去侵略别人,埃及开始向外扩张,结果形成一个帝国,埃及的统治范围延伸到后来的巴勒斯坦地区,包括现在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国和以色列。但是这种扩张把埃及暴露在其他人的觊觎之下,各方人群都开始垂涎埃及,到公元前10世纪,利比亚人打过来,在埃及建立了蛮族王国当时利比亚是蛮族之地,毫无文明可言。接下来努比亚人也打进来,努比亚人原本居住在尼罗河上游东部,是埃及南面的一个族群,也属于蛮如果只是蛮族入侵,那么问题就不算严重,因为埃及的文明程度高,足以同化这两个蛮族。但是接下来的情况就不同了,其他文明族裔开始进攻埃及,公元前671年亚述征服埃及。亚述是两河地区最凶悍、最能打仗的国家它统治埃及虽然只有8年,却对埃及造成巨大的破坏;尽管埃及人很快恢复了自己的统治,但埃及国家已经摇摇欲坠了。公元前525年波期消灭埃及,这以后埃及被并入波斯帝国,标志着古埃及国家的终结。后来,希腊人取代波斯人,罗马人又取代希腊人,古代埃及文明消失了,其他文明进入成为主导性文明。最后,是阿拉伯人统治了埃及,这已经是公元后7世纪了。


今天的埃及不是古代的埃及,今天在埃及这个地方,虽然可以看到古代埃及的文明光辉,有许多古代埃及的文明遗址,但今天的埃及不是古代埃及的直接继承者,它掺杂了很多因素,包括波斯的、希腊的、罗马的、伊斯兰的。现在,伊斯兰文化是埃及的主导文化,埃及是一个伊斯兰国家。


最后提一下希伯来文明,更详细的情况我们以后再讲。希伯来文明形成于地中海东岸,就是今天的以色列一巴勒斯坦地区。这个文明对后来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在精神领域极为深刻。古代希伯来文明出现在亚洲,它属于“东方”而不是“西方”,古希伯来人是一个东方民族,隶属于今天“中东”这个地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东方”,这是我们下一堂课要讲的问题。


长按即可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