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舍 | 天香琼脂——海南之奇

 昵称30613598 2017-05-09

  

【前言】

        海南的奇楠,这种早已沦为传说的物种,如同龙图腾一样,存在于玩香者心里,却从未见过。
        甚至连记载的文献也较为稀有,更别说五六十年代那时用银盐胶片拍的图片,再经过无数次的翻拍,这种文献里低像素图片留存至今,翻阅起来连油脂线外观特征都已模糊不见了,谈何分辨。

        这种顶尖的香材,严格来说,已经于八十年代前后不在市面上流通。玩香许多年的朋友,也许芽庄奇楠一年能见个七八回,但海南奇楠七八年能见个一回已属幸运。

        笔者有幸在许多年前一次北京的行程中,记不起是哪条街哪个胡同口里的一家台湾藏家香道会所里有幸见过一次,一小个玻璃罐子里装着数根牙签大小弯弯曲曲的海南奇楠,老标签和精致的玻璃罐在无言的诉说着这里面的东西非同凡响。
        简单的寒暄之后,能记至今的只有两点:克价很高;不知沉浮。
        连香味是怎么样的,都已经模糊得抓不住了。
        这些记忆,已如同褪色模糊的照片。轮廓依稀,细节全无。


        这是笔者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的海南奇楠,也是至今以来的唯一一次。
        玩香藏香数十年,不知是感到悲哀,还是该感到万幸?



【国香之名】   

        其实说起来,中国南边沿海及海南岛,本是产香的区域。而且国香,远远排在惠安系之前(惠安系沉香,在目前玩香来说已是产区范围里的顶尖货了)。广东惠州一带出产的称为莞香,经香港出口至全世界各地,因此这也是香港地名的由来,“出口沉香的港口”。海南岛出产的香,更是以顶级为名。早在唐宋,已是“一片万钱”。包括广西南岸接壤老挝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也曾出产好香,但大多通过凭祥口岸及防城港出口。(上个世纪开始,中国并不是沉香最大的进口国/消费国,哪怕至今也是)
        当然,这些故事,早在上个世界初,就已开始沦为传说。笔者数年前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当地考察,除了景洪以南、广东电白一带仍尝试着人工结香之外,这一带早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
        现在看来,就连记载国香的文献,都少得可怜。甚至后人,百分之九十九的,都不知道香港这个地名是怎么由来的;但是说起香港有什么好玩的,那倒是可以港一晚上。(偷笑)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国香、惠安系、还是星洲系,大家可以通过大量的经验发现新世界大门的一小点:就是纬度越高的,产香的质量越高。

         比如,国香系>惠安系>星洲系;国香较惠安系更北,惠安系相对星洲更北。而星洲系大范围里的产香来说,文莱达拉干这些产区,就相对加里曼丹、伊利安更北了。
         但是,并不是北无止境。当纬度高到春夏秋冬很明显了,这些沉香的前身——瑞香科树种也就存活不了了,特别是霜降对他们的影响。所以,按这个假设的理论,沉香能出产的范围,最北的无非就是莞香了。
        然而,莞香的品质并不如海南的好。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国香之中,海南为冠。从小范围来分析,无非就是差不多纬度的情况下,比较海拔高度。惠州海拔近于零,而海南,有尖峰岭和五指山的存在。在纬度几乎一致的情况下,海拔越高,气候越冷。而在这些地方出产的沉香,估计也是形成条件最极端的地方了。
        一切也就了然了。
    


【白奇的形成】
        大家知道,奇楠属于沉香中的顶尖产物,形成条件是非常苛刻并且富有戏剧性的。而白奇又是奇楠中的顶尖产物,特别是它的存在,几乎是见证了一个奇迹的产生过程。当特定树种受到伤害而开始结香(但这种伤害的力度把握的非常好,树不致死,仍然存活着),这个结香的部分就称为生结,与木共生。

        沉香中的生结,不难看见,包括倒架也是如此(倒架即主树已死,倒在离地三寸、架在半空中的,也未经土壤掩埋。比如这样:)。

       这一类沉香的特点就是,表皮较白较干,和内部油脂形成很大的反差;并且完全没有腐朽、没有碳化、不会有石头土渣等,最多有几个虫眼,此为生结。
        和人工结香是两个概念。
        然后白奇属于生结,但是白奇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上述生结的形成过程中,这一截结香的部位又一次遭受到了伤害,而且和上次的一样,伤害不能是致命的。这种伤害当然不是人工的。在茫茫热带雨林中,比如泥石流、雷劈、大型动物路过的不经意折断,等等。然后一种特定蜂种,没事刚好进这个部位躲雨、谈恋爱、看电影之类,并且关键的时候留下了一点蜂蜜在这里,算是开房费吧。

        哦拉,有了这个开房费,通过第一次伤害开始的结香;又通过第二次的伤害以及蜂蜜的淬炼,于是结油过程的油脂开始异化了,这就逐渐形成了奇楠。这一段形成过程很可能是短暂的,既不能在开始第一次结油之前,也不能在结油完成之后。所以,白奇的形成,是极富戏剧性的,并且也是概念极低的。
        大家可以想想,在二次伤害后,树仍未倒,未经过土壤掩埋。甚至是泥石流后幸存、再一次雷劈又没有死掉的情况下,这种概率本身就是极低的。这需要这颗瑞香科的树种足够强壮、足够老,方有形成的概率。而往往在形成发生变异之后,树已倒下,被土壤或沼泽掩埋数十年、数百年后再挖出,这些就是绿奇、紫奇、黑奇了(本文不作详述)。

(紫奇与其碳化的特写)


        通过上面一段,大家对奇楠的形成有了大体的印象了。所以我们可能经常会听到老香农们说起:十坑有一沉;百沉有一奇。 意思就是挖十个坑,可能有一个坑里面有沉香;而挖到的一百颗沉香里,可能有一块是奇楠。 这句话也说的是,奇楠可以与沉香共生,并在一个坑里挖出来。 通过上面对形成过程的叙述,大家很容易想明白。当奇楠部位遭受了二次伤害,树干的其它部位也同时遭受到了这一次伤害而开始结香。因此,奇楠和沉香也是共生的关系。
        而软丝沉香,也就是这种共生关系的中间产物。(它只遭受到了一次伤害,但是却因为蜜蜂的停留而形成了半异化)。本文篇幅有限,就不作叙述了。



【白奇的特性】

         当然,如上面所说,沉香的味道,是跟形成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而生结沉香,就能直接的反映出这种气味的变化。没有经过土壤的矿物质对气味的影响,也没有在沼泽中吸收水草腥味,所以生结沉香的气味是至纯的,白奇的珍贵之处也在于此。从香韵上来说,白奇高于一切奇楠,并不无道理。
        (但是这一段文字严格来说并不是严谨的,个别特例可以证明,经过好的土壤掩埋之后香味会得以醇化,如同多年地窖中的老酒,比如红土沉香。但是基于广泛,得到外界的影响越小则品质越好)

    
        所以奇楠,并不只是局限于产地。海南有、越南有、老挝柬埔寨都会存在,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而品质高低和形成环境则有直接的关系。大家听到最多的是芽庄奇楠,也正是因为这个产地的最为出名,因此以其它地方出产的奇楠多有冒充之名。但是白奇楠,都会有一个特点通性,就是它的自我保护机制。
        普通沉香,在高温湿度大的情况下,内部的油脂会渐渐自然析出,许多年之后会在表皮形成颗粒状附着。如下图,老料达拉干,浮水级的:(这跟内部油脂高低没有多大关系,而是跟储存年限与储存环境有关系)

(浮水级达拉干老料沉香)


         白奇正好相反,在同等环境下,油脂会自己收敛进内部。这个过程是逐渐的,并且是长期的。比如,今天我们拿一块油脂很饱满的白奇,在薄皮之下做一个小切口,把内部的黑色膏脂暴露在空气中。明年再看,这个切口就会比今年变白很多;而许多年后,这个切口就会自动“愈合”,形成和周围一样的“白皮”。白奇这个名词的由来,大多源于此特点。 包括雕琢完成的挂件、开料做成的珠子。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让蕴含油脂的部分不易挥发出来。当然,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并不是说几年时间就有这种效果。包括上述的普通沉香油脂外溢的问题,也是这样。
         软丝沉香也有这个共同特点,如下图,文莱软丝老料,新作切口。这种白皮之下富含黑色膏脂的,并且白皮发干、但油脂线又细密可见的情况,就和芽庄白奇像极了。

(文莱软丝老料沉香原料)

        但是,软丝沉香和白奇在外观不同的是,白奇一般皮是非常薄的,并且更显白色,轻轻一个切口就能见到油脂。这就像洒金皮的和田籽料、与皮厚的俄籽一样的感觉。


          油脂的活跃程度,与水溶性也有非常大的关系。油脂越硬且越饱满的沉香,油脂越不溶于水;奇楠与软丝沉香就恰恰相反了,软丝沉香新做截面之后马上试水后,截面就会发干显白,感觉油脂被稀释了。

          所以通过大量经验可以告诉我们,虽然奇楠与沉香共生,但是二者没有通性,却全都是反着来。而奇楠的珍稀程度最高,除了其形成的概率极低(存世量极少)的前提下,可能最大决定因素就是其香味的魅力了。

         可通三界。


         并且,不可否认的是,奇楠作为一种变异的木材,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把黄金秒成渣的产物。(克价过万,不在话下)

        嗯,就是这么神奇!


【白奇的特征】

         下面就是一块芽庄白奇楠的原料图,大家可以看出来,在外观上和上等的软丝沉香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很明显的是,表皮很干,并且发白:

(芽庄白奇楠原料图)


         对于“外貌协会”的朋友来说,可能玩香最看不起的就是白奇和红土了。一个感觉没油,一个感觉太朽了。 但是懂香了之后,就会发现:天哪,这两者居然是最顶尖的沉香。

       (这就和看马云一个道理,普通的外表之下藏着大量的财富(偷笑))。

        所以不可以貌取人,也不可以貌取香。

(富森红土与白奇楠)


        白奇的白皮,在上面有过叙述了。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然初级玩香的如果没有闻过味道只看外表,也会一眼丢开,没什么意义。但是,白奇的好,在于薄皮之下。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蕴含顶尖油脂的世界。

         所以笔者也经常想,有没有比较平整的皮面,留皮做俏色巧雕,那也是极富美感的。

         与和田籽料俏色一样,欣赏的人会越来越多。


         下面三图,就是芽庄白奇做皮下做雕刻。可以看出来,薄皮之下几乎就没有木质了,下方还留有一些原生态的皮色。

(芽庄白奇观音挂件)



【海南白奇的特性】

          但是,大家通过经验可以发现,芽庄白奇的白皮,多数是乳黄色或者牛白黄色,个别会呈现出浅金色。这一层白皮,通常是发干的,如果没有任何打磨或做切口的话。也就是说上手拿着,是毫无粘性的。手上有白奇原料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丝毫不粘手。

        而把产区范围锁定至海南,情况则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

        芽庄白奇,是目前玩香之人梦寐以求的顶尖产物,尚在小范围流通。而国香之中,卫冕之冠,就是海南白奇了,也就不是流不流通的问题了。

        正所谓天香琼脂,“不执政的幕后BOSS”了,上不上访都见不到本尊。

        是的,地道的 made in china!


        正巧上个月笔者急飞了一次某地,得知消息是一位上海的藏家想要出手一小罐海南白奇。33.35克,有沉有浮,3:2的概念。统货不挑选,价格还算合理。为了一试味道,这一来一回也是蛮赶的。并且,他全部的也就只有这么多。

        当然,笔者也知道,有些东西不是流不流通的问题,而是根本不会“见光”。如果错过这一次,很可能就是永远。并且这位朋友也还告诉我,因为卖方是急用钱,所以打算在这次当地的一个展览会上找朋友就帮忙出手了,价格应该会比跟我谈的高出一些。

        所以展会笔者没去,这也是一次赤裸裸的“截胡”。

       目的简单明了,直奔主题。

       

        因此,现在回想起来,真心要感谢现在的通缩环境,否则笔者对海奇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第一段的描述了。

       神龙见首不见尾,也算是福报,正巧被我见到了。

(海南白奇楠小料)


        如上图,这就是那一小罐原生的海南白奇,都是小块头,完全不成型。除了有过很薄的切口试香,每一块都没有分解过。

        拿一块大小适中的来随手试验,这块皮面是没有切口也没有打磨的,但是足以粘手而不掉落:

(海南白奇的表皮粘性试验图)


          仔细比较两张图,是绝对的同一块,并且从第二张看得出来,完全原生的白皮,没有切口。

          这也是海南白奇与芽庄白奇比较直观的区别之一:芽庄白奇表皮干白,无粘感。海南白奇表皮富有粘性,克重轻一些的可粘手不掉落。


         第二,其实从上面几张图容易看出来:海南白奇在形态上,和芽庄白奇的差别很大。芽庄白奇的多成块状,而海南白奇多是细条状、并且绝大多数是树心油(细小树枝)所形成的。

         所以,市面上芽庄白奇也许成品珠子、挂件、手串,都不难见到。但是海南白奇的挂件、珠子、甚至是随型手串,完全无一物,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当然,那什么,名词随便张口就出的,这部分除外哈)(捂脸)


         下面几张图,对海南白奇的形状很有代表:

(海南白奇楠小料)


          包括最后一张图,这都是一根独料,没有分解过,也没有切口,完整的独料。0.25克。 虽然小,也虽然很白。 但是,秒沉。

          芽庄白奇,除了边角料,几乎完全没有这么小的独料。这也是芽庄白奇和海南白奇非常大的区别之二: 芽庄的料子虽稀少,但块头都不会很小,基本是在5-50克之间。 而海南白奇,大多数是1克以下的小料,极少有指头大小的独料。

          这和红土很类似,富森的红土大料极少。有文献记载,一块尚有羚羊角大小的独料,就已极为罕见了。绝大多数,是花生到打火机大小的小块。而芽庄与顺化所出产的红土,则大料相对来说比富森多一些,超过10克的不算难遇。

          越顶尖的东西,其形态越小。也是这个理。


         海南奇楠,第三点最大的区别是,几乎没有实心饱满的部分。从上面几张图大概可以看出来,形状都是小树枝或者火材棍,稍粗一点看起来貌似可以做小珠的,也是被虫洞(蜜蜂)蛀过,形成空心了。

        而往往这些虫洞的部位,奇香无比,并且油脂异常饱满,完全饱和:

(海南白奇楠虫洞示意图)



           大概意思是这样。当然,不太看得清,那我们直接上微距:

(海南白奇楠虫洞油脂含量微距图)


        这也是海南白奇和芽庄白奇很直接的外观区别,所以海奇是做不了东西的,它只是顶级的一种香料。这如同和富森红土做手串是一个道理,理论是可行的,但是实物拿在手上看到了,就会死很多脑细胞了。

        芽庄白奇,几乎没有这样的虫洞,都是利用率挺高的材料,只要避开未结香的白木即可。而海白的这些虫洞几乎在每块中都有,且白木仍然存在。而虫洞周围的油脂含量几乎异常了,薄皮之下油脂即有喷涌之感。


        当然,除开虫洞,我们给出结构的微距,大家可以看出来,和芽庄白奇也完全不是一回事:

(海南白奇楠形状微距特写)


          这几张图可以看出来,几乎都是形成在树心之中,或树杈的结构上。偶尔有一两片扁平形状的,也是树杈结疤上的位置了。这也能很好的证明,海奇都是很小块,难有大块。(火材棍料,也是脱落所致)

        另外一点:海南所产的奇楠,在外观形态上,也与海南所产的沉香有非常大程度上的近似。比如以下几图,是笔者在网络上找到的典型的海南野生沉香料,我们通过和上下文海南白奇的对比,可以发现形态上几乎一致,空洞、虫漏、壳状,形状极为不规则,无法取材利用。

(海南野生沉香料)


        而和芽庄白奇区别之四,就是外观的颜色不一样。 我们通过上面的叙述知道,芽庄白奇的表皮是牛黄白,干白。 而海南奇楠,第一眼就与芽庄白奇不同,表面看着非常油润,并且在光下散发着莺歌羽毛般的光泽,金黄带着点荧光绿的味道。

          当然,这个在实物下感受会更深,图片不容易拍出来这种反光泽,上图仅供参考。而且,上传的图片像素被压缩的很厉害,无法表达正常的色泽。

          我们再给一张在笔记本电脑上闪光下拍摄的图:

          通过这张图中心的焦点位置,大概可以看出来这种荧光的色泽,是由近似墨绿色油脂与金黄表皮形成的反光效果。这也证明,海南奇楠的自我保护机制和芽庄白奇是一样的,但其的油脂活跃程度更高,似乎薄皮也封不住内部的膏脂,这也就有了带皮也粘手的合理解释。

         而芽庄白奇的油脂呈乌黑色(沉水)或是深咖啡色(半沉),没有色调。海南白奇的油脂,似乎带有一点墨绿色。


         当然,最后一点,就是开始切料了。这也是更好分辨芽庄白奇和海南白奇的捷径之一。考虑到不影响整体形状,我们只对个别有白木的部分进行了去除,以及虫洞位置易折断的凸出点进行了简单的锯开。

          于是,得到了几颗小粒的边角料,和碎屑,如下盘:

(海南奇楠边角料)


         但是结果却大失所望,微距下的边角料,特性和芽庄白奇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在分解切割的时候,香味和芽白完全是两回事(后文详叙);而且刀感貌似更软,就如同在切一块红糖膏,并且有粘刀感。芽白在切料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受,但是没有这么强烈,很软,但是不粘刀。所以在切海白的时候,更像是在切一块泡了水的芽白,软、粘的强度更具体了。如下图,在没有钻孔的情况下用刀分解,能感觉到的是油脂的液态化更为严重:

(海南奇楠边角料微距图)

      (原图被无情的压缩,请单击照片进行放大查看细节)


             如上图这一粒小边角料,它能更迅速并且更多的粘上周边的碎渣,形成一团。当然,好的芽庄白奇也是有这个效果的。所以在分解之下的照片中,我们无法分辨出芽庄和海南白奇的区别,二者近乎一致。

             那么,除了上面四点,和芽庄白奇最明显的区别之外,无非最后一点剩下的,就是味道了。

            然而,这一点,也只有通过主观的描述了。

 

【清闻之区分】          

          正巧笔者这段时间手上没有芽庄白奇的材料,尚有一串1.6的八分沉手串,来做味道上的比较。

         芽庄白奇的味道,停留时间很长,闻过一下,感觉味道停留了很久,而且奇韵钻透,气场很强。仔细闻来区分不同阶段的香韵,那么在奇韵之下第一个感受到的是蜜糖味,这种是惠安系出产的沉香所特有的一种味道。干净而透彻的蜜糖味,带着甜。这种蜜糖味有一种独特的微酸韵,就像闻着刚出产的蜂蜜,能感受到一点酸韵的气息。但这种气息在甜的发腻的环境下又显得微不足道。而后有一种花香甜味,这种花香韵味在奇韵的影响下容易被忽视。然后有朋友说芽庄白奇有凉味,笔者认为在达拉干的比较下,这种不算是凉味了。 钻透的奇韵、蜜糖甜味、微弱的花香,是芽庄白奇的特点。

         封好手串让嗅觉静了一分钟,开盖海南白奇。直冲鼻子的第一感觉,仍然是奇韵。但海南白奇的奇韵与芽庄的截然不同。芽庄的奇韵带着蜜糖微酸韵,海南的奇韵是一种痛彻心扉的凉,而且这种凉夹杂着难以形容的热带草药的芳甜。这感觉,像是夏季走进了雨后初晴的一个百草园里,这个百草园种着各种上等的中草药。没有苦味、没有药味、而是自然而然野生草药散发出来的芳香。虽然都是奇韵,但二者却有着天壤之别,初韵就已南辕北辙。而且你很难想象,这么小一个木块,就能散发出这么强劲的香味,气场十分强烈。

        容不得久闻,吸了两口拿开了一些,停留在鼻腔里的仍然是凉意。这种凉意,和达拉干的凉意又完全不同。达拉干凉意中带着乳甜味,闻之下沉;而海奇的凉味通透性非常强,直达天灵盖,干净、透彻。并伴随着奇韵,让人无法拒绝。

         就初韵来比较,芽庄白奇的停留时间更长,持久力更强一些。而海南白奇初韵很强大,直钻鼻腔,穿透力更显厉害一些。        



         感觉到提神之后,继续细品海南白奇,很自然的就感受到了芳香的中草药味,完全不同于星洲系的草药味,它属于雨后的草药叶子散发出来的芳香;而星洲系的草药味更像是草药根晒干之后储存多年后所散发出来的气息。

          之后,抛开凉味,中韵的强大开始逐渐出来。相比芽庄白奇,笔者感觉到海南白奇的层次更为丰富,也更为明显。中韵一阵阵花香甜味直入鼻腔。

        如果把两种白奇形容一下味道,芽庄白奇更像是一团毛线球般的气味向你扔过来,你自己找线头;而海南白奇则是一条条非常细小的线条,强劲的一根根向你穿过来。芽白让你身处养蜂场,则海白就像身处在夏威夷,百花百草的味道。

        中韵很强大,一点不示弱。花香甜,带着西瓜的甜凉味。包括这种甜都是痛彻心扉,线条式的。芽白的甜是有点发腻的味道,甜到骨子里的感觉;海白的甜带着强烈的花香,扩散速度非常快,感觉瞬间传达身上各个细胞。

(芽庄白奇楠手串与海南白奇楠小料)


        笔者来回比较了二十分钟,两者完全没有交点,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甚至连奇韵都是大相径庭。

        然后,鼻子就失灵了,尾韵都感受不出。二者都是顶尖香材,在这种钻透奇韵的情况下,很难再去细分尾韵的对比了。依稀记得,在芽庄白奇尾韵上似乎有乳香的味道,但是在海南白奇上面,完全没有。它与乳香、药香、蜜香,完全沾不上边。

        但是,花香的味道比惠安系的明显很多很多。这种花香,像路边那种小野花,叫不出名。很小,白色,小清新的香味,干净、香甜,惹人喜爱。


        这些,就是笔者主观上清闻来分辨两种世界上最顶尖香材得出的笔记。抛开喜好与稀少的问题,中立的角度来讲:芽庄白奇在初韵和中韵上更显稳重,并且优势在于持久力很强大,闻过之后封上袋子会感觉到奇味仍在口腔与鼻腔中逗留;而海南白奇在香味上显得更加主动一些,像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并且这种香味很提神,干净透彻,讨人喜爱。穿透力比芽庄白奇强,但不足的是停留时间没有芽庄白奇更持久。

        二者在香味浓度上面,芽庄白奇貌似略强大一些,但考虑到与海奇比较的是一串1.6的芽白大珠子,所以对于浓度来讲,还没有一定的严谨性。(海奇是几十年的存料,表皮都是完整的,没有做过任何分解与打磨)


【炉上温控特性】:


           如上图,各自取了两小片,加起来上称为0.00克。也就是说两片加起来不足0.005克,所以无显示。预计一片最多在0.002克。

            笔者先上炉的是海南白奇,控温90度。凉意十足,直钻鼻腔,并且携带着百草芳香,毫无苦味,提神醒脑。约1分钟,凉味淡之,百草芳香也减弱了50%左右。但是即便如此,香味依然浓郁,并且持续不断。

            因为暂时未有什么变化,把温度调至120度。百草芳香瞬间消失了,这个过程没有一秒钟。凉味依然持续输出,但是中韵突然强大起来,莫名的一阵花香直达心底。这种花香很透彻,干净明了,是海南沉香特有的一种花香味。但是和各种叫的出名的花香完全不一样,更像是热带的百花香味。非常浓郁,持久。

          3分钟,未有变化,凉味减弱,花香源源不断的输出,甚至带了一丝的蜜糖味儿进来。4分钟之后,花香仍然没有变化,只是没有刚开始扑鼻的那一种浓烈,而是变得棉柔起来。这种棉柔的感觉,很像是上等菩萨省料子花香的那种感觉。闻到的不是花瓣发出的香味,而是花瓣凋零,空留花蕾花粉的味道。这种味道,也像极了一种自然无添加的胭脂香味,70年代初期的那种。

         10分钟,依然如此。没有减弱。所以不好意思了,等不及了。上调温度至150度。

         我去,文字就不好形容了。上调至150,还没有放下炉子,这味道爆发了。花香透着甜,有点甜腻的感觉。其它方面,毫无杂味。只剩下花香、甜。相当相当的浓郁。

         这种甜,有点芽庄白奇蜜甜的味道了,甜掉牙的感觉,但是丝毫没有让人感觉沉闷,因为它始终夹杂着很好闻的花香味,以及持续不断的凉。

(海南白奇上炉温控)


          大约有5分钟过去,让鼻子去窗口透气了一下回来,花香开始变弱了。或者说鼻子已经开始有些失灵了,也或者说是甜味持久力太强了,掩盖住花香了。所以150度到后来,甜味大概占嗅觉的80%了。因为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跟着尝试把温度调至180度(前面过程大概也持续了半个小时)。 还是和上次一样的结果,还没放下炉子,味道爆发出来了:焦了(擦汗)。

          品海奇的过程大概就是这样,最终以“炒糊”的方式结尾了。但是也以此证明,半个小时是不够熏的,从150-180短短的30度,可以让油脂瞬间焦化,证明前面的过程还没有能让这0.002克的油脂挥发完。

         因为已经烤焦的小片,会影响后期的香韵判断,所以我们就没有再用了。然后考虑到需要在两小时之内上炉做比较,我们就不再重新拿一片海奇来试验了。(不选择用两天时间来比较是怕环境不一样,比如明天感冒了)。而不再重新进行一次比较,是因为人类的嗅觉接受能力有限,凡是有认知的香道课堂,一周之内也不会超过5件香品来试香。一天之内最多情况下也只能试三种香,这样更为的客观明了。

       在清理过云母片之后,我们把温度调至最大,空烧炉子,以避免上一轮试香所残留的油脂,这样会对下一步试香有所影响的。

         


         这次就是试的芽庄白奇,而且为了能与海奇一起充分的比较,所以这一小片,也是选用的最为上等芽庄白奇。

          90度,明显的花香甜带着蜜香。这种花香甜,更加绵柔,直接就是类似花粉的香味,闻起来非常舒服。

         120度,蜜香开始明显起来,掩盖过了花香。这种蜜香,似乎带了一点点果酸韵,酸里透着十足的甜。

         150度,开始甜的发腻起来,这种甜的感觉,像是在熬一锅的蜂蜜与红糖,快要糊掉却又没有糊掉的感觉。并且中尾韵,就只剩下各种层次的甜味了。花香减至无。

(芽庄白奇上炉温控)  


        从上炉不同温度的感受来比较,海南白奇明显要强过很多,层次、浓度、清晰程度,都要好上一个等次。但是芽庄白奇在甜的香味上(尾韵),显得更加稳重,醇厚。二者在中韵的花香上,特别是120度以上的情况来看,香韵类型上有60%的相似,都拥有着棉柔般的花香味。从上文也说过,这种棉柔的感觉像是菩萨省的上等好料,也像无添加的一种胭脂香味,自然而然的散发,完全不是有人工痕迹或是合香的味道。

          如果确实必须一定要分别出两种上炉所表现出来的花香类型,那么海白更偏向于玫瑰花香型,芽白则更偏向于茉莉花香型(当然,它们二者散发出的花香不是这么一回事)。

          但是通过清闻的比较来说,二者在花香上都未曾表达出。却在上炉的表现上层次显得更加丰富,咄咄逼人,并且让人欲罢不能。这一点是奇楠不可否认的一种魅力。



【尾声】

        这就是芽庄白奇与海南白奇的一次全面的对比,这次对比并不能说明芽庄白奇就比海南白奇差,也不能说明芽庄白奇更好。因为二者在香味和形态上,差别实在太大。所以就这一点问题上,二者是没有可比性的,都属于世界上顶尖的香材了。这就像奔驰与宝马你更喜欢哪个一样,对于品牌(产地)的影响力来说,自己心里会有分寸;但是从品质上客观的来说,无法分出一个上下。

        然而从上面很全面的比较来说,海南奇楠的形态过于小巧,这是属于比较遗憾的一点,因为它实在无法制作成工艺品,包括随型手串都非常难以完成。而芽庄白奇,这一点就强过很多了,至少它能为商家带来更多的利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白奇的白皮,大多是金黄色成片覆盖,白皮上很少有油脂线的呈现,这一点与芽庄白奇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和多数沉香的特征都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油脂线,每一块在极小的部位上,能看见清晰的油脂线。比如下图,是一根典型的海南奇楠,弯曲的像蛇一样的形状。我们在中间对焦部位就能看出来,白皮上是没有油脂线的:

(海南白奇楠的白皮与内部油脂特写)


            这种感觉,就像在红糖膏上敷了一层黄泥巴,并且干透了。但是这层黄泥巴之下,做一个切口,发现油脂里面也是没有油脂线的。这一点,倒是和芽庄白奇甚至是软丝沉香很像了。

         然而,海南白奇表皮的白,与内部的反差是非常大的。我们通过试水图一张可以看出来,每一块的油脂都是比较饱满的,不是秒沉也是全淹了。但是它们的外表,与试水的情况完全有天壤之别。 因为你很难想象,这么白的一块木头,竟然能够直沉水底。

(海南白奇楠试水图)


          这些,就是海南白奇的全部内容了。笔者也是尽可能的全面描述与对比,但是因为照片所反映出来的毕竟是平面,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是片面。对于更多香友来说,至少这一篇专题,比文献上的寥寥几笔与渣图要好一些了。

          诚言,文献记载,修得三世善缘,今闻奇楠之香。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三世的福报,今生可以闻得奇楠的香味。现在市面上仿冒的奇楠也不少,但是也不局限于见不到真的奇楠。这句话放在古代是蛮好理解的,那个时候凡是好东西,都会上交朝廷,所以平民闻不到奇楠是很正常的。而就现在开放的环境来说,还闻不到真的奇楠,那真的就是缘分的问题了。

          当然不是我们不努力去寻找,当你经历了许多之后你才会发现,原来这些东西仿佛都有生命,会自己寻找善缘。

          而“国香之冠”:海南奇楠,就更加印证这样一句话了。

          正所谓“ 天香——琼脂 ”。

          无法用世人的眼光去衡量一切。


          谨以此文留于纪念。


        轩

2017.5.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