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洪荒之力,如何玩转粉丝经济

 刘沟村图书馆 2017-05-10
那么,在“粉丝经济”时代,一个品牌以好的产品说话,并以此培养了自己的“粉丝”后,如何将“粉丝经济”玩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手机IT大佬们关于粉丝经济的那些事。1.苹果的粉丝经济  品牌要形成真正的粉丝效应,首先需要将产品原本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功能属性升华到精神层面,赋予其满足用户精神需求的某些元素。比如,苹果一度有那么多的真爱粉,不仅是因为苹果提供了最好的产品体验,还在于苹果产品本身代表了某种流行元素。  其实,苹果在某个阶段有过这样一种形象,即“苹果=乔布斯”,果粉购买产品,潜意识中往往将产品视为乔布斯的化身,因此买的是情结而不仅是产品。这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果粉对乔布斯崇拜的心理,渐渐体现在其消费行为上的。2. 小米的粉丝经济  要说到把粉丝经济运用到极致的还当属小米。雷军用了不到四年时间将小米打造成手机行业里的佼佼者,这不仅得益于雷军的真才实学,更得归功于粉丝经济的强大魔力。  小米手机粉丝经济的成功,一方面在于小米手机的低价高配,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一个核心人物——教父雷布斯。雷布斯就像小米手机的灵魂一样主导者小米手机的发展和方向。粉丝经济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从恋人到恋物,米粉从一开始对雷军的膜拜转为后来对小米手机的疯狂迷恋,而这种迷恋就像着魔一样近乎疯狂。这也就是小米为什么定位为“为发烧而生”。3.联想的粉丝经济  一个品牌的粉丝最早大都是产品的粉丝。联想的粉丝其实继承自联想早期的PC以及后来的Thinkpad。  2005年收购Thinkpad后,联想借助Thinpad的品牌形象走向世界,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随后,Ideapad,Yoga,拯救者等不同定位的PC产品逐渐推出,联想的粉丝团由此也越来越庞大。  同时,联想在今年8月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乐疯跑”活动,这开启了联想的首届粉丝节。举办粉丝节期间,CEO杨元庆身体力行地带动全员与粉丝交流,互动。同时,据了解CEO杨元庆还时常会与粉丝在社交媒体上互动。4.华为的粉丝经济  华为拥有近千万粉丝的花粉俱乐部,这已经成为了华为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好平台,无论是华为手机最新产品动态还是种种富有新意的玩法,每一个华为用户都能在花粉俱乐部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  集结广大粉丝的强大武器在于:你需要注重粉丝的体验度。在这点做得最好的莫过于华为和荣耀,他们注重与“花粉”的互动,并且将这种互动深入到了产品研发与软件开发层面,以此集千万粉丝“智慧”于一身,优化“偶像”气质。  比如荣耀就有一个简便、即插即拔式的WiFi,这个想法是来源于印度的一位花粉,很好的证明了荣耀在产品研发中对于用户需求的考虑。同时,荣耀还跟很多高校有过合作,将很多原始的想法通过研发的同学们变为真正有意义的体验交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