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平安(601318)的几个推荐理由

 高处不胜寒676 2017-05-10

中国平安(601318)的几个推荐理由

昨天笔者发布了主题为《保险股基本面生变,投资价值凸显!》的文章,主要介绍保险行业因为内外因素的改变,导致其估值已经明显偏低,建议大家强烈关注。今天我就来说说保险四大金刚(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中,个人认为最值得买入的个股,中国平安601318$中国平安(SH601318)$ 。

今天应该对中国平安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以今天的收盘价计算,中国平安的A股的市值(7011亿)已经超过了中国人寿601628,成为中国第一大的产险和寿险公司。从1988年成立,到今天成为国内第一,平安用了30年。最近十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能保持在23.4%。什么概念,借用最新走上风口浪尖的巴菲特,他的投资收益复合增长率是19.2%。当然,巴菲特这个保持了50年,而我觉得我们也可以期待中国平安能创造这个成绩。

既然中国平安这么好,那么它的估值为什么现在这么低?这其实是所有分析师推荐股票面临的问题。我觉得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解释为什么这只股票股价目前是这个样子;二是说明为什么这个股票未来会上涨。换句话说就是:之前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现在不存在了,未来为什么会更好。

那我先说说中国平安前期遇到的一些问题吧。其实这也是其他险企遇到的问题。

1、利差收益下降

保险企业主要业务是寿险和财险(平安这部分占公司收入比为77.48%),主要利润来源为死差、费差和利差(这三个介绍可以看昨天的那篇文章)。在过去,死差和费差因为技术和经验的问题,一直很难盈利,因此主要利润来源就靠利差,也就是通过拿着预收的保费做投资,获取投资收益。过去这个体系没有问题,这也是很多险企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发展起来的原因(巴菲特经营的伯克希尔其实也是做保险起家的)。可是这个投资红利总会被耗尽,目前利率水平的下降,更是加快的这方面红利的消失。加上去年债灾的时候,很多投资都翻了船,利差变成了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投资界给的估值并不高。

2、收益风险加大

和银行一样,保险今年来估值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市值大,另一个就是风险高。其实很多人都知道,银行坏账是导致其低估值的主要原因。类似于坏账的概念,换到保险,就是目前这些险费的收入中可能有一些是不可持续的。15年以来,政府一直在推进金融杠杆,其实也就是为了降低风险,在这种形势下,保险行业一直没有成为投资的主流方向。

3、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做保险,任何险企可能都会被淘汰。还是伯克希尔的例子,从保险起家,转向投资,伯克希尔目前的市值目前达到了4330亿美元。很多大型银行为什么估值低,除了坏账,还有创新性不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最近愿意炒作次新股里面的银行股,因为它们体型小,创新性更强。保险行业其实也有这个困境,中国平安在到5000亿市值之前可以说主要靠的是寿险和财险业务,但要到10000亿,必须借助其他业务的支撑。目前来看,中国平安确实快做到了。

下面就提下是中国平安是如何在这两年解决上面问题的方式:

1、提高死差和费差的收益率

死差受益于经验数据的完备,在价值贡献上已经开始具备高度稳定性;费差则受转型的影响,在渠道、产品结构上均获得较大提升。目前死差和费差将对利差缩减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弥补,而且今年来外部环境的变化,供需关系的彻底改变,将会加快这一进程。

2、主动降低风险,各业务均衡发展

中国平安坚持分红险,万能险,传统险均衡发展,推出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低,三差占比均衡。新业务对内含价值贡献率提高,公司获得的长期价值增多。

3、发展多元金融

除了产险和寿险,中国平安正在打造多元金融平台,子公司可以依托统一平台实现业务协同,分散经营风险。平安证券、平安银行、资产管理和互联网金融的大力发展将成为 2017 中国平安发展的亮点。并且这些业务的增速相比于其他三家都是领先的,成长性居首。

(具体的数据我就不给了,也没啥意义。如果想看,各家券商的研报上都有。)

除了自身的改进,外部环境的持续改善,也使得中国平安能够享有一个更高的估值。

1、经济增长,并且伴随着人口结构变化

根据国际保险行业发展的S曲线,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保险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2016年人均GDP为8866美元,从理论上来看,即将进入保险需求内生爆发的阶段。

人口老龄化加剧,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逐年上升,2016年达到10.80%。不断增多的老年人口,对健康险和寿险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计划生育带来的家庭小型化继续加强,截止2010年户均人口仅有3.10人,越来越多的家庭形成“两大养四老”的格局,家庭赡养压力增大,急需社会化的、规模化的赡养功能外包化来解决相关问题。

人口教育程度的提高同样能提升普通民众对保险的正确认识,进而提升保险需求。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拥有高中以上文凭的人口占比达到22.96%,比2000年提高8.2%,为保险的普及提供了认识基础。

2、储蓄结构发生变化,负债提升

我国储蓄率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因为风险需求增加而进行了相关资产的配置,房地产就是其中之一。面对最直接的财务杠杆房贷,以及“两大养四老和两小”的赡养抚养义务,负债相应大幅提升。提高房产对储蓄的替代意味着,这个脆弱的家庭需要寻找一种低成本的保障体系来弥补保障功能的缺失,而保险为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巨大的显性的房贷负债压力和同样巨大的隐形的赡养负债压力,使家庭的风险意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一旦身边发生类似的不幸时,这种风险规避的需求会显得更加迫切。

3、个人代理保险规模激增,产能获得提升

保险的销售渠道一般有个人代理、银行代销、团体购买、电话销售以及互联网销售等。银行代销和互联网销售由于需要借助第三方,市场竞争环境决定其在费用支出上较为固定,因而很难有费差的产生;团险和电话销售以及其他方式在规模上较小,保险公司也不可能倚重于此而赚取费差;个人代理则不同,由于个人产能、产品类型、地区差异等原因,产生的实际费用率和假设费用率都存在差别,依据竞争环境和产品战略不同,表现为可控的费差益或费差损。2015年保险代理人准入资格考试取消,各保险公司抓住契机加速发展保险个人代理渠道,个险代理人数爆发。

因此重点推荐险企中的市值龙头和成长龙头(这样的双龙头真的非常少见)中国平安601318$中国平安(SH601318)$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