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忆苏东坡

 泥盆纪的鱼石螈 2017-05-10

如果要评选在人文精神方面对中国人影响最深刻的古人,苏东坡绝对会名列三甲之内。稍微读过点书的中国人都不会漠视这个人的存在。

苏东坡在文化典籍中是一棵苍天的大树。他的根一扎就是近千年;他的枝蔓一直延伸到21世纪。近千年的时间里有多少人背倚这棵大树,在他的余荫下休憩疲惫的心灵;又有多少人在他默默的注视中重新披挂上阵,抖擞精神继续与残酷的命运以及现实搏斗。

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苏东坡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没有人可以凌驾于这座山峰之上,也没有人敢说已经走遍这座山的沟沟坎坎。我们只能在山脚下摘几朵花,采几棵草,就连这些花草也是站在无数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文人墨客的肩旁上才够得到。

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他是在他的哥哥不幸夭折之后出生的,在他的少年时期,他唯一的姐姐在出嫁之后不久就死去了,据说是受夫家虐待而亡。这些似乎和他关系不大,但我相信敏感如苏东坡一定早早的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在他21岁和他的父兄进京赶考的时候,尽管写下了“浩意去无边”这样的壮语,但是面对三峡展翅飞翔的雄鹰,又不免心生困惑。他多么想像雄鹰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只是命运注定要让他走上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

21岁,多么年轻,苏东坡已经誉满天下了。他很幸运的遇到了欧阳修、梅尧臣这样的心胸豁达的贤人,是他们把他如红日一般的捧起,让他为这片已经具备肥沃文化土壤的大地再添一束光。

21岁,也是他一生跌宕起伏的起点,似乎上苍给了他多少才华就要在加给他多少的磨难。就在他踌躇满志的时候家乡传来消息,他的贤德的母亲去世了,还没有来得及分享丈夫儿子成功的喜悦。这无疑给苏东坡当头一棒。在忙乱中安葬了母亲,然后是三年的守丧。等他重新返回朝廷的时候,等待他的又是一连串的丧事。先是他的爱妻王弗去世,接着是他的严父。又是三年的守丧。

三年以后他终于可以实现救民于水火的抱负了,却遇到了与他同样满腔热忱的王安石。王安石不是政客也不是小人,只是他的思想太超前了,他忽略了所有的政策都是要由人来执行的,而别人不可能都和他一样热爱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农民。苏东坡摇着头叫他拗相公,带着几分无奈也有些许赞许。从那时候看是苏东坡一直就站在了当权者的对立面。不管谁上台,倒霉的总是这个姓苏的。

苏东坡只有申请外任了。他到了杭州当通盼,到密州徐州当太守,然后又到了湖州。在湖州不到一年,就发生了对苏东坡影响巨大也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乌台诗案。我不忍心想象当时苏东坡怎样被人像赶鸡赶狗一样在大街上游行,苏东坡又是怎样的诚惶诚恐,害怕得想要自杀,在狱中苏东坡又是怎样被毒打以至于隔壁的囚犯都听不下去了。

最后救苏东坡的还是他无与伦比的才华。他被额外开恩贬到了黄州。这是他个人的不幸却成了中国文化的大幸。《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传颂千古的文章诞生了。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大江东去,浪淘尽天下英雄人物……”随着这些文章的千古流传,一种被叫做苏东坡精神的丰碑高高矗立起来了。

苏东坡精神,一句话概括就是追求心灵的自由。

苏东坡立身处世以儒家为准绳,骨子里却是一派道家风范,而他人生的智慧则来自对禅宗的领悟:“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所见,无一个不是好人。”在他眼里没有等级贫富的差别,他是一千年前最富有民主精神的文人。

“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东坡对自己一生功业的评价。而我最喜欢的是他的那首算不上代表作的《临江仙送钱穆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做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云微月。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每次看到这些句子,心中似乎有万千波涛激荡,呼应着一千多年前的苏东坡。他让我知道没有哪个人的人生全是坦途,如何对待生命中的伤痛则是你可以选择的。当心灵寂寞无人倾诉的时候我就会把来找苏东坡,从他坎坷的人生中找到一点安慰,在从他的乐观豁达中寻求人生的突破口。

苏东坡的人和他的文章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磁场,他把中国大地上边边角角的人以至于分散到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聚集到一起,组成一个大大的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中心所苦苦追求其实就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快乐人生。这种快乐不是物质上的富足所带来的,而是金钱买不到的心灵的超脱。

晚年的苏东坡依然没有逃脱厄运的围追堵截。他续弦的妻子,一直与他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几十年的王润之死了,然后是流放到天涯海角的蛮荒之地,谁都没有想到他还会再回来。他终于还是回来了,可是他和王朝云的儿子无论如何也经受不住折腾过早的夭折了。他心中悲痛难忍,但是最悲恸的是孩子的母亲:“母哭不可闻”的王朝云历尽了心灵的折磨最终为年轻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我常常叹息,苏东坡多么幸运,陪伴在他身边的人都是如此优秀,又是如此爱他,却总不免要让他亲手埋葬。给王朝云写的墓志铭只不过短短的几句话,生在何年死于何时,跟了我几年,不过如此,却是如此的苍凉。

在苏东坡一生最大的亮色是他的弟弟子由带给他的。如果说苏轼是一块光芒四射的天然美玉,苏辙就是一块包裹在石头中的璞玉,聪明不外露,刚毅、沉着而且机警,既能和别人友好相处又能保持高风亮节。当时宋神宗高兴得对他的皇后说我为我们的儿子找到了两位宰相。可见苏辙和他的哥哥一样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子由的一生似乎都在哥哥笼罩下。当苏轼被人捧成太阳的时候他被哥哥的光芒照射得看不见他的影子;而当苏轼被狠狠甩到地下的时候,他也只有跟着倒霉。但是苏辙毫无怨言,他自始至终崇拜他的哥哥,追随他的哥哥,在苏轼最困难的时候拿出微薄的俸禄养活哥哥的全家。他是东坡真正的知音。而苏东坡写得最好的词都是献给子由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最大的愿望不是红袖添香,而是与他的弟弟风雨对床,人生的一知己足矣,更何况是自己的手足同胞?

回首,也无风雨也无晴。我等俗人以为之苦难,在旷达的东坡看来也不过如此。在困难面前他始终是一个伟人,他绝不低头。他对生活的热爱就像向日葵对太阳的热爱一样,那是一种本能。不管在西湖上泛舟,还是在赤壁会客饮酒,又或者在海南吹着海风脚踩在沙滩上。真美。

(编辑:戴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