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只是一个大文豪吗?其实他是一位顶级生活艺术家

 行云流水vmmxd6 2022-11-20 发布于辽宁

那天晚上,月光皎洁,有一个人被贬黄州,穷得吃不起饭了,但他依然很乐观,到处游山玩水,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游览赤壁。

月色撩人,他泛舟江上,喝着美酒,想起当年赤壁之战时的场景,大笔一挥,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还有宋词中的千古绝唱《念奴娇》。

那一刻,他人生低谷所有的困顿都随风而散,他的眼中,只有星辰大海,清风明月。

从此,《赤壁赋》成了经典,《念奴娇》成了绝唱。

看到这里,你应该猜出来了,这个潇洒的人就是苏轼。

学生时代,我们学过苏轼不少作品,比如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等等。那些诗词古文当年都能倒背如流,但是苏东坡真的只是一个大文豪吗?

不是的!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苏东坡就是一位空前绝后的顶级生活家!

林语堂先生称赞苏东坡的一生是“人生的盛宴”,他说“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的生活能比他更丰富精彩,还找不到谁能比他更善于发掘生活的快乐。”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

苏东坡只是一个大文豪吗?其实他是一位顶级生活艺术家!

01 少年得志,名动京师

1057年从小泡在书堆里长大的苏轼一战成名了

那年他20岁,带着弟弟苏辙一同进京赶考。

那年科考的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副主考官是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考完阅卷,梅尧臣拿着一张试卷很兴奋,欧阳修接过一看,惊为天人,“哇!这真是难得一见的妙文!”他提起笔,想把此卷圈为“第一”,但他又觉得这肯定是他弟子曾巩写的,如果将他圈为第一,那其他人一定会觉得不公平。”于是笔锋一转,将此卷定为“第二”。

结果试卷解封,欧阳修吓了一跳,因为此卷作者竟然不是他的得意弟子曾巩,而是---苏轼!

欧阳修记住了苏轼这个名字,让苏轼把以前写的文章都拿来给他看看。看完以后更加不得了,欧阳修写了一句感叹名言,“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什么意思呢?他觉得自己该退休了,该让苏轼这个年轻人来引领文坛潮流了。

四年后,1061年,朝廷举行了一场制科考试,成功的让苏轼红遍天下。

制科考试是当时级别最高的考试,因为是皇帝为直接选拔特优人才设置的考试制度。据资料记载,整个北宋和南宋录取的进士一共有4万多人,但制科考试仅仅录取了41人。

可想而知,它的难度有多大,整个制科考试设置分为一二三四五等,一等二等因为要求太高,所以形同虚设,也就是说,第三等就是最高等级。

北宋建国100多年来,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考过一个第三次等。

而这一年,苏轼和苏辙都参加了制科考试,苏轼得了第三等,苏辙得了第四等。

从此,苏轼这个名字,风靡了整个京师。

苏东坡只是一个大文豪吗?其实他是一位顶级生活艺术家!

02 乌台诗案,九死一生

就在苏轼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这个玩笑,直接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这个“玩笑”叫做“乌台诗案”,这也是北宋后期政坛最大的政治事件,简单来说,就是当时的新党和旧党之争。

新党以王安石为首,要改革变法,旧党以司马光为首,要保守持旧。而刚刚步入仕途的苏轼,既不新也不旧,他骨子里的清高让他坚决不站队,他只看他们两派所做的事对老百姓好不好。

于是,苏轼就把自己逼近了“绝境”,因为新党看他像旧党,旧党看他像新党,他横竖是左右不受待见,所以经常被“误伤”。

能想象吗?苏轼一生从政40年,可他被贬谪流放了整整33年!可以说,他一生都在不断的被贬谪。

在那个时代,所有官员几乎都会站队,可苏轼偏偏选择“我行我素”的做自己!

不管是“新”当政,还是“旧”临朝,不管是仕途顺畅,还是身陷囹圄,苏轼都始终保持着一种人格的超然独立,他,从未向现实妥协。

就像国学大师王国维说的:“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屈子、渊明、子美,分别是屈原、陶潜、杜甫,而压轴的子瞻就是苏轼。

这四人,就算不看他们的文学作品,他们人格上的光芒,也足以留名千古!

苏东坡只是一个大文豪吗?其实他是一位顶级生活艺术家!

1079年,苏轼命中的劫来了。

那年他42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例行公事,给皇上写了一封感谢信《湖州谢表》。

他在诗中写了这样的句子“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新党看了这些话,开始布局,四处收集苏轼的诗作,挑出一些他们认为隐含讥讽的句子,然后大大添油加醋一番,“皇上,你看苏轼他诽谤朝廷,抨击新法,太可恶了……”

一封封上书,目的只有一个---处死苏轼。

宋神宗一听,气坏了,因为他没想到苏轼原来这么“坏”!于是,他派人将苏轼抓捕回京,下了大狱。

这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乌台诗案”,受此牵连的文人官员多达数百人。

听说神宗要处死苏轼,那些苏粉们纷纷坐不住了,就连退了休的三朝元老张方平都坐不住了,他说:“苏轼乃奇才,实在杀不得!”

神宗毫不理睬,“任何人都不能阻碍变法改革。”

苏轼眼看就要人头落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曹太后,她告诉神宗,当年仁宗皇帝认为中榜的苏轼和苏辙皆是“宰相之才”,这样千年难遇的人才绝对不能杀!

神宗本来也是苏粉,宋史有载:“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良,称为天下奇才。”

所以,听了曹太后这番话,神宗动摇了,苏轼成功得救了。

下狱103天,从鬼门关上捡回了一条命,只是,九死一生的苏轼被神宗下放到了湖北黄州,任职黄州团练副使,一个非常低微的职位,毫无实权。

从此,他“人生的盛宴”开始了。

从此,苏轼“死”了,而那个名扬千古的“东坡居士”诞生了。

苏东坡只是一个大文豪吗?其实他是一位顶级生活艺术家!

03 人生盛宴,集大成者

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一年,因为工资太低,根本没有办法养活一大家子20多口人,无奈之下,他去求见黄州太守徐君猷。

这位太守一直都是苏轼的粉丝,所以他便把东门土坡50亩荒地给苏轼种上粮蔬,如此苏轼才勉强解决了一大家子的温饱。

苏轼十分感激这片城东门外的土坡,所以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东坡居士”。

不久后,苏东坡和友人刘倩叔共游南山。友人用新笋等野菜来招待他,苏东坡品尝后,幡然醒悟,写出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词句。

在经过“乌台诗案”的九死一生后,苏东坡终于在黄州悟出了人生最大的快乐其实很简单,就是“清欢”二字,与其羁绊于荣华名利,不如在心里修篱种菊。因为,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第二年三月初七,有朋友劝苏东坡去不远的沙湖,再买块不贵的稻田来种地,因为徐君猷赠送的那块土地比较贫瘠,收成并不理想。

苏东坡觉得很有道理,就和朋友们欣然前往,结果天公不作美,走到半路,居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朋友们东奔西窜,连忙找地避雨。

只有一个人例外,依然悠哉游哉,一边走路一边吟诗,他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树林中穿梭并且一路高歌,在他眼中,万物皆可入诗。

因为,诗是他的心头好,也是他用来对抗尘世风暴的“有效武器”。

这个人就是苏东坡,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击中了苏东坡的灵魂深处,他一到家,就写出了那首著名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是“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升级版,宦海起伏几经沉沦后,苏东坡回首走过的路,虽然风雨萧瑟,但,那又如何,他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日本生活家松浦弥太郎曾经说过:“人的一生中有两个生日,一个是自己诞生的日子,一个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

而苏东坡就在黄州的第二年,在这场大雨中迎来了另一个生日,因为他真正理解了自己。

苏东坡只是一个大文豪吗?其实他是一位顶级生活艺术家!

1082年,苏东坡被贬黄州的第三年,那年的寒食节,下了一场雨,很久都没有停。

苏东坡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他的心中被触动,他研磨,提笔,在纸上书写灵魂的舞蹈。

于是,“天下第三行书” 《寒食帖》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二行书”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在这场大雨中,苏东坡写出了书法史上鼎鼎有名的《寒食帖》,那字里行间跌宕宛转的书法意象,震撼千古。

《寒食帖》时大时小,时疏时密,乍一看,似乎完全脱离了书法中最基本的规矩和法度。

但只有仔细品味,才能看出那萧散意象之下的大自在,那种随意率真,才是不可复制的传奇,每一笔,都是苏东坡的心境。

一般人写书法要么追求飘逸华美,要么追求宝相庄严,可到了苏东坡这里,所有的条条框框都不存在了。他,不再追求法度和规矩,而是“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并且做到了极致。

《寒食帖》之后,苏东坡所有的艺术水平都上了好几个台阶,甚至可以说,已入化境。

从此,他一举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诗歌上,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作上,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上,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在书法上,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在绘画上,他是“中国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

诗、词、文、书法、绘画,无所不能,且把每一样都玩出了顶级艺术家的高度。

光这一点,苏东坡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如一颗空前绝后的星,闪耀古今,光芒万丈,千百年来,始终不能被代替,也无法被人忘记。

苏东坡第一流的作品,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寒食帖》等等,都是他被流放黄州之后的作品。

他“人生的盛宴”从黄州开始,他成为一个“顶级生活家”也是从黄州开始的。

苏东坡只是一个大文豪吗?其实他是一位顶级生活艺术家!

04 乐观主义者,顶级生活家

苏东坡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因为他一生不站队,夹在新旧两党之间左右为难,不是在贬官之地,就是在去的路上。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如果换做一般人,早就崩溃了。

但他没有崩溃,反而在这一场场狂风暴雨中,越挫越勇。

从45岁起,苏东坡就不停地被贬谪,直到62岁还被贬。

1094年,苏东坡被流放到瘴气横行的惠州,他的好友们纷纷写信来安慰他。可他却潇洒的不以为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就算被贬谪到人人谈之色变的惠州,苏东坡依然自得其乐。怕什么呢?生活以痛吻我,我偏偏要报之以歌!

1097年,那时苏东坡已经62岁了,本应该安度晚年的他却被一叶孤舟送到了更远更离谱的地方---海南儋州。

当时的海南可不是今天的海南,是标准的蛮荒之地。苏东坡形容为“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他连用6个“无”字,可想而知他当时的处境有多艰难。

在那个时代,流放海南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处罚,但苏东坡却不以为然,他在这个蛮荒之地逍遥自在,快活如神仙,他甚至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写“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

没有好吃的东西,他就自己开发了牡蛎这个美食,没有朋友陪他玩,他就自己办起学堂,当起了私塾先生,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还有第一位进士---符确。最后发展到什么地步呢?许多人愿意不远千里来儋州,只为了向苏东坡求学!

苏东坡只是一个大文豪吗?其实他是一位顶级生活艺术家!

苏东坡的乐观是刻在骨子里的,是与生俱来的特质,因此,无论他遇到多少次贬谪,遭遇多少磋磨,他都没有失去过自己,他依然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热情,所以,他活成了那个时代最顶级的生活家!

他是北宋著名的美食实验家,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等60多道著名菜肴。在他那个时代,达官贵人一般只吃羊肉不吃猪肉,而他当年被贬黄州时,根本买不起羊肉,于是他经过一次次实验,终于发明出了千古留名的“东坡肉”。

关于他的杰作“东坡肉”,他曾经写过一篇《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一字一句,都是他的独门烹饪秘诀。

美食除外,他还是北宋有名的酿酒师

他一生流放漂泊,也一生就地取材,自酿美酒。流放密州时,他用土米酿酒,流放黄州时,他就用黄豆酿酒。

他一生酿过多少种酒呢?据不完全统计,他酿过米酒、蜜酒、桂酒、万家春酒、罗浮春酒、酴醿酒等多种酒品。

对于生活家来说,只有酒怎么够?茶也更是必备品,于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茶艺师。

他说“从来佳茗似佳人”,意思是好茶就像佳人一样,必须要认真对待才行。他业余玩茶,却将茶玩出了专业高度,用“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来描写煎水,用“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来描写碾茶和投茶的过程,可见他对茶道有多精通了。

美食、好酒、佳茗,这些还不够,苏东坡还是北宋有名的旅游家。

那时他被贬黄州,虽然穷得叮当响,可他依然爱游山玩水。那夜,他来到了赤壁,清风吹来,绝美月光破空照下,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诗兴大发。

尝遍人间冷暖的他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反而对这个世界更热爱了。

因为,人这一生,无论怎样,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所以,苏东坡这一生,不管遇到多少狂风暴雨,他都坚持把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

苏东坡只是一个大文豪吗?其实他是一位顶级生活艺术家!

总结一下:

几百年过去,苏东坡这个名字依然被人们记得,从未被忘记过。

我想,归根结底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

他最大的魅力就是活出了最精彩的自己,他一生潇洒磊落,不盲从,不媚众,坦坦荡荡、清清亮亮的活了一场!

可居庙堂,也可浪迹江湖,玩得了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知交也能遍天下,他是几千年来难得一见的顶级生活艺术家。

他逆流而上,将坎坷的一生偏偏活成了最有趣的模样,所以他成了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

他如一道不曾泯灭的光,既照破了山河万朵,又照亮了几百年后的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