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流域引水 水网联通 优化配置水资源

 昵称QAb6ICvc 2017-05-10

跨流域引水 水网联通 优化配置水资源

来源: 松阳新闻网 作者: 叶世钧 编辑: 叶竹芳 2013-11-12

  松阳县属亚热带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境内四周群山怀抱,山峦起伏,峡谷众多,中部为松古平原,母亲河松阴溪斜贯平原中部,呈两边高中间低的地势特点。松古平原河网密布水系纵横,拥有人口约1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0%,拥有农田万余公顷,(约合16.7万亩),经济总量占全县的80%以上。

  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845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6062立方米(全省人均值仅2415立方米,全国人均值仅2749立方米);按单位耕地计,每公顷拥有水资源量12.33万立方米(全省平均值仅5.07万立方米,全国平均值仅2.70万立方米)。全县全年总用水量仅1.473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266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110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0.0906亿立方米、生态用水0.006亿立方米),而我县水资源总量却有13.845亿立方米,显然,全年总用水量仅是水资源总量的一点零头,绝大部分水资源都为弃水,付之东流,所以说。松阳总体上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等诸因素,县境内松古平原缺水,平原内的江北片,缺水尤甚。

松阳县水利工程图

  民国《松阳县志》载:“松邑山泽相半,十日之雨则病水,一月不雨则病旱,故水旱之情,黩神为甚。”又说:“松邑半多山田,易致干旱。”据明成化元年(1465)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的484年间的粗略统计,松阳境内的特大水灾有25次,大旱灾有15次,可见松阳境内的水旱灾害极其频繁。

  只要是上了点岁数的西屏人都会记得1955年,境内连续暴雨,3天内实测降雨量197.4毫米,洪峰流量达4250立方米每秒,松阴溪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一时间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洪水又一次进城,南门水满市墈头。全县15个乡41个村受灾,南门外溪摊中央村10余民宅店铺夷为溪滩。

  2003年,境内遭遇50年不遇的长期干旱,夏秋冬连旱,其间偶雨不湿地,影响最甚的是山区村及松阴溪江北区半山区地带,其惨烈情状至今乃记忆犹新。

  松阳自古以来,水旱灾害为什么会频频发生呢?这与水资源分布所呈现的三个特点有关。一是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水资源,山区约占80%,而耕地、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松古平原人均仅占20%。显然,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耕地、经济布局不相适应。二是降水年内分配集中,年际间变化大。降水年内主要集中在5-6月,如无台风影响将是干旱期,若出现台风暴雨,又往往导致洪涝灾害。实测资料显示,年际间最大与最小降水量的比值一般在2-3之间。如西屏年际最大降水量为2217.4毫米,而最小降水量仅为894.6毫米,大小比值高达2.48。这是造成水旱灾害的基本原因之一。三是河川源短流急,丰枯悬殊。松阴溪及其支流大多是县内或邻县边境发源,均属季节性。山溪性河流,流程短、落差大、水流湍急,洪水期和枯水期流量变幅大。据实测资料,最大洪水流量为4250立方米每秒,而枯水期流量仅0.531立方米每秒,最大洪峰流量是枯水期流量的8000多倍。这也是造成水旱灾害的又一基本原因所在。我县局部缺水或局部洪涝,皆缘于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所致。

  长期以来,一代代松阳人面对频繁的水旱灾害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水利部门首先想到的是对水资源的拦蓄上。2012年止,我县建成了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31座,山塘115座,总库容达6732.36万立方米。古堰坝是松阳历史上拦引溪水自流灌溉的主要形式。据《松阳水利志》载:经重修,至今仍有溉田66.7公顷(合1000亩)以上堰坝15条,溉田6.7公顷(合100亩)以上堰坝96条,灌溉6.7公顷以下农田的堰坝2984条。其次是实施了小流域治理和松阴溪干流标准化堤防建设。据统计,全县历次较大规模的洪旱灾害,有75%发生在小流域。1992年至2012年间,全县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6平方千米,修建防洪堤36.6千米,新建渠道82.5千米,总投资3578.3万元。从1999年至2012年松阴溪干流标准化堤防已建成44.53千米,总投资达2.594亿元。千百年来横冲直撞的松阴溪洪水终于安澜。多年来建成的这些水库、小流域渠系、堰坝、堤防等水利工程设施在抗击水旱灾害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些水利工程设施大多建在河流的上游,主要以防洪、灌溉为主,工程相对独立,互不相连,水资源调配能力差,且调配范围有限。其结果是干旱无水可用,汛期大量弃水;一方群众为缺水忧愁,另一方群众却为洪水恐慌。

  如何解决洪与旱,丰与枯这对矛盾?关键在于优化配置水资源。水利人在苦苦思索,寻求如何“优化配置”的理想之策。从理论上说,这个“优化配置”,应是以系统论的观点,审视我县水资源分布的三个特点,趋利避害的应对之策。从实践角度思考,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将甲地多余之水或汛期洪水,调配到缺水的乙地,应是“优化配置”的应有之义。引水之后又如何调配?“网络”,一个当今时尚的词语,成为水利人的思想火花。

  在江南灌区;江南堰拦引松阴溪干流之水,从新兴镇的大石村入口,经后周包村至樟溪乡东市止,流经两乡镇16个村,干渠全长19.3千米,沿途横穿阳樟源、华坑源、十二都源、十三都源等七条河流,建有8处渠系交叉建筑物,皆以涵管或渡槽引水过河,灌溉良田达15000亩。

  杨岭脚灌片,干渠全长8.77千米,可灌溉19个村4000亩农田。

  1999年11月建成,跨流域拦引十三都上游之官岭源、朱岱源、山甫源、杭坑源之水至谢村水库,贯通8550米串联无压引水隧洞,引水面积27.4平方千米,年均引水量2168万立方米,实施河库串联。解决下游4300亩农田及19500亩坡滩地的农作物灌溉。

  2002年建成,跨流域拦截竹溪源上游之水至东坞水库,贯通2140米引水隧道,引水面积23平方千米,年引水量1318万立方米,实现河库串联。东坞灌片由总干渠、中干渠、南干渠、北干渠四条干渠组成,干渠全长21.8千米,配套支渠线长38.48千米,受益地区四乡一镇51个村,灌溉面积达25000亩。

  2009年7月重修历史名堰金梁堰,灌溉农田5000亩,该堰的重修解决了东坞灌片斋坛方向渠系末端区域的缺水之虞,据此确保了东坞灌片渠系有效灌溉的全覆盖。

  在江北灌区,该灌区属缺水易旱地区,虽陆续建有梧桐源水库、六都水库、四都源水库、关溪水库及一些山塘和堰埧引水工程,而且也实施了相关小流域治理;但原来各水库及流域渠系各自独立,不衔接,缺少一条连通各灌片的总干渠,而且各灌片的水量分配不均,因此极易干旱缺水。2008年1月梧桐源水库除险加固扩容后,总库容达1671万立方米,比原来新增921万立方米,新增蓄水量却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其他灌片水源又不足,局部干旱现象时有发生。后来,通过新建和改造梧桐源水库经六都水库至四都水库,全长24.4千米的总干渠及6.3千米支渠,把原来分散,各自独立的渠系,以“长藤结瓜”的渠系方式联结成一个水网系统,这个系统很快将再结一个新瓜——总库容365万立方米的庄门源水库。跨流域引水,充分利用梧桐源水库和庄门源水库的新增水量,利用渠系水网,实现江北灌区这个系统内水量的丰枯调剂,无疑它打破了过去一个流域、一座水库、一条河道、一个灌区的单一治水方式;但目前尚应清醒的看到,这个水网系统还不能覆盖整个江北灌区,有待于把这条总干渠继续延伸至关溪桐溪,并新建总库容38万立方米的桐溪水库,以增加该区域的水资源。

  《松阳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指出:松古平原近期2010年江南缺水285万立方米。江北缺水1879万立方米;中期2020年江南、江北分别缺水2977万立方米和2846万立方米;远期2030年江南江北分别缺水5499万立方米和3816万立方米。显然松古平原的缺水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规模的扩大,人口进一步集聚,而面临逐步加剧。为解决松古平原的中远期缺水,水利部门正在加紧筹建总库容9196万立方米黄南水库的前期工作。通过10千米的输水隧洞,从小港跨流域引水至东坞水库,新建东坞至谢村源三级引水,然后“南水北调”一路由谢村源三级引水至江北灌区总干渠渠首,解决江北灌区的缺水;另一路把东坞水库之饮用水通过水网以地下U形涵管跨越松阴溪干流叶村段,输送至江北城镇自来水厂及缺水地区。所以,要“优化配置”水资源,首先应解决跨流域引水增加蓄水量,然后再构建渠系网络,把所引之水输送到需水或缺水的地区。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江河湖库连通,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松阳水利人长期以来实施多库串联、库河串联、水系联网,构筑起水利工程的“网络”体系,让水在网上流动起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展开松阳县水利工程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调引水工程,水库和河道纵横交织,构成密密麻麻的水网。水网建设,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它如同电路把多个电池串联一样,水库串联,库河串联以后,水网就像是水资源的运载工具,水资源的调蓄能力就大大提高了。拥有了水网,松阳人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支配水资源,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拦蓄一时之“丰”以补可能之“歉”,也可以及时把一方之“余”调剂给他地之“缺”。跨流域调蓄水资源,调、要靠水网,蓄、要靠山塘水库。只有水网联通,优化配置水资源,方能洪旱兼治,水遂人愿。

  水网工程的建设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硬件”但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软件”,“优化配置”仍然难以落到实处。

  这个“软件”主要就是一些非工程性措施。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松阳县开始对水资源实行依法管理。在用水、取水、供水等方面依法管好,用好水资源。1990年5月19日,松阳县建立水政水资源监察管理站,依法执行水政监察和水资源管理。在用水管理上,1991年开始实施取水许可制度;1994年开始县水电局依法征收水资源费;是年9月规定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收费,以价格杠杆促进用户计划用水。农业用水要推广喷灌滴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提高农水效率,工业用水,采用先进技术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反复利用率。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我县的主要措施有:加强源头保护,对水库库区和河道两岸实施封山育林,绿化造林保护植被,涵养水源;实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制度,实施科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松阴溪是我县最具特色的水利景观。水利部门正以创造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抓手,通过挖掘两岸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建设松阴溪流域水上绿色长廊,把松阴溪打造成“岸上绿荫带,水中绿草丛,水清鱼儿跃”的绿色风景带。城市因水而灵动。在发挥县城水资源优势服务于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今年对县城内历史名堰白龙堰桃花源小区路段先行整治提升,明年初将全面推进以白龙堰为主的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工程;南城“引水”工程正在规划设计,预计明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同时要加快黄南水库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打造水资源保障平台。松阳水利人正在以新的治水理念和新的治水方式,为田园松阳谱写新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