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 天「坚持」学会任何事的套路

 凌寒留香之腊梅 2017-05-10

21 天「坚持」学会任何事的套路

2017-03-19 Xdite成长黑客
Xdite成长黑客

xdite-growth

科学背景成长方法论。使用认知科学突破成长上限。

从小到大,我们都幻想著有这样的场景会发生。

拿到一本绝世武功秘籍。照著「坚持」练习秘籍 21 天,瞬间变大神。然而,不管是 200 块的课,或者是 20000 块的课,我们一次再一次的总是 3 天就进入这样的循环「从入门到放弃」。绝大多数的学费直接变成了收藏夹。

次数多了,你开始觉得,是不是自己这辈子进步再也没有希望,因为自己不是块「有毅力」的材料。然后,你开始参加付费的打卡学习群,利用群体的力量倒逼自己坚持长久做一件事。然而,「坚持」的 63 天打卡,你收获了一叠厚厚的打卡记录,但还是看不到自己身上产生任何的神奇变化。

那么,问题何在?

绝大多数「普通人」没有意识到在这当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所有的大师,几乎都不是「坚持」炼成的。

这个概念很重要,我打在这重复的说三遍:

  • 所有的大师,几乎都不是「坚持」炼成的

  • 所有的大师,几乎都不是「坚持」炼成的

  • 所有的大师,几乎都不是「坚持」炼成的

大师都是瘾君子

在「元学习课」的第一堂课,第一节有同学问过我以下这个问题:「既然高频小套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要如何辨别哪些老师,才是真正的专家?」

这个问题促成了我后来构思这篇文章的动机。我当时的答案非常直接粗暴,你只需要求教对方一个问题:「如何坚持学习?」

这个问题可以帮你过滤掉绝大多数的「高級新手」,找出真正的專家。

  • 会滔滔不绝热心跟你传授「坚持」的方法论的人,这些人只是高级新手。

  • 披头就觉得「如何坚持」是个白痴问题的人,才是真专家,跪下磕頭都再所不惜

這個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卻是真正的實情。

這些大師與專家,往往把「坚持」看成是一個十分傻逼的詞彙。在他們的眼中,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堅持」這個心態,多半是「打從心底不喜歡這件事情」,而不喜歡的事又怎麼能做成呢?

這些大師甚至多半還會再給出這樣的答案:「我只是非常喜歡這件事,就幹成了。如果你要跟我索取「堅持」的法門,我這裡還真沒有」。

其實真不是這些大師小氣,而是大師的世界裡面真沒有「坚持」这个词,他們的世界只有「上癮」。

如果我們花上一些時間觀察古今中外所有的「大師級」人物,你會驚愕的發現這些人,有一些共同特徵點。就是這些人都是「癮君子」。而甚至更進一步的,你還可以發現,他們除了對本身的事業狂熱之外,多半私下多有數個社會上難登大雅之堂的「癮」(毒癮、性成癮,最輕的也是電動成癮)。

习惯的组成机制:触机  -> 惯性行为 -> 回报

在继续深谈上瘾前,我们先来聊聊「建立习惯」这件事。「游戏」是一个「上瘾性极强」的行为。但游戏背后的黑科技,其实说穿了没什么,它就是一套根据人类大脑原理,用来「引导建立习惯」的一套系统性公式。

每个习惯的组成分成:三部分。

习惯形成原理就是习惯回路(habit loop):

Cue(触机)——→ Routine(惯性行为)——→Reward(回报)

  • Cue:提醒你开始行动

  • Routing:行动

  • Reward:直接相关连的奖励

游戏的小区块,主要就是这种小习惯回路组成的。而若将一系列小习惯的结尾与更强、更刺激、更難以掌握的即时奖励结合,你会发现这其实就是游戏的「上癮」套路。

令人上瘾的游戏是如何炼成的?

游戏化神书「Actionable Gamification」当中提到,玩家在玩一个游戏具体会经历四个阶段:

  • Disovery : 发现有这个游戏可以玩

  • Onboarding:用户实际开始玩,达到头几次的胜利状态 ( win state )

  • Scaffolding :用户开始知道规则后,利用这些规则,自由地达成多个胜利状态

  • Endgame :里面的东西都熟悉了,找不到更多新的胜利状态了,弃玩。

相信各位都有玩过手游的经验,这样的心智历程,似乎似曾相识。但事实上,这个历程不仅仅存在游戏之中,更深入存在我们日常生活每个场景。使用某些产品服务、深入学习一个学门都是这样。

如何「从入门到放弃」经典场景:

  • 一开始就被屠杀

  • 老是被屠杀与挫败纠绕,老子不玩了!

如何「入门到大师」经点场景:

  • 一开始就马上抓到规则

  • 做出任何作品都被人称赞

  • 觉得自己大脑简直帅到无法想像,干脆停不下来

  • 变成一个老帅哥了,只好再去玩其他领域

所以一个人是否能够持续深入一门学门的关键,完全不在于是否「坚持」的心态,而在于这个过程当中是否可以进入这样的回路,让自己帅到无法自拔。

而许多大师为什么最后都会变成无可救药的瘾君子,是因为他们脑袋的回路,已经自然而然的演化成极度容易栽进去这套回路之中。

为什么学习需要「上瘾」这个概念?

我要承认这篇文章,的确是篇标题党。这篇文章从头到尾,我都没打算分享「坚持」这个「套路」。我想要分享的是,「上瘾」这个套路。

我的本业是教人学会编程。而在教过几百个学生编程以及观察反馈后,我开始归纳总结出一件让我相当震惊的社会现象:

「绝大多数人,极度排斥「上瘾」

从小爸妈就耳提面命我们,不能轻易地对一件事情上瘾。甚至有人还下意识的养成只要察觉自己对一件事情有「上瘾」或者是「时间消失感」的迹象,就会下意识的抽离。

但是,我周遭的那些杰出的大神。他们却截然相反,他们无一不是个瘾君子,容易对各种事情上瘾。我再把这件事重复说一次:

  • 绝大多数的大神,都是瘾君子,不仅对自己的行业与兴趣上瘾,也容易对其他各种事情上瘾

  • 而一般普通人,绝大多数「拒绝上瘾」,逃离上瘾。

我重新换一次场景,你就知道「拒绝上瘾」这个概念多恐怖了:

  • 想像在打游戏时,脑袋里面有一个声音提醒你,叫你别沉迷。你有办法规规矩矩,按部就班的练到游戏当中高级战士吗?

  • 那么再想像你学习一项新技能时,脑袋里面有一个声音提醒你,叫你学习时不要忘记时间与机会成本。你有办法学得好吗?

你就会发现

「逃离上瘾」这件事,对自己的成长速度的杀伤力是多么的强。

要知道,在程序员界,要进入这种神驰模式,到达能够忘记时间的境界是多难的。神驰模式是高生产力以及大幅进步的最好机会。然而,社会上却耳提面命的洗脑「小朋友」:「上瘾」是不好的,进入「Flow 模式」是不好的。

搞到一般人最后也还只能是一般人。

许多人人生当中曾经有 100 次可以大幅跃进的机会,却选择关掉了这个机会,主动且有意识逃离这种「会让人失去时间感」的模式,所以最后也只能是一般人。

人类逃脱不了「习惯」与「成瘾」

当然,我们也不太能怪爸妈。因为「习惯」与「成瘾」一旦与「坏事」连上,破坏力就会相当强大。而且「习惯」与「成瘾」几乎无所不在。所以爸妈才会耳提面命的希望我们逃离这种模式。

但是后来我发现,真的不需要花时间去逃离。

人类根本是逃脱不了「习惯」与「成瘾」这两个回圈的,这两件事根本被内值在我们的生物回路之中。

我见到有些人,人生过的非常痛苦,终其一生就在与「习惯」与「成瘾」进行相对抗(因为社会一直谴责坏习惯、与成瘾这件事)。这是相当耗费注意力的事阿!

我解决的方法是:与其与「成瘾」相对抗,耗费注意力与意志力。不如:「干脆继续保持容易成瘾的习惯,而且让自己事事都成瘾」。身边很多朋友,觉得我是个笑口常开,且充满热情的人。其实也真的没什么秘诀,我就直讲吧,因为我根本就是个瘾君子。我很容易对事情沉迷,对学习沉迷,对玩游戏沉迷,对美食沉迷,对工作沉迷。

这就是为何我再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就是比别人快上许多倍。因为当我学习一门技能时,几乎都是瞬间的就进入沉迷模式,迅速的就闯过高级新手,甚至直接到了胜任者阶段。

关掉上瘾也没什么困难的。我就再去找一样容易沈迷也容易厌倦的事务,先上瘾盖掉我原先的注意力,再迅速厌倦就脱离了这种模式。

如何让自己变成瘾君子

「学习阶段上瘾」既然这么重要。那么要如何建立对一件事情的沉迷呢?

因为,很多人已经下意识的会把「成瘾」这个症状关掉。因为我是一个脑袋没有戒断机制的瘾君子。所以我是天然沉迷型人格。

但是绝大多数得的人,却是容易抽离型人格。这些人要怎样让自己学习成瘾呢?

我在一个介绍游戏界的频道找到了答案。 Extra Credits 制作了两集,探讨游戏成瘾症的专辑。原本我是想透过这两集,去了解游戏界是怎么人工制造成瘾的技术。看完这里集影片,我才我发现我根本对于「人工制造成瘾」的这件事想错了。

Extrea Credits 专题的第二集,直接请了游戏成瘾症前患者现身出来讲游戏成瘾是怎么回事。我才发现事实上游戏成瘾根本不是游戏害的,是社会害的。这个讲者之前是 EQ 这个游戏的职业玩家,他说他以前不喜欢上学,是因为学校「根本不尊重也不喜欢自己喜欢的那些东西」,抹杀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导致他才会一头栽到游戏里面。

在游戏当中,他才能够觉得自己是胜利族,是有价值的。我看了这集后根本就五雷轰顶了。的确,不是游戏界人工制造成瘾。而是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自我价值」,才会对游戏这种简单就能取得成就感的世界栽进去。

所以「实现自我价值」才是一切的核心。

不是坚持、而是成瘾

李笑来曾经之前在某次演讲提到过,别人都不太理解健身族如何能够「坚持」的每天锻炼。事实上这些健身族根本不是在健身啊,而是他们迷恋在镜中的自己样貌,索性干脆停不下来。我会沈迷在学习当中,其实是享受我自己的大脑的帅模样。

一旦被人称赞帅,那就是会干脆停不下来。

那么又怎么让人主动称赞你帅,而且你还会干脆停不下来。

我发现一个简单无比的套路,这个答案就是:「将你现在学会的这个技能,拿去教别人,或者是实现某一些对周遭朋友,或社会实际的用处」。

这个方法感觉很八股,但我鼓励各位一定要去践行。

但是一旦践行了,就会瞬间理解什么叫 serendipity,社会一定回报给你变动奖励。而这个社会所回报给你的,变动奖励有大有小。而一旦你连续得过几次变动奖励,你就能知道什么叫做「干脆停不下来」。

如何实际开始行动

再来我要传授一个如何明天就开始实际行动的方法。

行为设计学家 Fogg 法格曾经给出这样的公式

B (Behavior) = M( Motive) * A(Ability) * T( Trigger)



Fogg 指出人的行为是可以被设计的。公式就是 MAT。行为 = 动机 + 行动能力 + 触发点

他又指出,其实如果你要让人做一件事,首先「提高」动机的成本,往往是相当高的。能够做的就是降低「行动能力」的门槛。


如果你不知道要如何设计自己的成瘾行为,你可以从这样开始:

  • 首先找一个自己能实现的小套路

  • 然后实现自我价值,得到变动奖励

  • 接着几次,就会发现这会是一个可怕的学习曲线


不要再让自己掉到坑,以为苦逼的练习,最后终将变成大师。大师没有一天是苦逼的,大师那是根本成瘾的停不下来。

21 天,你要做的不是坚持,而是找到一条「自我价值实现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