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彦博:从翼城知县到大宋相国

 翔山 2017-05-10

文彦博:从翼城知县到大宋相国

历史揭示的奥秘

 

百家号|05-07 06:41

【编者按】文彦博,字宽夫,号伊叟,山西介休人。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享年92岁。他21岁高中进士,自翼城知县累官北宋宰相,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位极人臣。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史赞其为天下异人。文彦博受封潞国公,翼城县衙也就被誉为潞公旧治,至今匾额仍镶嵌在翼中钟楼上。历代文人墨客咏诵的潞公轩就是文彦博供职翼城时留下的遗爱。文彦博的为官之道,已凝聚为潞公精神,是翼城宝贵的精神财富,珍贵且亟待开发的旅游资源。翼城不能忘记文彦博,古城开发要发挥文彦博效应。在第五届城内古城民俗文化旅游节举办之际,特邀县史志办翟铭泰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文彦博像

幼时称神童弱冠举进士

文彦博,祖居山西介休文家庄,其祖先可追溯至春秋时期齐国的陈公子完,本姓敬氏,因避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省左边改姓文。孩提时代的文彦博异常聪颖,享有神童之称。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一个树洞。伙伴们趴在洞口伸手摸球摸不到,用棍子到洞里拨球也够不到。情急之下,文彦博提了一桶水灌入洞中,水满而球浮出。他灌水浮球的故事与他的挚友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异曲同工,脍炙人口。文彦博自幼就严以律己,修身养心。他为自己准备了两只放豆子的罐子,做了好事就在其中一个罐子里放一粒红豆,做了坏事就在另一个罐子里放一粒黑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由于勤奋好学,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22岁的文彦博考中一甲进士及第,与包拯为同榜,后结为儿女亲家。数着豆子长大的文彦博为人谦退、宽厚,即便身居高位也从不以势骄人,享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位君主俸禄,被后人誉为朝堂上的常青树。其藏器隐睿的为官之道让君主重视,其广举贤良的开明之举被同僚称颂。介休文家祠堂有一副对联儒学治家崇文尚武,一心为公护国佑民,正是文氏家风的写照。

翼城中学内钟楼门额题字

心系老百姓令名著翼城

文彦博由进士甲科及第,于天圣五年农历八月二十九日以大理评事(名义上的职务,其实不负责大理寺事务)任绛州翼城县知事。至天圣八年(1030)九月七日改任并州榆次县知事,供职翼城整三年。他平易近人,勤勉政事,关心农事、文教,与翼城百姓结下深厚的情谊。

肃贪除恶,弘扬正气。文彦博尚未出任翼城知县,有一个名叫李本的人密告翼城邑户口重,人猾难治,并出示有需惩治的人名简策,其中有个姓张的最为嚣张。李本提供这份密信的原意是让文彦博照顾他在县衙中职位为巡检的女婿,但客观上起到肃贪除恶的作用。文彦博上任伊始明察暗访,惩戒土豪恶霸。江少虞所著《宋朝事实类苑》引范镇《东斋纪事·补遗》中载:

文潞公尝言,初及第,授大理评事,知绛州翼城县,未赴任,有客李本者,三见访而后得见之,且言某有婿为县中巡检,幸公庇之。又言曰:某非独敢奉干,亦有以奉助。某常知其邑户口重,人猾难治。因出一策,文字皆影迹人姓名,其首姓张。比潞公至,姓张人事已败,县未能结正。薄、尉皆云:“某等在此各岁余,其无过失为此人所持?计君之来,必辨之矣。于是尽得其奸状,上于州,决配之,邑人皆悚畏。

移建文庙,关注教育。文彦博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为政之本应该是恭于神,训于民。刚上任即拜谒文庙。城内作为县城,是后唐长兴元年(930)自翔翱山下的旧城北绛迁移到王逢寨(即今天的城内村)的,长兴三年(933年)在南河下建起文庙,历经百年已倾圮坍塌,且临近浍水,随时都有被河水冲毁之虞。文彦博了解情况后立即召集县衙僚属商议,在翼城西北边事不经出,礼无常祀的原汤王行宫正殿的基址上重建文庙,大致在今天新建的西城门楼内苹果路一带。并撰写了《翼城县新修文庙记》,在碑记中写道:

圣宋四叶,上继明之五年,彦博以进士举中甲科,得大理评事,宰是邑。……翌日,伸祠谒之礼。已事,而退立于庑下,观其石记,即后唐长兴三年创是庙也。岁月滋久,庙貌弗严,屋瓦皆隳,梁木其坏,上不庇于风雨,下不容于俎豆。县署直其北,裁数十步,日有敲扑之喧;浍水流其东,不三四尺,岁虞漂溺之患。虽贤哉回也,不改其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而守土事神崇奉之礼,岂不阙与?乃谋于属僚,规是改作,方营善地,将构新宫……

上官鉝撰写的《新修先师庙记》中亦云:

汉兴以来,学宫之设专祀孔子。翼学昔在南城外,浍水之北。宋天圣间,潞公文彦博,虞其滨河而多水患,改建城西门外,即为今地。

修建河亭,观察水患。文彦博为官翼城时,情系民生。南河下一带,每逢暴雨浍水猛涨,常常淹没民田民舍。他亲修河堤,根除水患,并在衙署高阜上修建河亭以观水情。后因文彦博被奉为潞国公,邑人为纪念他的德政,称河亭为潞公台潞公轩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翼城县令林世炳创建绍文书院于潞公轩附近,曾修缮河亭,撰写有《潞公河亭记》,认为从唐代到今天,来翼城为县令的超过百余人,人们为官时置办的肥沃的土地和美丽的宅子从来没有人过问,唯有河亭改建的潞公轩人们常常凭吊。现抄录一段于此:

自唐宋迄于今,官斯土者不下百余人,类皆湮没不可考,当日所谓腴田美宅莫有过而问焉;唯公之亭斯在。呜呼,事之超然而不类者,其中必有所特解者也。情之出于旷代而相感者,其中实有寓乎微旨者也。余羡公之乐,而因思公所以行乐之心,而知公将以愧天下后世之计锱铢而纳之橐,而卒至于湮没而莫有问焉者。

《翼城县志·名宦》中虽寥寥数语,却概括的很到位:

文彦博,字宽夫,介休人,进士。天圣间以大理评事知县事。平易近民,课农桑亲履阡陌;纪纲整饬,修河堤以防民患。移建学宫,大振士习。累官平章政事,封潞国公。至今邑人思之,称其河亭曰潞公轩

综上所述,他的政绩体现着中华民族以儒家学说为根本的治政方略,颇有古循吏之风。尤其是他观察河患所建的河亭,在其被封为潞国公后,翼城人以其国爵更名为潞公轩,历代文人无不歌之咏之。

观风七言诗石碣

累官宋相国尊封潞国公

自昔威名震契丹,

永昌一见胆尤寒。

我公若使生今日,

中国定如磐石安。

名轩不朽此间留,

寒来暑往几度秋。

天下异人今何在?

独观浍水绕城流。

这是清代翼城文人,曾任石楼县训导的张文英所赋的《潞公轩怀古》,诗中的天下异人指的就是历任大宋宰相,被朝廷奉为潞国公的文彦博。

天圣八年(1030)九月七日,文彦博由翼城知县改知并州榆次县(今山西榆次)。当时的榆次人口是山西最多的县邑,诉讼较多。文彦博夜以继日地处理政务,还调停了家乡介休境内的一桩民众争执许久的水利纠纷,赢得三分胜水,造福乡里的美誉,并在水源接官厅题写匾额上善若水,其始开三河的功绩被百姓传诵至今。

景祐四年(1037)文彦博出任监察御史,得到宰相吕夷简的赏识,升任殿中侍御史。当时西部边境驻军常有将官临阵望敌不进的情况发生。文彦博上奏朝廷云;此事于太平年间尚属无妨,若遇战乱年代,何所济之?平时将权不专、兵法不峻耳。宋仁宗采用了他的意见。文彦博出任河东转运副使,河东路所管辖的麟州与西夏相邻,运饷道路迂回绕远且难走,文彦博上任,亲自带人修复故道,使运饷路途近而好走,在麟州城里积聚很多粮草,西夏元昊率军来进攻,看到有准备,立即撤去。

庆历七年(1047年),文彦博任枢密副使。十一月,贝州王则起义,八年春正月,朝廷任命文彦博宣抚河北平息王则起义。文彦博至贝州城下,一面让官军猛攻北城,另一方面在南城挖地道,直通城里。闰正月,官军攻入城中,王则被捕,起义被平息。文彦博以功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

皇佑元年(1049年)八月,文彦博为昭文馆大学土,三年,因御史唐介揭发文彦博曾送蜀锦给张贵妃,十月,被罢官。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文彦博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土。英宗时,文彦博任枢密使。神宗即位,王安石开始变法,文彦博与王安石所持论有异,对其中市易、青苗诸法伤民弊端多所论及,因反对变法,文彦博被改任地方官,后以太师致仕。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四月,经司马光推荐,文彦博出任平章军国重事,五年,以太师充护国军、山南西道节度使等,再次致仕。宋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1094年),契丹使者来京,由苏轼陪同朝拜宋哲宗。当契丹使者望见文彦博在殿门外时,立即改容说道:这是潞公吗?多么壮伟啊!又拱手曰:天下异人也!后来文彦博退居洛阳,西羌首领有名马,请求赠送给文彦博,得到了皇帝批准。故《宋史》说彦博公名闻四夷,为国人所敬仰。

绍圣四年(1097年),章淳秉政,以文彦博与司马光曾反对王安石变法,降为太子太保,也就在这一年,文彦博去世,时年92岁。文彦博卒后,追封太师,谥忠烈。文彦博善诗、善文、工书,且造诣很高,今存《文潞公集》四十卷、《补遗》一卷,收入《山右丛书》。

政声人去后,公道在民心。清代城内人老秀才王裕昌登临潞公轩怀念翼城名宦文彦博的诗句,是对文彦博一生功绩最好的概括:

名臣不尽缘梦得,初宰一邑后辅国。潞公当年称异人,桐封至今犹戴德。我缅高风登斯亭,心旷神怡欲忘形。隔山好水明如画,映堤柳色春自青。公昔临眺与我同,公何不朽我何穷?五十犹未称乡闾,勋业安望震苍穹?胸中块垒积已多,四座且静听我歌。昔日敌骑三万匹,岂忘长驱临大河?公为将相五十年,北人稽首亟请和。今安得有如公者,德望折冲息鲸波。天意茫茫虽难测,我辈志量贵兄特。况公典型今犹在,抗怀千古士之职。

明代进士王泰《文潞公轩诗》中的潞公轩插图

声名播翼壤媲美唐叔虞

在翼城县历代县令中,能被称为循吏者为数不少,但能与晋国始祖唐叔虞媲美者唯有文彦博。笔者经过梳理,有以下遗迹和文献为证:

翼城中学即原县衙旧址西北的钟楼上,北门洞上的匾额为剪桐封国,南门洞上即为潞公旧治剪桐封国是唐叔虞的事典,潞公旧治中的潞公指的就是文彦博为政翼城的业绩。

南梁镇上涧峡(古称晋峡)村,有一座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的玉皇庙,后此庙曾被用做学校。改建的记事碑两侧有一楹联,将文彦博与唐叔虞相提并论,彰显了文彦博关注民生、关注教育的事迹。

学问重修身溯唐叔遗风至今俗尚淳厚

校庠贵立品绍潞公盛世从此士多英贤

自宋以来,凡翼城重修唐叔虞祠,就一定会修缮潞公祠。《翼城县志》载:

唐侯祠,周叔虞也。在乡贤祠西,以翼为所封之地。旧在故城西北,徙治后路远难祀,明嘉靖三十五年后复建于此,清乾隆二十年知县张利仁重修。潞公祠,在旧教谕署西南,祀宋潞公文彦博。有院一区,殿三间,清乾隆二十年知县张利仁重修。

自宋以来,凡来翼城采风或者办理公差的官员总要拜谒唐叔虞祠、潞公祠和潞公轩。明代哲学家,时任山西参议的吴廷翰曾到翼城赈灾,因其抑佛,曾拆毁城内村同颖坊的金仙寺。他曾赋有《五月登潞公台》,写下解鞍叔虞国,脱帽潞公台。明代曾为山西佥事的许锐,更是将文彦博比作唐叔虞。在其《潞公轩吊古》中吟道:不是君王戏剪桐,晋墟安得叔虞宫?千年禾黍收遗恨,百里桑麻植古风。雉堞四围山色里,人家一带水声中。从容退食河亭上,遍览残碑目力穷。民国五年,浙江绍兴人王明仕由临汾调翼城任知县,擅长诗词和书法,曾为潞公轩撰写了如下楹联:吏才基相业,宋迹缀唐风。指的就是文彦博从翼城知县青云直上,登上北宋宰相的人生轨迹,其发迹之地就在唐风悠悠的翼城。

名轩今何在翰墨溢香远

潞公轩,又称潞公台,与河亭当为同一景致。文彦博被封为潞国公后,翼城人以其国爵更名潞公轩。起初,潞公轩仅院一所,殿三间。明嘉靖间,县令鄢桂枝建楼于其上。据县志记载:河亭临城带溪,山林掩映,为城内胜境。清康熙五十二年,县令林世炳重修,题溪山一览匾额,并赋诗。民国时期林木密布,更多佳趣,前人题匾一悬曰:风景似江南。民国十五年,县绅筹款补葺。后毁于日寇侵华战火。具体位置大致在今天的翼城中学校门口一带。

潞公轩前,有天然生成之柏一株,紧靠花墙。登轩一览,远山近水,历历在目,环城田园,秀雅异常,民国时期,被誉为翼城新八景之一轩柏长春。如今,我们已无缘目睹这一胜景,只能在古人所赋诗文中感悟昔日的风采。民国241125日出版的《翼城留并学友年刊》,刊载有署名桂馨的桐封八景轩柏长春中是这样描述潞公轩的:

潞公轩在县署东,初仅院一所,殿三间,于明之嘉靖年间,建楼其上,及清再为修理,几经点缀,致成一代佳景,游人韵士,未有不临此者也。前有悬崖古柏,后有名士诗词,天开美景,古人遗迹,处处尤增游人之兴趣,而其名则因是著焉。绿荫之下,东不落飞雪,夏不见阳光,幽静雅意,莫可与比。临轩一览,青山对面迎,碧树依序列。浍水溶溶,绕城而流,既居轩上,俨若行空。从流望而往返,乐水天为一色。鸟语音声,时填于耳。俯视城下,田园秀雅,青黄赤白,各放异彩。所谓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也!……

清代翼城文人安国楫,光绪丁酉科选拔朝考一等,分发直隶候补知县。他的《潞公轩赋》以天圣六年作宰是邑为韵,将潞公轩描写的淋漓尽致。其开篇写道:

客有过桐封之故址,求风韵于名贤。循城南堞,步署东偏;见夫轩楹,俨若亭榭岿然。瞻翔翱而踯躅,观浍水以流连。俯仰古今,不识何年创建;啸歌盼睐,平收合邑风烟。侧瞰凤闺,环千家之睥睨;高张鸱吻,接万里之长天。

潞公轩内壁间嵌有观风七言诗石碣,诗文主要是颂扬潞公的业绩。诗曰:山自峥嵘水自流,鸟飞林外鹭归洲。观风慕此登临望,遍野黄黄麦已秋。又山势环围水绕流,一轩高耸傍沙洲。潞公事业今何在?回首光阴五百秋

明代我县西午寄进士王泰,累官山东按察司按察使,编著有《文潞公轩诗》,此书现已成孤本。并绘有线描潞公轩图,十分珍贵。《翼城县志·艺文》收录有赞颂潞公轩的诗歌30余首。较早的有元代监察御史,累官通议大夫的河南元汲县人王恽的《潞公轩》诗,给予文彦博极高的评价。

唐都东望故城荒,

浍水翔山半夕阳。

当日潞公遗爱在,

至今亭构比甘棠。

涧峡玉皇庙改建学校记事碑两侧楹联

斯人虽远去桐封当永志

文彦博做事举重若轻、宽待众人、果断利落,有一种参透人性的自然,有一种深谙因果的从容,有一种铁肩道义的责任。在文人治国的孱弱氛围里,有武将杀伐的果敢;在互相倾轧的政治漩涡里,有公私分明的正气。文彦博的经历之丰富,经验之成熟,是纵横官场之人的生动教材,也是做人做事的道德标杆。

城内村是老县城所在地,这里被称为潞公旧治,源于北宋由翼城知县累官大宋宰相的文彦博。笔者认为文彦博是古城开发的稀有资源,挖掘与其相关的人文资源,发挥其名人效应是提升古城旅游开发品位的首选。为此,笔者曾在县十四届一次政协会议上提议让文彦博效应助推城内古城开发,在城内辟建一座文彦博纪念馆,恢复潞公轩这一景致,塑潞公文彦博像,设置潞公轩诗林、《潞公轩赋影壁》,展示其从翼城发迹登上北宋宰相的人生轨迹,必将励志青少年发奋图强。

斯人虽远矣,但我们的追怀旨在领略其超然物上的境界,感受其非凡的人格魅力。这境界,这魅力就是值得翼城人必须弘扬的潞公精神

(翟铭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