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养生

 众木成林0909 2017-05-11


前文说到关于运动员的寿命问题,意思是说,许多职业运动员没能长寿,是否运动不利于养生呢?显然不是。个中原因,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事实是,运动不仅不会影响健康,还有利于养生延年,关键是把握好运动中“度”的问题。

活动活动,要活就要动,生于1924年的金庸,至今已入耄耋之年,他说:现在我坚持散步,每日走45—50分钟。我的散步并不是有急促呼吸的急步,而是步伐缓慢,直到出微汗为止;至于太阳过猛或下雨时,则会在家踏健身单车30—45分钟。生命在于运动,健身离不开锻炼。一个糖尿病患者,竟然通过运动疗法使得身体显著好转。此人经常早晚锻炼,他听到说运动有利于增强胰岛调节功能,改变血脂状态,改善脏器功能,增强体质(从医学的角度讲,运动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便每天早餐半小时后,锻炼l小时,锻炼方式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如散步、跳舞、做健身操、打太极拳等,晚饭后,边看电视边做医疗保健操,经过长期锻炼,他的“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减轻,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消失,空腹血糖值由16.2毫摩尔/升降至7.2毫摩尔/升以下。今天,在城市公园、广场,甚至街头巷尾,越来越多的人跨入了晨练的队伍中,就连老大爷、老太太也在摆摆手臂、活动活动腿脚,或者打打太极拳、做做广播体操,有位知名老中医说:他每天晚上都是站着收看新闻联播的,他一边看,一边活动四肢,就像打太极拳,腿下沉、弯曲,呈半蹲姿势,这样5分钟就能感觉身体变热,十来分钟就觉得微有汗意,然后慢慢放松。他认为运动一定要适量,贵在坚持。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上健身房的不少,喜欢在室外打打球、跑跑步的就更多了。可是,现代社会的特点是,节奏快,工作繁重、竞争激烈,由于工作中多数人是坐着劳动,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如观念问题、懒惰心态、享乐主义等),致使更多的人缺乏运动,造成身体机能下降。

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看,阴主静,阳主动,运动属阳,静止属阴。从哲学的观点分析,静则凝,凝则滞,滞则不通,人的身体也一样,长期静止不动或少动,那么身体的各个地方就要出问题,血凝不通则周身疼痛,动脉血管不畅,血压就要升高,一些人因为生病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家人就要帮他(她)活动关节、按摩身体,在中医学看来,身体的各种不适也都为阴性。运动养生就是将被动变为主动,人多运动,是对阳气补充的一种需求。

我国是传统的运动健身古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发明了健身术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养寿》(相传为彭祖所著)中明确指出吐纳可以养生:“次有服气(即吐纳之术),得其道,则邪气不能入,治身之本要也。……人有爱精养体,服气炼神,则万神自守。”隋唐大医家孙思邈在《调气法》中更是详细介绍了调气养生的方法,他说,(调气)要“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如此则寒暑不能侵,蜂虿不能毒……凡调气之法,夜半后日中前,气生得调。日中后夜半前,气死不得调。调气之时,则仰卧床,铺厚软,枕高下其身平,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去身四五寸,两脚相去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气闷,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从鼻细细引入……能至千则去仙不远矣。若天阴雾恶风猛寒,勿取气也,但闭之……”不过,我国古代运动养生中,气功养生最成熟、应用范围最广。

气功,古时称“导引”,它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达到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一种动静结合的身心保健术。孙思邈的“调气法”即属于“导引”(气功)范畴。这方面,古代道家的养生思想起着主导作用,它创立了静态养生法,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不过,道家的“静态养生法”看似“静”,实则“动”也,它运用了逆向思维方法,改变了人们平时的习惯方式,外静而内动,甚至“内”也不“动”,进入了一个纯粹的“无我”的境界。当然,达到这一境界的,世上恐怕难寻几人。

前面我们讲到了孙思邈的“调气法”,它和今天人们常说的一种“闭气法”有点类似,即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尽量停止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但今天人们说的没有孙思邈说的清楚,孙思邈还告诉我们要怎样准备,怎样吸气,怎样闭气,最后又怎样呼气,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等。肺主气司呼吸,经常采用闭气法,有助于增强肺功能。所以,每天早晨起床时做一次,不少于10分钟。

调气功有很多种,比如雁式呼吸(胸呼吸),飞雁的呼吸是用肺的,它是心肺扩张,所以十禽戏里面,第二个就是做扩胸,做飞翔状,像用翅膀一样飞翔,我们把这种叫做大雁功或者仙鹤功。又如蛙式呼吸(腹呼吸),就是小青蛙的腹式呼吸,我们看小青蛙在呼吸的时候肚子一膨一松,腹式呼吸很简单,吸气时,除了肺,把肚子也鼓起来就行了,呼气的时候,除了肺缩小,把肚子也瘪了,虽然很简单,但它就练我们肚子里面所有的脏器。

古时候,我国有一个著名的中医叫葛洪,他在《抱朴子》中,写了这么一种呼吸方法,就是把气吸进来以后,不从鼻子呼出来,进行闭气,然后用意念力让这个气从人体的千千万万的毛孔出来,这就是闭气功,也有人把这个叫做胎息功,或者说无氧运动,现代人提倡有氧运动,但是我们古代的人却强调无氧运动,就是你在没有氧吸的时候,在缺氧的情况下,你怎么调动自己的身体。

还有一种特殊的养气方法叫吞津。吞津怎么吞呢?《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有肾病、肾亏的人,就可以静心呼吸,然后用舌头搅拌舌下的唾液,并徐徐下咽,这叫做餌舌。吞下舌头下边的津液,每天数十次,就可以养生长寿。很多人感觉奇怪,这又有什么用呢?因为中医上讲,这个舌头下面的液体是肾液分泌的,吞下去可以养肾、助消化、抗癌、增加抵抗力,就可以长寿。

我国传统的养生术中还有许多形体运动养生法,如健身术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太极拳、太极剑大家应该不陌生,五禽戏是古时候人们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练功方法。八段锦是八段练功动作,按照一定程序依心诀进行,有祛病健身之功。五禽戏和八段锦都强调心神专注、气随神运、效法自然。可惜,今天用此功强身健体者不多了。

当然,鉴于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加上当时各地人们的交流少,故运动养生方法比较单一。今天,人们普遍应用球类、游泳、舞蹈、武术、马术、体操、散步、慢跑,乃至印度瑜伽等运动以养生健体。可是,就每个人来说,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运动养生法,的确无所适从。不过,只要我们针对自身的实际,遵从一定的原则,必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一是动静结合,动者静养,静着动养。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属阳,老人、病人、妇女、儿童,长期生活在阴暗环境中的人五行属阴,应多运动,阴阳才得以平衡;青壮年、心情急躁、神情高亢、长期生活在高压环境中、运动过量的人属阳,应多静养,阴阳才得以调理。

二是坚持多样、适度、对症。现代运动多种多样,球类有各种各样的球,行走也分漫步、快走、慢跑、快跑,即使走进健身房,活动样式也五花八门,什么运动和怎样运动才适合你呢?如果是无病健身,那么,根据自己的爱好(尽量做到活动多样),以活动身体各部位、每次活动到微微出汗为好,也就是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目前,有一个运动后测脉搏的计算公式:170-年龄=合适的运动心率,例如,一个40岁的人,运动后他的脉搏如果是130次左右,表明运动量合适,若明显超过130次说明运动量过大,反之则运动量不足。如果身体有一些问题或疾病,那就要对症训练。最好的抗衰老运动:跑步;最好的减肥运动:滑雪、游泳,也可拳击、举重、爬山等;最好的健美运动:健美操、体操;最好的健脑运动:弹跳;最好的防近视运动:打乒乓球;最好的抗高血压运动:散步、骑自行车、游泳,不宜举、拉、推、挑;最好的预防痴呆运动:咀嚼、叩齿;最好的健脾胃、助消化运动:每天起床和睡前做腹部按摩。此外,跳跃运动还能壮骨骼,加快全身血液循环,防止骨质疏松,女性坚持可增加骨密度。有人说坚持“反常”运动,比如,雨中行、水中跑、冷水浴、赤足行、退步走等,我不是很赞成,尤其是前三项。

三是协调统一,形神兼炼。在中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活动中,非常讲究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密切配合,即所谓意守、调息、动形的协调统一。意守是指意识要专注,心无杂念;调息是指呼吸的调节,要均匀、有节奏;动形是指形体的运动,要自然、连贯、刚柔相宜。运动养生紧紧抓住这三个环节,使整个机体得以全面而协调地锻炼,则能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协调统一性,促进健康、祛病延年。

四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锻炼身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意经常坚持不间断。名医华佗那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方面指出了“动则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经常、不间断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进行适当的运动,才能收到养生健身的功效。

五是运动的注意事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一定合理(此话的本意也许是告诫人们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而不是说练功、运动重点是在三九天、三伏天);家务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空腹不宜晨练;清晨锻炼先饮水;运动前热身;感冒勿锻炼;运动过后,一定要做到“五不”,即不立即吸烟,不马上洗浴或骤然降温,不暴饮和贪吃冷饮,不蹲坐休息,不穿汗湿衣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