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三国故地 游六朝古都 瞻佛国造像

 南山禅 2021-07-07


临漳隶属河北省邯郸市最南部,地处中原腹地,位于太行山东麓。古时称邺,西晋为避愍帝司马邺讳,将邺城易名“临漳”,因北临漳河而得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境内邺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使临漳享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是建安文学发祥地,奇才鬼谷子诞生地,西门豹投巫治水发生地,铜雀台所在地。

------邺城博物馆------

邺城博物馆位居邺北城北延长线上,占地65亩,主体建筑面积5228平方米,东西长65米,南北宽50米。整个博物馆由城楼、城门和城墙共同组成。博物馆的外形是仿造邺南城的正南门朱明门而建,具有浓郁的汉代建筑风格。院内是由黄沙岩制成的六面浮雕墙,展示的是曹魏都邺、石虎阅兵、冉闵都邺、慕容三杰、东魏高欢、北齐高洋等六朝古都邺城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东西两侧建有高约11米的两座仿汉阙以及六根成语典故景观柱。

邺城博物馆共分六个展厅,分别是序厅、第一展厅:中原要地、富庶粮仓-史前至秦汉时期的邺地、第二展厅:魏武雄才、崭新都城-曹魏时期邺城、第三展厅:民族融合、文化激荡-十六国时期邺城、第四展厅:隋唐文明之前奏-东魏北齐邺城、第五展厅:中国北方佛都-六世纪邺城佛教。

彩绘覆莲座 东魏-北齐(534~577)

白石 通高52、底座宽73.5厘米 1987年上柳村东北漳河南大堤南采集

佛座上部为覆莲台,红色彩绘,上面中间有一圆锥形榫孔,整体正面上部为覆莲。中部为莲枝、莲蕾、荷叶、摩尼宝珠。下部为方形底座,正面为双狮香炉,两狮作蹲踞状。护狮前肢直立,尾巴上翘。中间为荷叶相衬的香炉,香炉下方为两个侏儒双手承托香炉。其他三面浮雕有神王像。神王像姿势相近,可辨者有象神王、河神王、珠神王、火神王、狮子神王、山神王、风神王、树神王。象神竖耳、长鼻,象头人身,左手抚膝,右手屈伸胸前,一腿跪站;河神头戴宝冠,宝缯下垂,双手在胸前斜抱有一鱼,交足而坐;珠神面相方圆,颈部有饰品,左手抚膝,右手托摩尼宝珠;火神发髻呈火焰状,面相方圆,双手托火焰在胸前;风神面相方圆,头发后飘,肩部有绕肩飘带,着长礼袍,双手持风袋,交足坐式;树神头戴宝冠,宝缯下垂,身着上衣,腋下一菩提树,树干用红色彩绘,树冠用绿色彩绘。

菩萨立像 北齐(550~577)

白石 残高70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单体圆雕,头戴花冠,冠部略残。宝缯垂直肘部。上身半裸,胸佩璎珞形饰,两臂均残断,断口有连接的榫孔。下身着长裙,裙腰斜披,臂部略向左扭,腰间束带,中部佩环,环下垂两条长绦带,腰部以下悬挂两道链饰,一道披帛从左胯斜披至右膝后上旋,跣足立于石榫之上。


佛立像 北齐(550~577)

青石 残高112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单体圆雕,局部残存彩绘痕,残高。脸型近椭圆,螺发,肉髻扁圆,鼻梁挺直,嘴角微翘,颈部有一周阴刻纹。体型修长,细腰,身着薄软袒右式袈裟,下裙贴体竖直垂下,通体无明显的雕刻衣纹,身体轮廓透衣而现。右手曲伸胸前,肘部以下残,断口处有榫孔,左手在腹侧,掌心向外,指部残,脚腕以下残断。

菩萨立像 北齐(550~577)

白石 残高68.4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单体圆雕,菩萨面相圆润,弯眉瞑目,头戴高冠,冠中似有化佛形象,宝缯垂至肘部,颈佩“U”形项饰,下悬一小铃形物。上身半裸,从左肩斜披一道璎珞珠饰,下身着长裙,裙腰外翻,披帛绕臂过膝一周。右手曲至胸前,残断,左手在腹下,掌心向外,跣足立于石榫之上。菩萨身侧有榫口,残见锈蚀的铁钉痕。


背屏式造像 北齐(550~577)

白石 残高66厘米 1958年河图村西太平渠内采集

造像仅存主佛及背屏。主佛结跏趺坐,面相方圆,肉髻扁圆,眉部凸出,双目微闭下视,双耳下垂。头后为圆形莲瓣状项光。项光还有四圈同心圆以及一圈莲花童子像。主佛身穿博衣褒带,衣领下垂至胸部,胸部有一衣结,双袖修长下垂至腿部。双手施无畏与愿印。双线阴刻衣纹。背光为镂空透雕,两颗菩提树相互缠绕,枝干处透雕。七个伎乐飞天上身赤裸,下身着衣裙若飞行状。上面两个飞天双手托举佛塔,佛塔中部有浮雕坐佛。佛塔下为两个裸体小童子,站在圆形莲蓬之上,面对面站立。伎乐飞天有执笛、有执筝、有执腰鼓、有执笙、有执箜篌,均呈飘飞状。背屏后面是两棵交叉缠绕的菩提树,树冠呈扇形,上部有浮雕莲瓣支托的摩尼宝珠。项光背面为白马吻别的佛教故事。一片山林,思惟菩萨头戴宝冠,头后有圆形项光,半结跏趺坐于山石之上。一手托腮,一手抚腿。思惟菩萨面前是一匹白马俯首吻别,马后站立有两侍者。


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 东魏-北齐

白石 通高93厘米 1979年栗辛庄村东出土

主尊面相方圆,双目微合,抿嘴略带笑意,素面发髻,双耳下垂至额,头后三周同心圆项光,内圈为莲瓣,其余两圈项光素面。主佛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搭敷在肩,衣领下垂到胸腹前,胸口束结,内着僧祗支,结跏趺坐,左足单翻,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袈裟下摆呈褶皱,搭敷在束腰须弥座中部。二胁侍菩萨,姿态举止服饰相同,面相方圆,头戴三叶形宝冠,瞑目抿嘴,双耳垂肩,宝缯下垂到肩部,头后为竖椭圆形素面项光。上身半裸,颈悬桃形宽带饰,尖部垂一菱形饰件,披帛在腹部交叉下垂到膝部后绕,交叉处饰一联珠环绕的圆形宝珠,赤足立于素面圆台上。左菩萨宝冠中似为化佛,一手在腹前提净瓶,一手持莲蕾;右菩萨宝冠中似为宝珠,一手持莲蕾,一手在腹下握香囊形饰。二胁侍菩萨前各有一供养人,右侧供养人仅存腿部,左侧供养人头部残缺。二供养人姿势相同,身披斜袍,双手作合十印状,单膝相跪,身体微侧,面向前方。底座有一龛,浮雕有一个侏儒,头顶一盘,盘内为宝珠。侏儒身披大衣,禅定坐式,两侧有两个护狮呈蹲卧状。

汉白玉石造背光 北齐(550~577)

白石 残高41.4厘米 1980年张彭城村西北采集

通体透雕,背光呈扇形,正面下部中间可见主佛的项光,项光为素面圆形。项光上方为透雕的菩提树枝干、树冠以及飞天。菩萨树的边缘呈波浪纹饰,正中间为一人身兽面,兽面方圆,双目暴凸、下视,鼻梁呈三角形状,嘴巴横长,紧闭,两耳大而下垂,两侧胡须飞扬,两臂粗壮,两手握物,两乳突出,腹部暴突,两腿粗壮,两足分开,一足踩在树冠上,一足反面向上,似奔跑状。人身兽面头部是两神龙的爪部,人身兽面托一圆形佛塔,佛塔下部为仰莲,中间有佛龛及坐佛,佛龛上为双层莲台状顶部。人身兽面上方佛塔的两侧是两条神龙,龙首面向外侧,龙体卷曲飞扬,一爪托塔,一爪与下部飞天手部相互托抚,一爪腾飞状。上面左右两个飞天面相为圆形,头发为螺髻,头后有圆形项光,飞天双目微闭、下视,口唇闭合,上身赤裸,披巾绕而下飘,下身着短裙,一手持莲蕾,一手托龙爪,双脚赤裸,整个身体呈飘逸状,下面两个飞天面相为圆形,头发为螺髻,头后有圆形项光。飞天双目下视,口唇微闭,上身赤裸,披巾绕过上肩而飘至臀下,双手抚膝,双脚上举,若坠落状。飞天外侧有半圆形璎珞连着神龙、菩提树和飞天。

白石佛头 北齐(550~577)

白石 高22.9厘米头像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面相圆润,弯眉细目,直鼻小嘴,唇上有墨绘须髭,耳垂处有修补痕,头后有并列两处小圆榫口。


青石佛头 北齐(550~577)

青石 残高27.8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面相圆润,弯眉细目,直鼻小嘴,大耳下垂,肉髻扁圆。头后有并列两处小方榫口。


道胜造药师像 东魏元象元年(538)

青石 残高27.4、底座长17、宽12、高7.3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青石造像。主尊肉髻较扁圆,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下摆呈多重褶曲,左手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二菩萨身着长裙,双手在胸前合十。背屏尖楣状,浮雕火焰纹装饰。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及供养比丘,背面题刻:“元象元年七月十五日,比丘尼道胜敬造药师像一区。


张景章造观世音像 东魏武定二年(544)

白石 高40厘米,底座长22.2、宽11.1、高10.6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背屏式三菩萨造像,顶部略残,残存彩绘和贴金痕。主尊为观世音立像,头戴三叶形冠,面相丰腴。身穿长裙,颈悬桃形饰,披帛在腹前交叉。右手在右胸前,掌心向外,跣足立于圆形覆莲台上。主尊高17.2厘米。两胁侍菩萨服饰同主尊,体型略小,一手在胸前持物,一手在腹下提桃形香囊,高13厘米。背屏尖楣状,浮雕火焰纹和缠枝花卉图案,背面阴刻树下思惟像。方座正面中部浮雕一半身力士托举莲花香炉,两侧各有一身立姿比丘,手持长茎莲蕾,外侧为蹲踞状双狮。方座侧面各有两身神王像,分别戴龙头和虎头帽。题记中有“大魏武定二年,岁次甲子,四月八日,佛弟子张景章为亡父母敬造观世音像一区供养”。


李迴香造太子思惟像 东魏武定二年(544)

白石 通高48厘米,方座长20.7、宽13、高11.2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背屏式造像,基本完整,有彩绘和贴金残痕,通高48厘米。主尊为思惟太子,头戴矮冠,莲瓣项光,脸部略圆,颈悬桃形项饰,上身半裸,下身着裙。右手拄颊,左手抚膝,脚踏莲台,半跏坐姿。主尊高23厘米。两侧各有一身弟子像,圆形项光,敞领僧袍,双手拢于胸前,跣足立于莲台上。尖楣背屏中上部雕四身童子像的飞天,顶部为一莲花化生童子。背屏背面雕一菩萨二弟子,菩萨立姿,头戴矮三叶冠,尖楣形火焰项光。上身半裸,劲悬桃形项饰,下身着长裙,右手曲伸右胸前,掌心向外,左手在左腹下握桃形香囊,跣足立于覆莲台上。两侧各一身弟子,背靠树杆,双手合十,跣足立于方座上。二弟子上方各有一身供养菩萨,双手合十,侧身胡跪作礼拜状。顶端为一莲瓣荷叶衬托的火焰摩尼宝珠。方座正面为双狮香炉,两侧面各浮雕三身供养菩萨,姿势各异,披帛在腹下交叉后绕臂下垂。背面两边各有一身供养菩萨,手托宝珠。中部纪年题刻,“武定二年六月廿三日,佛弟子和妣沙李迴香造太子思惟一区,普为有形之类,速登正觉”。


一菩萨二弟子背屏式造像 东魏-北齐(534~577)

白石 高55.4厘米,底座长26、宽13、高8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保存完整,残存部分彩绘贴金痕。主尊为菩萨立像,头戴矮冠,宝缯垂肩,圆形项光,内饰缠枝忍冬纹图案。上身半裸,颈悬桃形饰,披帛在腹部交叉穿环,下身着长裙,披帛和衣裙外摆略向外撇。右手持莲蕾,左手握桃形香囊,跣足立于圆形覆莲台上。主尊高28厘米。二弟子身着敞领僧袍,双手合十,跣足立于圆形仰莲台上,高19厘米。背屏上部浮雕四身飞天,头梳高髻,裸上身,下身着长裙,上方两身飞天手托摩尼宝珠。背屏背面有红、黑色彩绘残痕。方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双狮颈部无鬃毛,做侧身蹲踞状,其余三面残存彩绘痕。


一佛二弟子二“螺髻”二菩萨背屏式造像 北齐(550~577)

白石 高38厘米,底座长23.5、宽9.6、高8.3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基本完整,贴金彩绘全无。主尊为坐佛,扁圆肉髻,面相圆润,圆形项光,身着轻薄贴体的袈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结跏趺坐于圆形莲台上。主尊高11.6厘米。两侧六身胁侍衣纹刻划简洁,均跣足立于圆莲台上,高10.5~10.8厘米。内侧弟子身着长袍,双手合十。中间位大螺髻像,双手合十或捧高柱。外侧的菩萨裸上身,下身着贴体薄裙,一手在胸前持莲蕾,披帛绕臂沿身侧下垂。胁侍背屏由两株矮孔透雕,层叠缠绕的菩提树构成,边缘呈锯齿状。上部浮雕六身飞天,双手在胸前抱持璎珞,大部残断,顶端雕出一尊小坐佛。方座中部为双狮香炉,外侧为两身力士,昂首向侧上视,臂部略向内扭,上身赤裸,一手抚胸,一手贴在腹前,下身着禅裙,腿部微曲。


僧略造释迦像 东魏武定五年(547)

白石 残高41.5厘米,底座长19.6、宽11、高8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通体有彩绘贴金痕。顶部略残,正面绘红色火焰和缠枝花卉图案,背面光素。主尊为释迦立像,扁圆肉髻,脸部较圆,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衹支,胸腹间束结。左手作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圆形覆莲台上。主尊高20厘米。二菩萨头戴三叶冠,圆形项光,面相较丰腴,身着长裙,颈悬桃形饰,一手在腹下握桃形香囊,跣足立于圆形覆莲台上。二菩萨高13.5厘米。方座正面有红、黑色彩绘狮子香炉的残迹,其余三面为“大魏武定五年,岁次丁卯,比丘尼僧略敬造释迦像一区……”的纪年题刻。


仵文贤造释迦像 东魏武定六年(548)

白石 残高55厘米,底座长30.5、宽20.5、高11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一佛二菩萨背屏式白石造像。主尊面相圆润,肉髻扁圆,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左手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两侧各一身立姿菩萨,上端为飞天托塔。背面浅浮雕太子树下思惟。底座正面为双狮香炉,其余三面为供养人题刻“大魏武定六年……邑主仵文贤等卅余人敬造释迦像一区……”。


一菩萨二弟子背屏式造像 东魏-北齐

白石 通高33.8厘米 1996年洪山村南漳河内采集

主尊高15.1厘米,面相较圆,头戴花冠,颈悬桃形宽带饰,上身半裸,斜披络腋,披帛在腹部交叉,左手握香囊形饰,右手持莲蕾形饰,跣足踏在覆莲台上。两侧弟子面容端庄,双手在胸前合十,跣足立于覆莲台上。背屏正面纹饰有两重,内圈忍冬纹、外圈火焰纹,背面浮雕树下思惟佛传图。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背屏式造像 北齐(550~577)

白石 高30厘米,底座长17.5、宽8、高6.2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保存完整,表面有较好的彩绘痕迹。主尊为坐佛,脸部方圆,扁平肉髻,圆形项光,外缘贴金。身着贴体的袒右袈裟,衣纹彩绘。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结跏趺坐于圆莲台上。主尊高9.5厘米。两侧胁侍均跣足立于圆莲台上,弟子身着红色僧袍,双手拢于胸腹间,高8厘米。菩萨头戴矮冠,裸上身,披帛缠肩绕臂沿体侧自然垂下,下身着彩绘贴体薄裙,双手在胸前捧莲蕾形饰,高9厘米。背屏弧扇形,由两株缠绕的菩提树构成,树枝分叉处镂孔,边缘呈锯齿状。上部有四身飞天,顶部二身双手托一小坐佛。背屏背面为两株红色彩绘的菩提树,树冠边缘有墨线勾勒的痕迹。方座正面为双狮香炉及力士,莲花香炉由一半身小人双手托举,旁有二供养人作礼拜状。外侧有两身力士,裸上身,下身着红色禅裙。方座两侧面及背面雕有八身神王类护法形象,单手在头侧托宝珠,舒腿坐姿,脚穿黑色短靴。


皇海伯造观世音像 北齐天保六年(555)

白石 残高30厘米,底座长14.2、宽8、高7.3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背屏式菩萨造像,顶端略残。菩萨头戴矮冠,宝缯垂至肘部,颈悬桃形饰,上身半裸,披帛在腹下交叉,下身着长裙,裙摆略外撇。右手持莲蕾,左手握桃形香囊,跣足立于圆形覆莲台上。菩萨高14.7厘米。背屏正面和背面残存少量红、黑色彩绘痕迹。方座正面有墨线勾勒的双狮香炉残迹,背面有纪年题刻,“天保六年七月八日,佛弟子皇海伯敬造观世音白玉像一区……”。


智徽造观世音像 东魏天平四年(537)

白石 高30厘米,底座长13、宽11、高4.2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背屏式菩萨造像,基本完整,通体保存红、黑彩绘及贴金痕。主尊为菩萨立像,面容较瘦,唇上有须,头戴三叶形冠,莲瓣项光,发瓣、宝缯垂至肘部。上身半裸,颈悬宽桃形饰,披帛宽大,在腹下交叉,下身着长裙,裙摆外撇。右手在胸前持莲蕾,左手在腹下握桃形香囊,跣足立于覆莲台上。尖楣背屏边缘饰火焰纹,背面墨绘太子树下思惟像。方座背面题刻“天平四年,岁次丁巳……,永晖寺智徽为师僧父母造白石观音像一躯……”。


一菩萨二弟子背屏式造像 东魏-北齐(534~577)

白石 高20.5厘米,底座长13、宽4.6、高4.4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背屏右上部略残,彩绘贴金保存较好。菩萨头戴矮冠,圆形项光,裸上身,颈悬桃形饰,下身着贴体长裙,衣纹彩绘。右手在胸前持物,左手握桃形香囊,跣足站立。二弟子眉眼和僧袍皆为黑色彩绘,双手拢于胸腹间,跣足立于矮方台上,身后浅雕菩提树。背屏边缘呈屝棱状,上部有四身飞天,双手在胸腹间抱持璎珞花绳,顶端浮雕摩尼宝珠。背屏背面残存贴金和墨色彩绘痕。方座正面雕双狮香炉。


一佛四弟子背屏式造像 东魏-北齐(534~577)

白石 残高31.8厘米 1995年马辛庄村西北采集

主佛胸上部已经残缺,善结跏趺坐式。主佛一手提香囊,下身着裙,跣脚坐于束腰莲台座上,身上有绿色、红色彩绘。主尊两侧是镂空形佛龛,佛龛底部为覆莲形柱础,两个莲柱础中部有仰莲和覆莲图案,红色彩绘,上部为贴金。佛龛两侧各有两个胁侍,内侧为两个弟子。左侧弟子面相方圆,双目前视,光头,着交领式僧衣,双手拱于胸前,衣衫彩绘剥落,可见部分红色,跣脚立于双莲台上。右侧弟子面相方圆,双目微闭,下视,口唇微闭,光头,着开领式僧衣,双手拱于胸前,衣衫通体红色彩绘,跣足立于双莲台上。外侧两胁侍,仅剩头部和足部,头后有椭圆形项光,跣足立于双侧莲台上。背屏有菩提树部分枝干和一伎乐飞天,其他部分残缺。底座为长方体形,正面浮雕中间为莲叶相衬的香炉,香炉两侧是两个光头佛弟子,佛弟子面相方圆,双目微闭,身着交领式僧袍,双手拱于胸前衣衫内,跣足立于方形座上。佛弟子两侧是两个相向的护法石狮,两石狮前肢直立,一肢直立,一肢扶香炉,一肢着地,呈蹲卧状,尾巴上翘。护狮外侧为两个力士,两个力士头部均有圆形项光。上身赤裸,下身着红色裙子,披巾绕肩下垂至足部。


刘伯阳造释迦像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

青石 通高31厘米,底座长14.7、宽10.5、高7.2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背屏式坐佛造像,保存完整。主尊结跏趺坐,莲瓣项光,波状发髻,肉髻较圆,脸型椭圆,大耳下垂。身着袒右袈裟,内着僧衹支,偏衫搭敷右臂,施禅定印。背屏边缘浅雕五身坐佛,身着通肩袈裟,禅定坐姿。方座正面浮雕香炉,其余部分为刘伯阳及父母、妻姊、子女像,均着交领袍服,或立或跪作供养状。底面有纪年题记,“太和十九年岁在乙亥……,魏郡邺县民刘伯阳,为居眷男女大小敬造释迦牟尼像一区……”。

造像底座 东魏-北齐(534~577)

白石 底座长47.6、宽24.7、高10.4厘米 1980年上柳村北采集

一铺五身背屏式白石造像底座,局部有红色彩绘痕。底座上部正中残留一扁平圆形覆莲台。底座四面雕造十二方形浅龛,正面六龛,其余三面各两龛,每龛内浮雕出一身神王像,神王均裸上身,披帛绕臂,下身穿短禅裙,裙腰外翻,脚着短靴,龛内残存红色彩绘痕。题材可辨者有珠神王、象神王、风神王、火神王、龙神王、山神王、树神王和鸟神王,其余四身均手托一桃形宝珠。


造像底座 东魏-北齐(534~577)

白石 残高10.9厘米 河图村南采集

一铺五身背屏式造像底座。座上有五躯造像的足部及莲台,局部有彩绘和贴金。底座为长方形,正面浮雕一侏儒双手托一盘子,盘内荷叶相衬一香炉。两侧是两个护佛法的蹲狮,蹲狮怒目、张口,肌肉发达,前肢直立,后肢蹲卧,尾巴上翘。底座外侧是两个力士,左边力士头后圆形项光,高出底座上平行线,头盘高髻,方脸,面向下垂,双目下视,上身赤裸,披长巾下垂至脚,跣足,两脚外撇,下身着长裙,右手扶左肩下,左手提一物,脐下装饰连珠饰品。右边力士,头戴宝冠,方脸,头后有红色彩绘,圆形项光,上身赤裸,左手扶右肩下,右手下垂,下身着长裙,跣足站立,两脚外撇。

道智造释迦像 东魏武定四年

青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道贤、杨明达造像为青石石质,除背屏上部稍许缺损外,其它部位保存完好,正面、背面及侧面分别采用高浮雕、减地平刻和阴线刻,十分精彩,实属北朝造像中不得多得之精品。

三褈法荣造像 北魏正始二年(505)

青石 残高26.5厘米,底座长18、宽11.2、高5.3厘米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背屏及左菩萨残。主尊结跏趺坐,肉髻较高,面相清瘦,头微前倾。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口束结,袈裟下裾呈多重褶曲,两侧外撇搭敷座下。右臂曲至胸前,残断,左手施与愿印。项光、背光内残存小坐佛像。右菩萨高髻,三叶形冠,面容瘦削,身着长裙,披帛在腹部交叉穿环。左手胸前持物,右手提净瓶,跣足立于圆莲台上。背屏背面阴刻弥勒说法图,菩萨装,披帛在腹前交叉,交足坐,火焰背光,下部正中为香炉,两侧环绕闻法诸众。方座三面刻有题记:“大魏正二年岁次乙酉……佛弟子三褈、法荣单心造石像一区……愿生妙诸天上,恒遇弥勒……”。


青石角螭首 汉魏-北朝

螭首长102、高48、宽33厘米 1986年三台村西铜雀台遗址T13出土

出土于铜雀台遗址东魏、北齐时期地层中。螭首微上昂,大口张开,牙齿毕露,口内尚残存彩绘,造型夸张华丽。前段打磨光滑,后端粗糙部分仍保留垒砌砖痕迹。螭首后段衔接特征显示其应为角螭首,是高台建筑台基顶部、围栏拐角望柱下突出台体的构件。


射猎图石函 东魏-北齐(534~577)

石质 长22~24.5、宽12.9~19.3、高8.6~15.4厘米 上柳村北地出土

石函正立面呈正方形,高浮雕射猎图案和树木等,图案中心为一骑马武士弯弓搭箭、回射背后追逐的两头怪兽,远处背景为草地、树木和起伏的山峦,图案左侧和下部用缠枝忍冬作为边缘装饰,从构图连续性来看似乎右侧还应有对应图案。石函后部上扬,作弧形坡状。石函中空,底部有长方形底板。


西门豹祠刻铭残石 后赵建武六年(340)

直径37、残高42.3厘米

推测原为圆柱,现仅残留柱顶部分。虽然残缺不全但文字部分基本保存完整,石柱左右两侧各有一人物刻像。从头饰、服装上可以看出是战国时期人物像,一侧刻有“圣人”二字清晰可辨。人物中间浅浮雕出一长方形区域,其上镌刻文字,书体介于楷隶之间,内容为“赵建武六年,岁在庚子,秋八月······上作迴头殿屋三间······”。由刻文可知此石为西门豹祠堂的奠基石。“赵”指“后赵”,“建武”是后赵石虎的年号,建武六年就是公元340年,上面提到了一些官吏的名字,如巧工司马臣张由监作吏臣杜波、马孙,殿中司马王基等等,应该是官府安排的建殿主管人员。该刻铭与《水经注》、《金石录》等文献记载内容相吻合。

陶魁 汉魏时期

泥质灰陶 口径16、宽11.6~13、高6.5、柄长7.5厘米 1994年上柳村西京深高速公路M1207出土

饪食器,魁口呈不规则正方形,侈口略外撇、斜壁、平底,魁柄作短龙首状。魁身内壁涂朱,外壁及魁柄压光,局部残存白色底彩。

“大赵万岁”瓦件 后赵(335~350)

泥质灰陶 高62.2、宽58、厚10厘米 2006年磁县南营村窑址采集

整体呈不规则的“周”字形,陶泥中可以观察到较多草拌泥植物秸秆痕迹。塑质结合模制,瓦件正面由三个压印阳文隶变体“大赵万岁”的圆形瓦当构成,呈“品”字形分布,上面的瓦当较大,下面两个略小,在三个瓦当的圆心和四周边缘部分均匀分布有五个突出的乳丁。

鸱尾 东魏北齐(534~577)

泥质灰陶 通高40、厚21.7厘米 2007年何庄村北采集

陶龟 东汉中晚期

泥质灰陶 通长33、宽24.5、高19.9厘米 1975年东太平村汉墓出土

半人面饰件 后赵(335~350)

泥质灰陶 残高29.8、高13.8、厚3厘米 1998年洪山村西南潜伏城门T1出土

兽面建筑饰 东魏北齐(534~577)

泥质灰陶 残高37.3、宽28.3~31厘米 上柳村附近采集

狮型镇 汉魏

白石 邺城遗址采集

兔型镇 汉魏

青石 邺城遗址采集

兔型镇 汉魏

白石 邺城遗址采集

------三台遗址------


三台位于临漳县境内,距县城18公里。这里古称邺,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在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凤、冰井三台,因此,三台是对三座台址的统称。


以上内容由楠山居主侯楠山拍摄整理,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