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柳与松柏》

 野之老 2017-05-11
蒲柳为何物?古诗中经常有提及。如李白的《慈姥竹》就有:“不学蒲柳条,贞心尝自保。”之句;而李白在其《长歌行》亦有:“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之说。杜甫也有,其《上水遣怀》曰:“孤舟乱春华,暮齿依蒲柳。”其实很多,皆形容的是人的体弱与衰老……

“蒲柳”一说最早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曰:“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晋书-顾悦之传》对此亦有记载。说的是晋代的顾悦之,字君叔,与晋简文帝同岁,而头发早已斑白。简文帝于是有一次问顾悦之:“你的头发为何这么早就先白了?”顾悦之答到:“蒲柳熬不到秋天就会叶落凋零;而松柏虽历经风霜却更见青翠繁茂……”

详查一番就可以知道,蒲柳原来是黄河滩上的一种常见植物,植物学上的名字叫做“水杨”。因其生长于水边,且质性柔弱又树叶早落,所以常用来比喻体弱或容易衰老。然而,蒲柳看上去虽然瘦削纤细,但却不像垂柳那样纤弱柔丽,也不会像垂柳那般婀娜多姿,在柳树的家族中,蒲柳可能是最不起眼的一种。

颇具玩味的是,蒲柳似乎一向都是历来文人们最不喜欢的一类植物了。比如白居易就曾说:“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周作人亦说:“自惭蒲柳质,何敢慕芳草。”还有《红楼梦》中贾迎春出嫁后,曹雪芹感叹:“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等都是把蒲柳看成一种低贱衰弱的植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