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固醇高的人还能吃鸡蛋吗?3件事教你轻松降血脂

 平安寨人 2017-05-11

导致血脂升高的因素有哪些?

高脂饮食会明显增高血脂,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早在19世纪末,科研人员通过高胆固醇喂养新西兰兔,发现高脂饮食可明显增高血脂,并引起血小板数增加、黏附力增强,前列环素/血栓素A失衡,纤维蛋白原及纤溶酶原含量增高,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升高,且在胸腹主动脉形成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脂升高与冠脉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

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陆续开展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血脂升高与冠脉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我国由于长期坚持“偏素饮食”,人群血脂基线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明显低于欧美国家。

如何降低高胆固醇?

调整饮食习惯,多摄入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的食物。

高热量、高脂、高饱和脂肪酸饮食能够促进胆固醇合成,提高血浆胆固醇水平。而当人体处于饥饿、低热量饮食或肝吸收胆固醇较多时,则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活性,减少胆固醇合成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饮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磷脂酰胆碱的合成,提高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生成较多的胆固醇酯,进而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此外,食物中的纤维素能帮助减少胆固醇吸收,阻止胆酸盐肠肝循环的药物也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降低血胆固醇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不仅仅依靠单纯的饮食和运动。

相关研究还表明:单纯饮食和运动能够降低血胆固醇7-15%,实际的下降幅度与原来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可见适度控制高胆固醇摄入有益心血管健康。

亚洲人跟欧美人的基因、饮食结构均有较大差异,形象说来黄色人种好比“食草动物”,白色人种更像“食肉动物”。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是欧美人对高蛋白、高胆固醇食物的代谢能力较强!

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积累,突然改变饮食结构往往会带来不适。很多年前欧美人面对鸡鸭鱼肉挑三拣四的时候,我们还在吃糠咽菜,但当时我们的血脂水平确实很低。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血脂水平也在大幅升高。有肉吃有酒喝的日子让很多人最终惹上“富贵病”!总之,高胆固醇摄入能够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这也是我们长期指导大家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饮食的关键所在。

各类他汀药的涌现,也为防治心血管病提供了有效的武器。

不过研究发现应用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肝脏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同时,患者肠道内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会代偿性增加。与国外习惯“大剂量降脂+嘴上适当放开”的理念不同,我们更强调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配以常规或小剂量药物调节,使其即有效又安全的长期使用,才能长期明显获益,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胆固醇月”简介:胆固醇对国人健康的危害很大,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群死亡因素排名之首。研究数据显示,中国人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的原因是由于胆固醇升高所致。更重要的是,大家还不了解坏胆固醇就是中国心梗、脑梗疾病高发的元凶,为此,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和中国卒中学会2016年5月1日前宣布,将每年的五月设为“胆固醇月”。

专家介绍——

汪芳教授

汪芳,女,51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副主任、心内科副主任、超声心动图室主任。

198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并分配于北心内科。1996丹麦哥本哈根国立医院心内科作访问学者。2000-2005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攻读临床型硕士、博士研究生。200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7年赴新加坡国立心脏中心进修超声心动图。

从事临床20余年,已发表论文70余篇。擅长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衰、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药物治疗及临床评价;有丰富的各种心血管危急重症的抢救经验。在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血管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