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D

 xxp4ruz3brwo5r 2017-05-11

安东宁·德沃夏克:狂欢节序曲,作品92

约瑟夫·海顿: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作品Hob.: VIIe/1

安东宁·德沃夏克:D大调第六交响曲,作品60


-------------------------------------作曲家简介-------------------------------------


安东·德沃夏克 Antonín Dvo?ák(1841-1904)

生于布拉格(时属奥匈帝国,现属捷克),早年入布拉格音乐学校,毕业后进行音乐创作,1890年受聘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在此期间他受到祖国民族复兴、发展民族文化的思潮的影响,接触了西欧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作品;1892—1895年春应邀在美国纽约音乐学院教学并任院长,回国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1904年去世;他是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第9“自新大陆”交响曲》(又名《第九交响曲》或《e 小调第九交响曲》,为作者受邀到美国期间所作)、《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第4交响曲》、《第7交响曲》、《狂欢节序曲》、《奥赛罗序曲》、《胡教徒序曲》、《随想谐谑曲》、《幽默曲》(又称《诙谐曲》)、《斯拉夫舞曲》、歌剧《水仙女》、《阿米达》,以及交响诗《水妖》、《午时女妖》、《金纺车》、《野鸽》等等。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海顿的音乐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韩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的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


--------------------------------------作品简介--------------------------------------


狂欢节序曲,作品92

德沃夏克《狂欢节序曲》又名《波希米亚狂欢节序曲》,作于1891年,管弦乐曲。本曲为作者所作的《自然、生命与爱情三部曲》的第二部。 1892年4月28日,为答谢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德沃夏克“名誉音乐博士”学位,由国民剧院管弦乐团在布拉格首演,并由作者亲自指挥。

《自然、生命与爱情三部曲》这三个作品合起来是一个整体,贯穿着统一的思想和共同的、表现自然的音乐主题;分开来,又是三首独立的管弦乐序曲。在第一部《自然序曲》里,作曲家采用抒情的手法,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它好似一首田园诗;第二部,作者用人们欢度狂欢节的景象和感受,来表现旺盛不熄的生命之火,所以又叫《狂欢节序曲》;第三部,描写爱情和嫉妒的矛盾。作曲家选用莎士比亚名剧《奥瑟罗》寓意深刻的、悲剧性的内容来表现这个主题,所以又叫《奥瑟罗序曲》。但是,在这三部曲里,《狂欢节序曲》更通俗,更受人们的喜爱。


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作品Hob.: VIIe/1

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最后一部协奏曲。海顿第二次赴英国旅行后返回时,是在1795年的夏天,此曲便是次年(1796年)写的。此曲为小号协奏曲的典范之作,经久不衰。

第一乐章 快板,降E大调,4/4拍子。 呈示部的第一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呈示,接着以全合奏方式来结束第一主题。然后出现下行的第二主题,旋即进入全合奏的终结乐句,简洁明了。主奏呈示部是由主奏小号重新吹奏的第一主题开始的。

第二乐章,行板,降A大调,6/8拍子。 首先由弦乐器奏出西西里舞曲节奏的主要主题,主奏小号跟着重复一次(片段2)。在本乐章中,小号与全乐队交相辉映,而造成调性的变化。

第三乐章,快板,降E大调,2/4拍子,两个主题回旋奏鸣曲式。三个弦乐器合奏主题,接着由全乐队重复主题一次,然后乐曲转为第二主题,藉着很起劲的乐句来结束乐队呈示部。接着由主奏小号轻松地吹奏出欢快乐观的主题,这是一段非常有名的旋律,主奏小号在高音区奏出嘹亮的音色,充分发挥出这一乐器的特色。结尾再现第一主题,直接把乐曲带进终结部。


D大调第六交响曲,作品60

第六交响曲作于1880年,属德沃夏克作品中表现民族感情最强烈时期的创作,1881年3月25日由车希指挥捷克剧场管弦乐团首演。全曲共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很快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描写正在迎接春天的捷克人的感觉。第一主题由喜悦、明亮的木管呈示,第二主题由双簧管表达。呈示部中加入福里安舞曲因素。发展部以对位方式发展,也有近琴马奏的(Sul ponticello)效果。

第二乐章:慢板,降B大调,3段体。最初木管模仿风格的序奏后出现的主题,运用四度音程,全乐章散发着温暖的诗意趣味。

第三乐章:谐谑曲,福里安舞曲,急板,D小调,3段体。其主要主题取自捷克民歌,第一段类似于德沃夏克自己的《斯拉夫舞曲》。中段为D大调,其和声构成有牧歌风味。

第四乐章:精神抖擞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前乐章使用过的素材不再运用,基本以这个乐章的两个主题的对比纠缠发展。结尾速度提至急板,以第一主题变形开始而形成高潮。

[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