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播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以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为例丨喻国明等

 颐源书屋 2017-05-11
  ——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范式及学术框架
  喻国明 何其聪 吴文汐
  【作者简介】
  喻国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
  何其聪,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教授。
  吴文汐,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教授。
  【摘 要】
  移动传播技术使传播行为复杂化和结构化,媒介接触行为与用户工作生活实践相互渗透、高度融合。因此,传统媒介接触研究方式已经无法胜任移动互联用户的行为和效果测定。鉴于此,本研究借助社会学、认知行为科学、发展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以发展心理学中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框架和社会系统理论框架结合,在多学科融合视角下发掘媒介用户在复杂环境下的媒介接触与使用特征。研究逻辑是以时间为轴,挖掘受众的行为-空间-心理分配特征,从现实生活情境中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状态。
  【关键词】媒介接触;媒介使用;研究范式;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The Innovation of Communication Study Paradigm: A Case Study of The Study Paradigm and Academic Framework of Users’ Media Exposure and Use
  YU Guo-ming, HE Qi-cong, WU-Wenxi
  [Abstract]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makes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more complicated and structured. Users’ media exposure is interacting with users’ daily life. The previous media exposure study method is not capable to meet the demands of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effect study in mobile Internet age. Therefore, this paper adopted the academic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sociology, cognitive science, behavioral science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ombined the self-identity theory fro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social system theory, explored users’ media exposure and use characteristics in complex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users’ behavior-space-psycholog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long with the timeline and investigated users’ media exposure statement in the context of realistic life.
  [Key Words] media exposure; media use; study paradigm; theoretical framework
  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是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最为通常、也是最为基础性的一项研究。犹如人口普查之于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一样,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无论对于传播学的学术研究而言,还是对于传媒业的实务操作而言,都是最为基础性的分析前提。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媒介接触与使用研究的基本范式是被框定在时钟刻度的单一维度上,尽管关于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林林总总,但几乎都是集中在人们接触与使用媒介的时段、时长及频度等指标上。这样的指标虽然也有它的价值与意义,但它却明显地存在着研究意义的局部、割裂和片段的缺陷,与人们媒介接触与使用的实际状况相去甚远,缺少对于实际状况的描述、分析和解释能力,更少具有进一步挖掘和延伸其价值的数据关联的基础。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媒介接触与使用调研的关键性创新,绝非某些技术手段或技术环节上的修补与改进,而应集中在研究范式的创新上。我们的基本研究逻辑概括地说就是以时间为轴,挖掘了受众的不同行为、不同空间的时间分配特征,以及一天的情绪波动特征,把握都市生活下的受众生活节奏规律,并重点考察了受众各类媒介的接触情境,包括行为情境、空间情境以及相对应的情绪状态。此外,借助于问卷调查所提供的信息,还要进一步描绘了受众的社会关系与价值取向,对不同媒介的认知评价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媒介接触习惯的差异等。这一多维研究模式的构建势必可以获得此前研究中未曾得到的丰富发现,极大拓宽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研究的视域,提供考察与把握受众的新路径。
  一 、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学术范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移动互联终网绝不仅仅是PC互联网的升级移动版本,它的普及为网络使用者带来的变化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全新媒介体验,包括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移动传播技术使传播行为复杂化和结构化,以不同技术形态伴生于用户工作、生活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最终渗入社会日常活动的诸多领域。而且,移动媒介技术的进步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一方面继承了PC终端互动性特征和信息沟通优势,另一方面为使用者增加了信息沟通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优势。无论是文字、语音还的是图片、视频,用户与任意相联系的用户之间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分享和交流互动,公开自己的感受、评价、位置、地点等高维信息内容,甚至携带着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情绪、语气、语调、手势等各种非语言符号,这对于还原人际传播语境具有重大意义。这带来了社会交往方式和媒介接触方式的双重革命。
  在发展心理学理论看来,社会同一性(社会化过程)最终会赋予社会人的个体身份和群体身份的存在价值和情感意义。 移动互联网的超级便捷性所带来的极度扁平化传播方式, 为用户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移动传播互动关系和个性传播文化提供了社会基础。受众个体在移动互联的新式传播互动关系中逐渐完成或者完善了自我社会化过程,并进而形成以新的传播价值和社会情感价值为核心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身份。
  鉴于移动互联网带给用户的上述深层次影响,我们已经意识到传统研究中“就媒介接触行为本身研究媒介接触效果”的研究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对移动互联用户的行为和效果测定。综合来看,移动互联时代的用户行为已经突破了大众传播学和新媒体研究的基本范畴,而与社会学、认知行为科学、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研究呈现出融合和交叉的态势。因此,建立一个融合多学科研究方法、考察用户在复杂环境下使用行为的创新研究范式,将成为当下研究媒介接触行为和效果研究的关键要点。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基础之一为发展心理学的生态系统论。生态系统理论,也被称为背景发展理论或者人际生态理论,该理论把人际关系分成了从内到外依次嵌套的环境系统:
  (1)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个体活动和社会交往的直接环境,例如家庭、学校;
  (2)中间系统(Mesosystem),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例如,一个孩子的“家和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
  (3)外部系统(Exosystem),指间接发生影响的外部环境,例如,父母的工作场所;
  (4)宏观系统(Macrosystem),指较大的文化背景,例如,东方文化氛围,经济、政治、文化,亚文化圈等;
  (5)时间系统(Chronosystem),也叫时间纬度,该系统与前面四个的关系比较特殊,它是把时间作为研究个体心理变化的参照系,强调人类发展是一个将时间和环境结合起来的动态过程。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每个系统都对人类的心理和同一性发展具有影响,而且各自具有独立的规范和规则;同时,这些系统之间也会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现在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已经被发展心理学界普遍接受为领导性理论。【1】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人与其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生态系统理论模型 ,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大进步。生态系统理论扩大了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概念 ,“环境”不仅包括了儿童周围的环境 ,还包括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强调了人的发展的动态性 ,推动了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生态发展观将环境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 ,强调发展来自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对环境的限定的局限性。【2】
  构建本研究理论框架的另一基础是发展心理学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1) 最基本的层面,即ego -identity ; (2) 个人同一性;(3) 社会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本意是证明身份,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简单理解大概就是把自己“众多的人格”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格。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发展的时间维度。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identity achievement),就意味着个体和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是发展心理学中有关自我同一性的经典理论之一。埃里克森认为人类的发展要经过八个阶段——婴儿期、童年早期、童年早中期、童年晚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和老年期(Erikson,1950,1963)【3】社会同一性指的是自我概念中对于社会身份的认知,包括民族、信仰、性别、学术专业等社会身份。。而人类在成长和发展当中的认同的形成,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其过程都将贯穿于人类的一生,而且埃里克森特别重视个体的生活经历对于自我认同和身份认同的重要作用,并认为自我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4】
  二、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学术范式下的研究框架与指标体系
  在互联网诞生以前,大众传播被认为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的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梅尔文·德福勒)” 而大众传媒被定义为“大众传播所使用的,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郭庆光)”总体上看,大众传播媒介中“传强受弱”、“传-受割裂”一直算是理论研究界默许的基本公理。PC互联网出现之后,虽然也被划入“四大传媒”之列,但是“职业传播者”的界限淡化的事实已经被学术界逐渐所默认,一度被热烈讨论的“自媒体”、“微博热”等互联网现象都与此有关。
  即便如此,在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之前,四大传媒依然保留着“既位于社会大系统之内、又自成为相对独立运作的社会子系统”这一典型的系统论传播模式特征,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当移动互联时代来临,我们发现有必要重新审视上述论断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第一,移动互联网展示出与其他大众传媒的巨大差异——它彻底突破了“传-受”之间不均衡的状况,以超常的便捷性、实时性和互动性,为使用者的社会交往方式和交往频率带来了革命性改变。在移动互联网上,因为各种理性或非理性原因而聚集为圈子的信息传播参与者,全部变成平等的信息传播者,因此,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互相融合至一种全新的高效传播境界。同时,“职业传播者”概念只有在移动社会化平台的身份认证(例如:职业记着的微信认证身份)或者移动新闻客户端注明的新闻来源之上才留有些许痕迹,这已经与“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的发出讯息”等基本特征完全不符。而且,“受众”概念,随着所有传播过程参与者的全盘同一化,也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那么依照“大众传播者-大众媒介受众”作为基本元素支撑的大众传媒理论体系,是否依然可以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研究框架?这个问题已然被大大地存疑。
  第二,移动互联网与受众生活、工作、娱乐的渗透交织状况,使媒体已经无法呈现出独立子系统的样貌,而是渗透进社会大系统运作当中,成为社会系统中无法独立区分的一个部分。甚至,在移动互联技术创新和网络全覆盖的未来图景下,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类与移动互联网之间形成了彼此依存、彼此融入的极致生存状态,受众的社会同一性、社会生存方式、社会身份都要经过移动互联技术的确认与支持,这几乎算是一种以另类样貌存在的骇客帝国了。那么,这种未来移动互联网络化生活,是否还能区分出一个独立于社会大系统之外的媒介小系统?这个假设显然也很难成立。
  那么,未来的移动互联媒介接触研究应该在怎样的框架下合理开展呢?我们认为,既然移动互联网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传媒认知,而与受众自我、心理同一性、社会身份等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那么以发展心理学中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框架和社会系统理论框架结合在一起,或者可以构成对未来移动互联时代媒介接触行为的研究框架。
  假如,我们能够确认并正确理解移动互联网对于用户个人成长经历的重大影响,并认同其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渗透性改变,就可以自然得出移动传播会对用户自我与社会认同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压力与改变作用的结论。
  如果说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是以人类个体发展的纵向时间轴作为研究线索,那么另外一位发展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则是结合了社会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环境影响概念而构建的横向研究框架——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埃里克森和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心理理论,前者强调时间序列,后者强调环境影响,二者结合起来恰好符合我们对于移动互联媒介接触的研究框架要求。以下是我们尝试对这种复合理论之下的研究架构设想:
  图1 理论研究框架示意图
  上述框架是结合了发展心理学的时间发展观念和环境影响理念而完成的。虽然还不足以完整表述受众在移动互联时代所面对的媒介环境的复杂性和多重性,但是对于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探讨价值,也加入我们对移动互联网的媒体特性、媒体价值、受众新特点以及媒介环境变化的思考。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取决于具体研究指标的可得性:
  表1 媒介接触调查指标体系及调查方法一览表
  如上表所列,对于具体情境下的媒介接触行为和心理的测量,本研究着重从时间、空间、关系和情绪这四个维度进行考察,这主要有出于以下考量。麦奎尔以韦布尔模型(Weibull,1985)为基础曾提出一个媒介使用结构模型,该模式指出受众一天中对媒介以及内容的具体选择情况可能受三个重要变量的影响:每日的特定媒介内容以及呈现方式的清单;某一时刻的状况(如空闲时间的数量、参与的可能性、可选择活动的范围等);选择与使用的社会脉络(如家庭与朋友的影响)。 该模型提供了五种可选维度:媒介维度(媒介内容及呈现方式)、行为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某一时刻的状况)、关系维度(社会脉络)。而在媒介接触效果方面,包括认知效果、心理效果和行为效果,相对应的就是认知维度、心理维度和行为维度(这里的行为维度特指因接触媒介而产生的行为,而前述的行为维度指的是作为媒介接触背景的行为,两者含义不同)。
  媒介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行为维度、关系维度和心理维度就成为了本次研究拟考察具体情境下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的五个维度,其中由于作为除了电视、广播和互联网以外,其他媒介的多任务行为时长均甚低,故作为活动背景的行为维度仅在个别专题中进行考察,而不作为核心维度。而媒介作为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与时间、空间、关系和心理维度进行交叉分析。因而本研究主要是从时间、空间、关系和心理四个方面探索具体情境下的媒介接触行为和心理。据此,在日记卡设置包括了行为、时间、空间、关系和心理五部分内容。
  (一)行为的测量
  行为包括了非媒介使用行为和媒介使用行为。日记卡的填答空间有限,因此在活动的分类上需要有一些取舍,细化某些活动的同时归并另一些活动。由于本研究聚焦于媒介使用行为,非媒介使用行为主要是作为媒介使用行为的活动背景进行分析,故在活动类别划分上,偏向于细分媒介接触行为,而非媒介使用行为则根据活动的显著性以及活动与媒介使用行为的关联性来设置,在一天中耗时较长或者是与媒介使用行为关系较为密切则务必予以保留,其他的非媒介行为则根据类属进行合并归类。为此,根据一期的调查结果,非媒介使用行为上,本课题组保留了睡眠、用餐、工作/学习活动、做饭/整理等其他家务活动、锻炼身体等耗时较长的活动,并保留了路途、等待、听音乐、社会交往和玩游戏等与媒介使用行为关系较为密切的活动。整体而言,日常活动包括了个人必需活动(如睡眠、用餐)、工作/学习活动、家务劳动(做饭、整理家务等)和闲暇活动四大类。
  在媒介使用行为上,由于近几年上网时间明显增加,并且许多原本仅为线下的活动现在也可以线上进行,为了将活动类别区分得更为明晰,本次调查在将媒介接触行为细分为读报、看电视、阅读杂志、阅读书籍、听广播上网、看电影、看户外/楼宇/移动视频这几类行为的同时,还将所有的行为(包括非媒介使用行为和媒介使用行为)区分为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两大类。同时由于不同终端的网络使用特征可能存在差异,在调查线上活动的同时增加了对使用终端的考察。
  表2 活动分类表
  (二)空间的测量
  空间维度考察的是特定时段上,受众接触媒介时所处的场所,如在公车上、在工作场所、在家里、……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首先取决于受众所处的物理空间上是否提供了媒介接触的可能。在某个时间点上,受众的媒介选择与所处的物理空间密切相关,如果在这一物理空间内不存在媒介,那么受众的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就为零。楼宇/移动/户外视频以及移动互联网在空间上的拓展实际上就是在不断提高受众的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占领原来不存在媒介或者媒介密度很低的空间。此外,不同空间的功能和对受众心理的影响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也会在受众的媒介接触经验中有所反应。媒介使用的空间情境深刻地影响着受众个体的媒介接触。根据一期调查结果,大部分的媒介使用行为发生在自己住所,而每一类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室内公共场所的媒介接触时长较短,因此本次调查将自己住所的空间做了进一步的细分,把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都归并到“公共交通工具”一类中,室内公共场所也不再做细分。具体空间分类如下:
  3 空间分类表
  (三)关系的测量
  关系维度在本研究中侧重考察的是在特定时段上,受众接触媒介时是独处状态还是有陪伴者,如有陪伴者,陪伴者是家人、朋友、同事还是陌生人。关系维度和空间维度共同构成了受众媒介使用的微观社会情境。“接收研究”学派将媒介使用视为日常社会互动和经验整体的一部分。弗来德森(Eliot Friedon)(1953)引用电影和广电受众的证据来强调实际媒介经验的团体特征,他指出,多数受众的行为是在复杂的当地社会活动网络中发生的。“出去看电影”早已被看成是一种社会活动,而非仅仅是观看特定电影的事件(Handel,1950),它是由外出参与一项社会公众活动的人们组成,人们看电影是为了获得参加社会活动带来的满足感,电影的好坏本身可能已经不那么重要。看电视也有类似的情况。库比和西克生米哈伊(Kubey and Csikszentmihalyi)用自我报告的方法进行了一项关于受众电视收看行为的研究,发现看电视并非没有意义,但普遍上是属于非涉入性和附属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看电视”比看“电视节目”的表述更确切。因此在考察具体情境下的媒介接触行为时,对于伴随关系的考察也是很有必要的,伴随关系不同,行为的意义可能存在差异,而且媒介的选择也会受到伴随关系的影响。在一期研究中因为日记卡篇幅限制,并未将关系维度纳入考察,本次则增加了对伴随关系的调查。按照关系的亲疏,将伴随关系分为五类,包括独自一人、家人、亲戚或朋友、同事或其他相识的人以及陌生人。
  (四)心理的测量
  心理维度在本研究中侧重于对特定时段上,受众接触媒介的即时情绪反应的考察。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下,受众存在某种需求,满足这种需求的方式可能是多样的,而根据受众以往的媒介接触经验,媒介使用可能是满足该需求的一种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受众接触该媒介来满足需求,而满足程度与其预期的满足程度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当获得的满足大于期望满足时,表明受众享有高度满足感,此时的情绪反应可能好于媒介接触前的反应,反之亦然。通过心理维度,我们试图考察各类媒介对受众的情绪影响呈现怎样的特征。
  情绪是一种心理过程,代表着感情性反应的过程,它具有多维量结构、生理和心理多水平整合的产物,情绪成分包括内在体验、外在表现和生理激活三种成分(孟昭兰,2005)。【6】情绪划分有三种方法:按类别划分、按维量划分和按等级划分。按照类别划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唤醒/激活或效价这一维度,可区分为消极感情和积极感情两类,另一种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划分,将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符合情绪。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Izard)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如惊奇、兴趣、厌恶、痛苦等。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不同组合派生的,如羡慕、羞愧等。按照维量划分,迄今为止,最为典型的是普拉奇克(Plutchik)多维量表,他把情绪分为相似性、对立性和强度这三个维量,认为任何情绪的这三个维度都不相同。伊扎德在1977年提出情绪的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激动度、紧张度和确信度四个维量。迄今为止,维量的划分没有统一的划分方法。按等级划分的情绪类别,最有代表性的是原形结构理论,Shvaer等人(1988)认为情绪分类的内在体系是在一个抽象具体的层次上进行的。位于情绪层次基线水平的是爱、快乐、愤怒、惊奇、恐惧和悲伤六种情绪。而每个基线水平又有下位概念,比如爱有三个子类别:第一个子类别内的具体情绪包括了喜爱、爱好、爱慕、友善等,第二个子类别的具体情绪包括了心愿、痴迷、激励等,第三个子类别是盼望。【7】
  从简洁、易于操作、易理解角度考虑,本研究采用按类别划分的情绪分类方式。就大类而言,分为正面情绪、中性情绪和负面情绪。而在每一类下面又根据程度、性质的差异细分为几个子类,在实际测量中,篇幅有限,只分为三大类来测量,但是每一类都将下设的二级类别一一列明。情绪的分类详见下表。
  4 情绪分类表
  三、本项研究在学术范式上的创新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展望
  (一)创新点
  整体而言,本项研究的学术范式的创新点和科学意义表现在理论创新(研究范式)和应用创新两个方面:
  1. 理论价值:移动互联网及其他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中国人媒介接触的方式、渠道和习惯。新媒体以所未有的便捷性、互动性、即时性、社会参与度,迅速蚕食着传统媒体甚至PC互联网的受众群体和媒介注意力。媒介环境日新月异,有研究者认为今天的PC互联网也变成了传统媒体,因为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媒体具有与传统传媒完全不同的媒介生态环境——它通过与用户的生活、工作、娱乐发生密切联系来渗透入社会生态系统中,而不是以纯媒体形态出现。因此传统的“媒介-受众”单一研究框架,根本无法涵盖新媒体生态的运作方式和传播环境,也就无法完整呈现今日受众媒介接触的方式和效果。
  鉴于此,本研究突破了受众研究和媒介接触研究的传统理论范式,引入发展心理学、社会学等学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对移动互联用户的媒介接触环境、行为、效果进行测量,并最终建立起适合移动互联传播环境的“时间-空间-媒介接触行为-社会关系-心理效果”五维研究框架,结合受众媒介接触意愿、心态、需求、评价等外围社会心理特征,兼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大环境,综合上述因素最终建立起适合移动互联时代的受众媒介接触研究创新范式。这也是本研究的理论价值所在。
  2.应用价值: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终端的急剧崛起,3G、4G、wifi等技术快速普及,这些进步促使传媒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四大媒体所有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都可以在移动网络中得到一站式整合,理论上讲,这种整合将是突破时间、空间传播技术限制的空前革命。
  环顾四周,与过去一本正经的媒介接触行为相比,移动互联用户已经习惯在闲暇时光通过智能手机刷新浪微博或者腾讯的头条新闻;他们即使是在乘坐高铁的出差路上,或者是在机场候机大厅,也可以轻松的使用速度惊人的WiFi网络或3G、4G网络,快速在平板电脑上处理远程公务,或者流畅的观看刚刚上传的新闻视频,完全不必等待第二天印刷出来的报纸或者机械化的整点播放的电视新闻。移动互联媒介通过各种软硬件技术对使用者生活的全面入侵,已经超越了大众对“媒介”的传统认知。
  在可预见的未来,移动互联网将会打破一切有关“媒介-受众”之间的藩篱,而化身为普通用户工作生活的重要链接方式或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因此建立一套适合多维立体环境之下的受众移动媒介接触“行为-效果”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必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方面,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可以为之提供向移动新媒体转型的可供参考的经验报告和科学指导,降低传统媒体转型的难度和决策错误概率。另一方面,对于新媒体来说,移动互联用户的科学研究范式也可以为其庞大的云数据服务提供出口——在科学的数据挖掘工作下,既可以为内部自身发展服务,也可以为外部提供的商业化服务。理论上讲,如果移动互联媒介接触行为已经是大众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那么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的云数据就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商业目的提供可靠的大众行为评价数据和前景预测。阿里巴巴在2015年春运期间为中国铁路网络售票系统(12306)提供的查票及用户筛选服务就是典型的网络用户云数据商用服务。
  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前景来看,对移动互联用户的媒介接触行为的效果研究,无论对于传媒,还是对于新媒体企业,甚至其他实体企事业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本研究范式未来创新的逻辑展望
  一是要克服一次性调研的局限性,要进行定群跟踪调查,每隔一年或者两年针对固定群体展开同类调查,探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群体的媒介使用行为特征、使用体验和评价发生怎样的变化,并探索其变化的规律,这类研究对于新技术层出不穷,媒介更新换代加速的今天尤有价值,可以让媒体更快的适应甚至是提前预测用户的媒介接触偏好变化趋势,从而提前布局有效应对。
  二是有必要引入新的调查方法,提升数据的效度。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未来可以采用基于智能手机的数据采集程序来捕捉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上网行为数据。比如在手机上安装一个收集器应用,利用探头收集手机底层传感器内的数据来跟踪一组用户的各种行为,包括位置、运动、环境、社交等信息。此外,也可以通过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挖掘大数据以探索用户的全天媒介使用行为特征。
  三是引入新的测量维度和辅助变量,更加立体多维度地考察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及心理特征。比如引入城市宏观环境变量,包括自然环境(如天然自然环境和人造自然环境,主要有气候条件、城市市区面积、城市交通情况)、经济环境(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人均收入)、社会文化环境(人口规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社会开放度、城市创新力等)、技术环境(包括城市通信网络基础建设情况等),探索宏观环境变量对于媒介使用行为的影响。此外,在媒介使用心理的测量上,除了情绪效价以外,还可以增加情绪唤醒度指标,通过情绪效价的测量,可以了解到某种媒介使用行为激活了受众的何种情绪,而情绪唤醒度则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使用该媒介时,某种情绪的激活程度。
  附言:根据我们搜集的资料,已经有一些研究者开发了基于智能手机的数据采集程序用于收集智能手机的使用行为。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开发的Funf开源传感框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Funf是一个收集和分析移动数据的开源框架,用于移动设备的开源传感和数据处理,其基本思路是在手机上安装一个收集器应用,来跟踪一组用户的各种行为活动。Funf使用的基本概念是探头(Probe),这是一个用来收集手机底层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距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提供的数据的软件模块,但也有探头做更高级别地数据收集,如“活动监视器”:“活动监视器”探头,例如,可以区分典型的加速度计数据,如一个在某人臀部口袋里的手机在地铁里被挤压时的数据和同一个人快步行走或爬楼梯时的数据。它据此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跨度内对于用户的体力活动提供一个计数的分数。Funf内置了大约30个探头 ,这些探头基于设备、位置、运动、环境、设备的交互(包含运行中的应用程序、屏幕活动、浏览器书签等等)、以及社交(包括联系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而关于相应的保护措施,收集的数据是被加密的,对于敏感数据,如联系人或短信会被散列化。用户也可以选择保持匿名而使得收集的数据和自己无关。目前可以在Google Code上得到该框架的源代码以及使用的例子。代码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收集器,这是一个Android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以及一组脚本用来把数据解压到SQLite数据库中让数据更加直观。而且通过API的调用,可以在其他Android应用程序中集成Funf的功能。Funf已经基于LGPL许可证实现开源,它得到了谷歌、三星和摩托罗拉的赞助。由于Funf是开源的,可以考虑使用Funf来搜集用户基于手机终端的行为数据,甚至还可以搜集环境数据。
  【注释】
  【1】 Dede Paquette & John Ryan: Bronfenbrenner’s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Z],2001;同时参考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生态系统理论”词条
  【2】刘杰,孟会敏.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09,17(2):250-252
  【3】 “自我同一性”词条.百度百科[EB/01]. http://baike.baidu.com/view/367783.htm#5_2.采集时间:2015年3月2日.
  【4】[美]Myers D 著,侯玉波等 译.社会心理学(第8版)[M].2006年第1版,2007年5月第6次印刷.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8-32
  【5】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34.
  【6】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5.
  【7】赵联防.大学生学业情绪、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