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里的春风再浩荡,也吹不绿前朝的旧山河!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5-11


画技小道,

兴衰亦关乎时运;

丹青一理,

庸奇全赖以人品。

与渐江、石涛、八大山人一样,

髡残这位用袈裟掩裹着

精神苦痛的前朝遗民,

艰难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

并在创作中坚持着自己的

人生信念和审美追求。


髡残 苍翠凌天图 南京博物馆藏


髡残年轻时聪敏好学,

读经史、习举子业。

国难当头时,曾参加抗清斗争,

失败后避难林莽,备受摧折之苦。

他是个禀赋孤耿、性格刚烈的人,

他的知心好友程正揆称他

“性耿直如五石弓,

寡交识,辄终日不语”


他的削发出家过程也体现了这一性格:

“一日,其弟为置毡巾御寒,

公取戴于首,览镜数四,

忽举剪碎之,并剪其发,

出门径去,投龙山三家庵中。”



髨残 山水册 上海博物馆藏


邓显鹤在《石谿轶事》中也说

“师一夕大哭不止,

引刀自难其头,血流被面”

果真是个血性汉子。

但他做出这个突然而毅然的决定,

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

目睹物是人非的现实,

感到复明无望,诸事皆空,

为了挣脱巨大的精神痛苦

和向现实进行仅有可能的抗争

而不得已才做出的人生抉择。

时为清顺治八年,髡残年40岁。


髡残 仙源图 纸本设色 84×42.8cm 故宫博物院藏


髡残出家后,曾至南京,

得法名知杲,

入云栖派系,后回湖南,

居桃源余仙溪龙半庵潜心禅学

但生就的孤耿性格依然未改

亡国之恨也一直萦结于怀。

他身体孱弱多病,

却先后13次赴南、北二京拜谒明皇陵。

他不但自己始终以大明遗民身份自居,

而且要求别人也要这样。


髡残 山水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蕙榜杂记》载,

他的僧友熊开元(释檗庵)

游钟山后见到他,

被问及如何行礼,熊开元回答说:

“吾何须行礼?

佛之道,君父拜之,于君父不拜。”

髡残听后勃然大怒,叱骂不已,

直逼得熊开元认错方止。

可见这位遁入空门的儒生

对明王朝的忠心。

被强行压抑的感情之火

一直燃烧在内心深处,

如果可能,

他情愿与这世道一并焚灭,

但他又做不到这一点,

他能捍卫的仅是自己的信念而已。

他曾在自己的画上写道:

十年兵火十年病,消尽平生种种心。
老去不能忘故物,云山犹向画中寻。


髡残 层岩叠壑图 纸本设色 169×41.5cm 故宫博物院藏


髡残性格直率,感情热烈,

又有着严肃认真的治艺态度,

从而形成了自己深厚华丽、面貌幽深、

格制雄阔、笔墨苍劲的艺术风貌。

在艺术气质和创作追求上,

他多少与石涛有些相近

即二人在绘画本体意义上都着力较多,

也都有着奔放纵恣的艺术才能。

但二人又有明显区别:

石涛恃才使气,睥睨古今,

脱尽画家窠臼;

而髡残对前人成就甚是尊重,

尤其对“元四家”更是潜心研修、广撷精华,

几经融汇而后成自家面貌。


髡残 云房舞鹤图 泉屋博古馆藏


绘画对有些人来讲,

是一种消遣,

或是一种求得腾达的工具和手段,

但对髡残来讲却绝不是这些,

他致力于绘画创作,

乃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调治“心病”的一种舒络剂

亦即是一种被毁灭了的人生价值的

仅有可能的自我修补。


髡残 松岩楼阁图 南京博物院藏


这一点他在自题《溪山无尽图卷》上

写得很明白:
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

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

如出家人若懒,

则佛相不得庄严而千家不能一钵也。

神三教同是。

残衲时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诵,

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

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画数幅或字一两段,

总之不放闲过。

所谓静生动,动必作出一番事业,

端教作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

若忽忽不知,惰而不觉,何异于草木!


髡残 雨洗山根图 纸本墨笔 103×59.9cm 故宫博物院藏


强调不能懒惰,

强调要干一番事业,

批评自我暴弃,

不甘心受命运的摆布,

力争能于无为中有所作为,

把生命的价值体现于有生之年

(而不是死后的天国净界),

这较之那些未出家的有闲文人,

不是有着更为强烈的

济世务实的儒家思想吗?


髡残 苍山结茅图轴 89.8×33.8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但这是一种在冻土上的耕耘,

一种看不到收获的播种,

髡残自己也很明白,

画里的春风再浩荡,

也吹不绿大明的旧山河了!

但他还是勤奋而严肃地不断画下去,

因为只有在这个精神世界中,

他才能使自己的心绪得到平衡,

使自己存在的意义得到认知,

也才能看到自己所追求的真、善、美。


髡残 岩穴栖真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髨残 溪山无尽图卷 29.7×266.1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文章书画界艺术整理,转载需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