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巴大叔用几句歌词,骗走大把银子和富二代妹纸!

 秋风式微 2017-05-11


   重发此文,是为了拿回原创权,抵制抄袭之辈。  




   诗人泡妞很有一手,他们动不动写首诗,把妹子感动了;动不动又写首诗,把妹子拐跑了;动不动再写首诗,妹子的钱也归他了……


   最后,他朝着远方再次出发,妹子的下场很惨。

 

   你肯定说扯蛋,滚粗!


   好吧,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些揍不要脸的家伙,是怎么开启诗歌撩妹模式、释放强大杀力的。



 

一、

   第一位揍不要脸的,是大名鼎鼎的司马相如大叔。


   叔是成都人,小名叫狗儿,是个文青,没事爱写个诗啊赋啊啥的,幻想用诗歌改变人生。


   可是叔家并不富裕,花光了所有积蓄,才勉强把他送去当了国家干部。

   

   叔的运气也不好,第一任老板汉景帝,是个一读诗就打瞌睡的二逼青年,叔很不受重视,只能去车队当驾驶员(武骑常侍)。


   本来当驾驶员也能淫一手好湿,但叔内心很郁闷,没多久就办了病退,回到家乡。

 

   回家以后,有个叫王吉的临邛县令觉得叔很有才,就带着他到处露脸、出席各种上流社会的轰趴。


   临邛,就是现在四川邛崃市和蒲江县一带,当时是全国闻名的富人区,尤其有个做钢铁生意的全国首富,叫卓王孙,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刚刚17岁,还没出门就守寡,在家啃老。

 

   司马叔出席卓家大轰趴,一眼看中了卓妹,脑子迅速打起了算盘。



 

二、

   卓妹的人生轨迹本来应该是酱紫的:坐等爸比给她找一个接盘侠,带着巨型嫁妆再次出嫁,生儿育女,岁月静好。

 

   但是这天晚上,当她遇到那个患有严重糖尿病和口吃症、已经三十多岁的大叔后,她的人生被彻底改变了。


   叔是怎么拿下妹子的呢?他拿出了诗人的撩妹必杀技:写首破歌,在妹子隔壁又弹又唱。

 

   没错,就是那首著名的《凤求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叔殷切的呼唤着:

   “等你表态哦,盼望。

   不能牵手哦,彷徨。

   社会主义哦,远方。

   等不到你哦,抓狂!……”

 

   木有社会经验的小妹妹,一下就被叔的才气征服了,当天晚上就收拾换洗衣服,趁爸比不注意,跟叔跑了。




三、

   养女多年,却被拐跑,哪个当爹的不愤怒?但首富就是首富,钱商高,情商也高。


   失去爱女的卓董,既没有报警,也没有刷朋友圈,他只是愤怒的说:“死女娃子不争气,我不忍心杀她,但一分钱也不会给她!”


   立即修改遗嘱,剥夺了卓妹的财产继承权。

   (卓王孙大怒曰 :“女不材,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后来的事实证明,卓董很傻很天真,他低估了他的对手,一个少见的小人、流氓、无赖。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鱼都钓到手了,有文化的流氓怎么可能榨不出鱼肝油?




 

四、

   且说结巴大叔拐了妹子跑回成都,到了琴台路的老宅一看,妹子傻眼了:尼玛这也叫家?除了四面墙壁,啥也木有。


   富二代妹子一下有点蒙圈。

 

   叔看着欲哭无泪的妹子,说:

   “成,成都这个家,雀,雀湿有点物,物质匮,匮乏,不如我们回临邛,找你爸爸,他要,要不给钱,我们就就就,就在门口扯场子,摆摆摆,摆摊子,怕怕怕,怕个锤子!……” 


   结结巴巴把思想工作做通,叔立即带着卓妹回到临邛,卖了卓妹的珠宝首饰,又找卓妹的弟弟借了点,就在闹市区开了一家“夜来香酒吧”,卓妹做吧女,一桌一桌跟客人互动:

   “森森,本店开业酬宾,买汇泉送雪津倒贴青岛哦……要不要来一箱?”

 

   为了加强效果,叔亲自穿上工作服,每天吆五喝六的在门口洗盘子,吸引了不少眼球。


   那几天,全城的人都在刷微信、晒照片,起哄的、同情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全来了。


   相当于今天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爆:

   《马云父女反目,女儿为生计坐台养家》。




五、

   他们这么一闹,卓董被臊得门都不敢出了,躲在家里吃不下睡不着。


   最后居委会出面做工作,说老卓算了吧,甭跟这俩货生气,赶紧拿钱出来摆平,你又不缺那点钱!


   看卓董气得呼哧呼哧的,众人又安慰他,说司马那货虽然又老又穷,但五官长得还可以,看久了也还耐看。


   他还会写歌词,将来搞个公众号神马的,万一做到10万+了呢?

   再说生米都煮成熟饭了,你气有个屁用……

   (“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既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奈何相辱如此 !”《汉书·司马相如传》)

 

   众人好说歹说,卓董只好打落牙和血吞,一跺脚,分了一百名佣人、一百万钱给他们,还把之前为卓妹置办的嫁妆财物等,也一并让他们打包拿走了。


   西汉的一百万钱,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呢?

   我粗略计算了一下,约合人民币500万元左右。

 

   钱一打到卡上,叔立即转让了铺面,带着未成年老婆回到成都,豪车别墅,过上了有钱淫的生活。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汉书·司马相如传》)

 

   那么从此后,叔是不是可以专心写诗,陪着妹子幸福到白头呢?


   不,有了钱的大叔,还想有诗和远方,以及更多的妹子。


 



六、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那个一读诗就打瞌睡的二逼青年汉景帝吗?没多久他挂了,接他班的,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武帝。

 

   这武帝和他爹不一样,他是个诗歌爱好者。


   有一次,他偶然读到司马叔描写诸侯打猎的帖子《子虚赋》,觉得很赞,立马通过朋友圈找到了叔,给叔发了一张京城文艺座谈会的邀请函。

 

   接到邀请,叔“啾”的一声就闪过来了,来了先做自我批评,说自己以前的帖子很幼稚,现在重新写一个,请皇上评论。


   说完他写了个歌颂祖国、强调统一、反对贪腐的主旋律帖子,叫《上林赋》,武帝一看,哇靠正能量啊,当即点了32个赞,让组织部马上解决叔的职称和干部级别问题,火箭提拔为“郎”,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干部。


   看个帖子就打赏省部级,想想我们5元8元的,也是惭愧。

 

   有道是妻以夫荣。司马叔成了司马郎,卓妹是不是买到潜力股、该分红利了呢?事实证明,我们又图森破了。




七、

   没有任何史料能够证明,叔官运亨通以后对卓妹充满了感激和爱惜。

   相反他得志之后,在老丈人面前摆谱,这个是有记载的。

  

   成都有一座桥,叫驷马桥,相传司马叔离开家乡时曾在此桥上跺脚发誓:“日他先人板板,要是不能开宝马回来,老子不是人!”


   后来他果然开着宝马回来了。

 

   公元前135年,武帝封叔为中郎将,公派他出使西南夷,叔带着宝马车队回到成都,处级以上干部和当地名流全部到郊外迎接,老丈人卓王孙也带着土特产神马的,出城很远去迎接女婿。

 

   老头吓得战战兢兢的,揩着汗检讨自己,说女儿应该早一点跟大叔跑掉才好。最后又重新分配了家产,卓妹和弟弟一视同仁,一人一半。


   又一笔巨款到手,叔满意的笑了。


   (“至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酒以交欢。卓王孙喟然而汉,自以得使女尚司马长卿晚,乃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汉书·司马相如传》)

 

   成都有句话叫“行客拜坐客”,意思是客人远来,礼貌的做法是主动登门拜访当地亲友,以示对亲友的尊重。


   司马叔作为地道成都人,他怎么会不知道当地的风俗?可他却安坐车内,让老泰山拖着老腿去郊区迎接他,这谱摆得既没有修养,更没有良心。






八、

   我一直认为卓董是最好的爸比。


   他不仅富养女儿,还能在女儿犯错误的时候包容她;

   女儿伤了自己的脸面,他不仅没有断绝父女关系,还及时提供经济援助。

 

   试问,哪个当爹的会真心喜欢诱拐自己幼女的男人?

   不仅不喜欢,多半还想一棍子攮死他个龟孙吧?


   但司马叔诱拐了卓妹,卓董却拿出巨额财产分给他们,这是为什么呢?


   我分析,他这么做,主要是基于深深的忧虑。

 

   一个经商奇才,对人情、人性肯定是有通透的了解和预判的,以卓董对司马叔的观察,他觉得这个老男人靠不住,女儿迟早倒霉。


   可是他没有办法,只能拿出大笔的钱财为爱女规避风险,让女儿至少能在经济上占据绝对的实力,保住地位。

 

   天底下所有的爸比都认为,把钱给女儿,就是把安全感给了女儿。

   所以说啊菇凉们,天底下,只有爸比才是最爱你们的。

 

   可是,爸比料到了开头,却没有料到结尾。

 



九、

   叔到了京城,很快就包养了一个茂陵女子做二奶。


   为了逼孤居成都的卓妹离婚,他写了一封信寄回去,信里只有区区13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什么意思呢?个、十、百、千、万都有了,唯独没有亿,少忆。


   “关于你和你的一切,我已经记不起来了,木有爱情的婚姻是痛苦的,咱还是离了吧。”


   卓妹展字读来,想起历历往事,不禁悲从中来。


   据说她写了一首回诗,叫《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挑明了叔当初处心积虑,所为不过钱尔。

 

   这首诗到底是不是卓妹写的呢?


   我分析不是。因为这是一首汉乐府五言诗,而五言诗从东汉才开始有。

 

   但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既暗合了卓妹的心情,还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司马叔无言的谴责。

 



十、

   据说收到字字泣血的 《白头吟》,叔内心惭愧,终于没有离婚,名义上和卓妹保持了夫妻的关系。

   ( “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西京杂记》)。

 

   但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西京杂记》此说不足信,实际上,叔最终还是抛弃了卓妹。


   因为终其一生,卓妹都生活在成都,而叔定居在茂陵,最后也死在茂陵。




十一、

   元狩五年(西元前118年),叔糖尿病加重,武帝赶紧派人去他家收取藏书,免得他一挂,珍贵的图书就被他家那些文盲给卖到废品收购站去了。


   据说使者到了茂陵,叔已经挂了,叔的老婆说:

   “他写书都是写一本卖一本,所以家里木有多余的书。只有一本《封禅书》,他说是留给皇上的。”


   (“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後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

 

   这段话佐证了前面的事实:叔和卓妹最后连名义上的夫妻都没有维持下去。否则卓妹一直在成都,他茂陵的家,又何来“其妻”?

 

   历代学者文人的说辞,也侧面证明了叔劫财劫色、诱拐未成年妹子的事实。


   刘勰在《文心雕龙.程器》中说:

   “略观文士之疵:相如窃妻而受金。”


   西汉辞赋家杨雄说:

   “司马长卿窃贽于卓氏。”


   东汉文学家崔骃也说,叔“窃贽卓氏”。

   窃贽,就是窃财的意思。

 

   更不要说叔的四川老乡苏东坡了,他在《东坡志林》中提到这段往事,拍着巴掌嘲笑叔:

   “相如窃妻以逃,大可笑。”


 



十二、

   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它告诉爸比们,养个闺女不容易,要随时提高警惕,像猫头鹰一样观察闺女身边有木有长得又帅、又爱写诗、又爱叨逼的男人,对这些人要严防死守!


   没事呢,就给闺女多讲讲卓妹的教训,告诉闺女:孩子,谁特么老给你讲诗和远方,你就几巴掌把他搧到远方。

 

   它还告诉菇凉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随时保持冷静的头脑,诗可以读,远方可以去,但爸比的话,一定要听。


 




胥韬,成都人,暂居福州

历任报纸责编、杂志主编、广告企划总监、专栏作家

现为自由媒体人





扫描下面这个宇宙能量包,可以关注本号、找我耍、看很多好玩的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