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西游】女儿美不美?

 金色年华554 2017-05-11


不知什么时候起,黑唐僧成了一种时尚。大概是因为唐僧是一个无趣的人,所以黑唐僧就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台湾某先生的红文《唐僧是如何贪看女子的》,文章挖地三尺地搜罗唐僧好色的证据,比如主动化斋,见了蜘蛛精变的女子便盯了半个时辰,比如救了鼠精变的女子还关怀备至。字里行间的东西一放大,就成了翻案文章了。

人禀七情,食色性也,这本来没什么好奇怪的。但现代文人喜欢揪着这一点不放,看不到人物身上高出肉体本能的东西,反而把这些说成虚伪和压抑,这就未免夏虫语冰了。唐僧有糊涂颟顸的一面这不假,但解救妖精并带上同行的傻事又不是只发生这一回。在红孩儿、银角大王那儿,犯的都是同样的傻。何况接待唐僧的长老“一则是问唐僧取经来历,二则是贪看那女子”一句,明明是讲长老贪看,怎么“贪看”二字就移到了唐僧身上呢?而蜘蛛精一回,那位台湾先生拈出的证据是书中的“少停有半个时辰,一发静悄悄,鸡犬无声” “又走了几步,只见那茅屋里面有一座木香亭子,亭子下又有三个女子在那里踢气球哩……三藏看得时辰久了,只得走上桥头。”如果一定要诛心,那能不能说这是出家人的自我修养呢?见到别人手头做事,便不敢打搅。你总不能说“程门立雪”是贪看老师睡觉吧?

不必在那篇网红文上浪费时间。其实只要通读《西游记》,就不难发现,唐僧在女性面前的矜持,除了佛门律法之外,还是有其内在的原因,那就是他母亲的死。

《西游记》中讲唐僧身世的一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因为在故事里不轻不重的位置以及小说里的附录地位,所以很容易被无视。其实这是真正理解唐僧心灵的钥匙。理解人心,不是抽象地讲什么人性论,讲什么文明对本能的压抑,而是要看一个人独特的性情和阅历。唐僧身世一回和电视剧里表现的大同小异:读书人陈光蕊中了状元骑马游街,被丞相殷开山之女抛绣球选中,遂成夫妇。陈光蕊携眷上任途中被船夫刘洪、李彪二人杀死,刘洪霸占了殷小姐,并冒充陈光蕊上任。殷小姐生下一子,恐陈洪发现,便将血书藏于襁褓,将孩子置于木板沿江漂流。孩儿被金山寺长老救起,取名江流,就是《大圣归来》里江流儿的出处。长至十八岁,受戒的江流才知道自己身世。玄奘在师父指引下与母亲相认,将父亲留在客店里的奶奶赎出,并在母亲的指引下找到了自己的外祖父丞相殷开山诉说遭遇。殷开山命人将陈洪一伙悉数抓获处斩。殷小姐不敢见父亲,想要自缢:“吾闻妇人从一而终。痛夫已被贼人所杀,岂可面见颜从贼?止因遗腹在身,只得忍耻偷生。今幸儿已长大,又见老父提兵报仇,为女儿者,有何面目相见!惟有一死以报丈夫耳!”被殷开山劝阻。陈光蕊因曾放生龙王化身的鲤鱼而得以还魂。一家三口再次相认。最后陈光蕊复职,而殷小姐还是不忍偷生,从容自尽。

这就不难做一个假设性的心理分析:母亲所受的蹂躏及最终的自杀,在少年玄奘身上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少年阴影。或许生于寺庙之中,长于僧人之手的玄奘,对女性的第一印象就是受难者的形象。何况受难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生身母亲。所以玄奘对女性生成了一种自然的负罪感。女性在他的世界里不是审美和欲望的对象,而是需要救赎的人。这当然不是一种健全的女性观,也谈不上对女性的尊重(真正的尊重不是不平等的悲悯,而是平等的互敬)。然而我们不能否认自身经历对价值观的影响之巨,也不能否认唐僧对于女性的扭曲心理中蕴含了某种高贵的东西,那就是无辜而负疚的亏欠感。特别是在两性之间,这种亏欠感更是难能可贵。德国思想家舍勒分析爱欲中的羞耻感,并指出了“羞感总之是对个体的一种负罪感,它不一定针对我的个体的自我,而是针对一种总之已被给定的自我,无论在我身上或是在他人身上。”玄奘虽然不必对母亲的死负责,但是在人世的罪恶面前,每个人都很难独善其身。


当然,这不是说玄奘从一开始就是小说中善恶不分的愚氓。在知道了自己身世后,玄奘“不觉哭倒在地道:‘父母之仇,不能报复,何以为人?”在见到生母殷小姐后自述道“我说起来,冤有天来大,仇有海样深!我父被人打死,我母却被贼人占了。”在见到奶奶后也向天拜道“念玄奘一十八岁,父母之仇不能报复……”可见十八岁的玄奘是时时刻刻把复仇镌在心里,为了复仇不惜手刃血洗的。只是在仇人就戮之后,母亲还是不堪旧日之辱而自杀。这一定给青年玄奘以不小的震撼。或许直到某一天,玄奘才认识到复仇并不能根除人间的恶和不幸。佛门正是玄奘这种精神危机之后的皈依。

玄奘本来有血性,同样,玄奘本来也一定有爱欲。只是在重大变故和精神危机之后,玄奘的灵魂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洗牌。《西游记》里并没有发掘玄奘的心路历程,但我们不妨合理地脑补。一切必有因。一切看似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背后必有其根源。玄奘不一定是对的,但一定是有原因的。他在妖怪面前的善恶不分,在女人面前的恐惧忸怩,或许都和他少年时代经历的重大变故有关。

玄奘在女人面前的扭曲表现,除了佛门戒律,或许也有恐惧,也有愧疚,也有害羞。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虚伪和矫情。怕和爱都是情感中最真实的地方。正如一位文学家所说:“害羞是唯一装不出来的情感。”然而现代哲人在把爱的价值推到极致的时候,却极力贬低怕的价值。怕总是与怯懦、保守、封闭联系在一起。然而唐僧连死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女人?其实唐僧的怕不是一种贪生的怕,自保的怕,而是一种负疚之怕,是面对亲人受难和死亡的不能释怀,以及由此感到不能担荷人世罪恶的亏欠感。这也是《西游记》里最感人的地方,是人类在黑暗中最闪光的地方。

不要再黑唐僧了!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