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傅山以及傅山十六言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7-05-12
 
  
 傅山画像及其书法作品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

        傅山《霜红龛集·卷二十五·家训》有《十六字格言》注明为“己未七月二十日书教两孙”,后又有跋:“偶列此十六字教莲苏、莲宝,粗令触目,略有所警,载籍如此,话说不胜记。尔辈渐渐读书寻义,自当遇之……“说明是傅山以《十六字格言》写给他的两个孙子傅莲苏、傅莲宝的。既是格言,则反映了傅山之为人为学之道的主要方面,是研究傅山人生观、社会观、治学观的宝贵资料;又因为是写给年轻人的,重在道德修养和治学态度,在我们今人看来也不无教益。

傅山十六言 



。不可轻举妄动。此全为读书地。街门不辄出。 

。消除世外利欲。 

。去人远、无匪人之比。此有二义。又要往远里看,对近字求之。 

藏。一切小慧不可卖弄。 

忍。眷属小嫌,外来侮御,读《孟子》“三自反”章自解。 

乐。此字难讲。如般乐饮酒,非类群嬉,岂可谓乐?此字只在闭门读书里面。读《论语》首章自见。 

默。此字只要谨言。古人戒此,多有成言矣。至于讦直恶口,排毁阴隐,不止自己不许犯之,即闻人言,掩耳急走。 

谦。一切有而不居,与骄傲反。吾说《易*谦》卦有之。 

重。即“君子不重则不威”之重。气岸凌曾,不恶而严。 

审。大而出处,小而应接,虑可知难。至于日间言行,静夜自审,又是一义。前是求不失其可,后是又改革其非。 

勤。读书勿怠,凡一义一字不知者,问人检籍。不可一“且”字放在胸中。 

俭。一切饭食衣服,不饥不寒足矣。若有志,即饥寒在身,亦不得萌于求之意。 

宽。为肚皮宽展,为容受地窄,则自隘自蹙,损性致病。 

安。只是对“勉”字看。“勉”岂不是好字,量不可强不能为能,不知为知。此病中者最多。 

蜕。《荀子》“如蜕如脱”。君子学问,不时变化,如蝉蜕壳。若得少自锢,岂能长进! 

归。
谓有所归宿,不至无所着落,即博后之约。 


本帖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