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回流火漆印”最全样品比对

 lee杂玩者 2017-05-12



文物"火漆印章"标志, 均由文物局授权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使用。是中国文物出境的专用章, 文物可否出境的标志, 是文物上是否有"火漆印章",在办理文物进出境手续时, 为器物钤盖的印记。 有些人迷信火漆印章,认为有文物局火漆印章,是真品真迹的鉴结果。 因此,一些古董商人便伪造火漆印章, 盖在假文物上, 以哄骗不熟悉火漆的藏友。 


由于伪造火漆印章属犯罪行为, 一般伪造印章的古董商人, 都不敢按照文物局制定原样仿制,而是图样有所改变的。 文物"火漆印章", 在我国至今, 就曾先后有4种版本。

第一种文物鉴定火漆印章 (50年代版)


第二种文物鉴定火漆印章(1977年版

第三种文物鉴定火漆印章(1994年版)
1994年的文物火漆封印。印上写Custom Permission 加上一个字。后面有ABC三个等级。
A
类、国家文物商店外销售出的,A后面的数字是16个文物出境鉴定站编号。这个是商店帮你封印 ;
B
类,私人携运出境文物,后面数的也是鉴定机构发放地区号。只有8个文物出境鉴定站做这个鉴定; 
C
类,是经依法批准的超限文物,适用于入境后复运出境的超限文物或经鉴定特别许可出境的超限低值文物。 


1994
年版火漆印编号 : 
    A01.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北京站 
    A02.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天津站 
    A03.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北站 
    A04.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山西站 
    A05.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北京站代内蒙古自治区鉴定 
    A06.国家文物出境鉴定辽宁站 
    A07.国家文物出境鉴定辽宁站代吉林省鉴定 
    A08.国家文物出境鉴定辽宁站代黑龙江省鉴定 
    A09.国家文物出境鉴定上海站 
    A10.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江苏站 
    A11.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浙江站 
    A12.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安徽站 
    A13.国家文物出境鉴定福建站 
    A14.国家文物出境鉴定上海站代江西省鉴定 
    A15.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山东站 
    A16.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 
    A17.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湖北站 
    A18.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广东站代湖南省鉴定 
    A19.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广东站 
    A20.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广东站代广西壮族自治区鉴定 
    A21.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四川站 
    A22.国家文物出境鉴定云南站代贵州省鉴定 
    A23.国家文物出境鉴定云南站 
    A24.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四川站代西藏自治区鉴定 
    A25.国家文物出境鉴定陕西站 
    A26.国家文物出境鉴定陕西站代甘肃省鉴定 
    A27.国家文物出境鉴定陕西站代青海省鉴定 
    A28.国家文物出境鉴定陕西站代宁夏回族自治区鉴定 
    A29.国家文物出境鉴定陕西站代新疆自治区鉴定 
    A30.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广东站代海南省鉴定 
    A31.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北京站 
    A39.国家文物出境鉴定上海站 
    B01.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北京站 
    B02.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天津站 
    B03.国家文物出境鉴定上海站 
    B04.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广东站 
    B05.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江苏站 
    B06.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浙江站 
    B07.国家文物出境鉴定福建站 
    B08.国家文物出境鉴定云南站

第四种文物鉴定火漆印章(2009年版


2009年版文物鉴定火漆印章:

       
文物局制定了2009年版的火漆印章。各管理处均配发2009年版文物出境火漆印章、文物复仿制品出境火漆印章各4枚, 文物临时进境火漆印章各2枚。2009年版火漆印章中心, 仍沿用文物外销标识图案,图案开口处加汉字宋体“出”字为文物出境标识, 加“进”字为文物临时进境标识,加“仿”字为文物复仿制品出境标识。 外圈上方标注大写英文“SACH”(文物局英文名称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的缩写),下方标注数字为管理处编号。 


  管理处对经审核允许出境的文物,标明文物出境火漆标识。应海关或携运人的要求为文物复仿制品出具证明的, 标明文物复仿制品出境火漆标识。 


  文物临时进境,由管理处审核、登记后,标明文物临时进境火漆标识。临时进境文物复出境时,管理处审核无误后, 去除文物临时进境火漆标识,标明文物出境火漆标识。 

文物复仿制品出境火漆印 (第四种)


文物临时进境火漆印 (第四种) 


文物出境火漆印 (第四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