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朝姒文命王后—涂山氏

 金色年华554 2017-05-12

夏朝姒文命王后——涂山氏

涂山氏,大禹之妻,传说为九尾狐狸精。中国上古神话中,夏族的始祖神为涂山氏,夏族就是日後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一个部落集团。据《淮南子》记载:"禹治洪水,凿轘辕开,谓与涂与氏曰:''欲饷,闻鼓声乃去。''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化为熊,惭而去。至嵩山脚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禹入骜涂山氏

  吕氏春秋 音初篇》记载禹时涂山氏之女唱“候人兮猗”,这是有史可稽的中国第一首情诗。等候人的是女娇 ,被候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治水英雄禹。

  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篡夺了皇位之后,封禹为司空,让他继承被杀的父亲鲧的事业,继续治水。禹东奔

西走,三十岁时,在涂山遇见了涂山氏之女女娇。春暖花开,绿染桑林,纯洁而健康的男女,在野外一见钟情,

  三皇时代,中国氏族部落最大的问题就是治水。禹想到了女娇的本家,东夷强大的涂山氏。如果能联姻涂山氏,则整个东夷都会为己所用,朝内的重臣、类似大理卿(狱官之长)的皋陶也会支持自己。况且与女娇两情相悦,岂不是天作之合?不过因为涂山氏尚处于母系制后期,禹只能做上门女婿,“夫从妇居”。

  对禹来说,治水的业绩决定着前途;但是对女娇来说,爱情是惟一的。禹出门在外的日日夜夜,女娇独守空房,不觉忆起了初次见到这个“身九尺二寸长”的魁梧男子的情景,一缕笑意袭上弯弯的嘴角,恰如那天边的一勾新月。触景生情,这个野生野长的文盲女子,居然触动灵机,发为心声:“候人兮猗!” 在那弯弯的月亮下面,我等候着心爱的人儿。爱情多么伟大,多么神奇,它不仅开启了这个痴情女子的心智,而且书写了汉语爱情诗的最初篇章。———当然,“候人”,也是禹入赘的明证:“候人”,“候”的不是归人,而是上门的毛脚爱人啊。

  相思成疾,女娇再也顾不得世俗规矩,亲自跑到了禹的家乡。如同小说家们喜欢说的那样:悲剧发生了。女娇有一天给禹送饭,看见了化身为熊的禹,十分羞惭,遂化为石头,禹向此石索要儿子,石头裂开,禹的儿子启诞生了。

女之咏叹

  远古时候,中国大地上到处洪水为患。帝尧任命禹负责治水。禹非常认真负责,带领着治水的人马走遍中国大地,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次,他治水到了安徽濠州的涂山,同涂山氏女认识相爱。这时,禹已经三十岁,本该尽快成亲。但禹以人民利益为重,尚未成礼就与涂山氏女告别,匆匆赶往南方治水。

  禹走后,涂山氏女在家天天盼望禹回来。在家盼望不到,又跑到涂山山南的山坡上去等候。一天天过去了,涂山氏女望穿了秋水,还是未见禹回来。她不禁长叹一声,吟咏出这样的一句:候人兮,猗!

  这就是一首诗。“候人兮”等候我所盼望的人,“猗”是古汉语的叹词,相当于现代语的“啊!”。一个“猗”字,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感情:见到心爱人儿的渴望,望而不见的焦虑、彷徨及无可奈何的心情;还塑造了一个鲜明的形象:一个伫立山头,翘首远盼,长吁短叹,泪流满面的多情女子的形象。“诗贵含蓄”,是中国诗歌的宝贵传统。这首诗,可说是呈国最古的这方面的一个典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