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书法的“骨感”

 砚耕迂叟 2017-05-12
摘 要:骨感美属于书法审美范畴里的一项审美准则,如何评价骨感美需要一定准则。
  关键词:骨感;创作;书法
  古先贤在解释世间万物时,“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大自然中的一花一木、风雨雷电以及自身的血肉之躯都可以拿来阐述自己对他物的看法,而诸如在“骐骥暴怒逼其辔,海水?隆扬其波”、“藏头护尾”等用来阐释书法美的艺术理论里就能看到世间百态万象。卫夫人《笔阵图》有云: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在这段文字里,书法文字变成了有生命的形体,每个笔画都是血肉之躯。骨和肉被提出来当作书法审美的准则,从而骨感也就慢慢成为书法审美范畴之一,称之为骨感美。如卫夫人所言,笔力较强的书法家写出来的字就是比较有骨力的,让人觉得字里面有隐隐的框架在支撑着,字不容易散架。而多骨的书法还能表现出坚硬的棱角,折笔处方正爽快,不拖泥带水,欣赏颇有骨感的书法就好像观看一群体型矫健没有赘肉的人翩翩起舞,潇洒流畅,干脆利索,没有丝毫拖沓。
  从历代书法家的作品来看,凡是字势瘦硬挺拔、笔画刚劲有力的书作都可以算是相对富含骨感美的。元末逸士倪瓒的小楷书法作品给后人很深刻的印象,原因在于他不拘泥于古法,用笔纤细有力,锋芒毕露,在诸多细劲的笔画中加上一笔粗重的捺脚,有隶书的意趣在里面,通篇读来看似骨架满纸,实则骨肉相连。书作中提按强烈的快节奏中有时掺杂一些行书的连笔使骨断筋连,从而能在书法作品里读出他那种隐逸超脱、不与俗尘争名夺利的名士风骨,似乎能写出骨感的人内在都有高傲的风骨。日本的书法作品里面有一种叫做“假名书法”,这类书法本源自中国的草书,后经该国书法家创新书写,给人新的阅读体会。欣赏这种书法,我们从里面的线条可以观察到变化多端的牵丝缠绕,转折迅猛急促,绵延不绝于纸,好像深秋北方的树枝,枯索的三五枝丫抱作一团,在天空上摆出各种树骨的组合。这些作品给我们的审美体验是清新旷达、硬朗有力的。我们再反过来去欣赏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就会感觉到他进行书法创作时是非常牵强的,刻意追求骨感以至于显得瘦削凋零,笔画如长刀利戟扎人瞳孔,转折冷峻外放没有丝毫血肉的包裹,骨架堆积,如荒尸遍野,触目满纸凄凉。这样的创作方式算是书法史上的特例,身为皇帝可以不受指责地用刻薄的书法作品流传后世。
  翻阅历代书法理论,凡是提到骨感的时候,相提并论的都会有筋、肉等。清人包世臣有云:凡作书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备具。所以我们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肯定不能像宋徽宗那样一意孤行、任情恣性,我们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把握骨肉所占用的比例是最为关键的。如果一幅字以瘦骨嶙峋的样态呈现给欣赏者,那么一定要对线条要求非常严苛,唐人怀素之所以在书法史上比之于张旭稍逊一筹也是因为他的大草会过多地给人展示他劲挺的线条、连贯的草法而没有把字的血肉完全贯穿于作品之中,善于玩味线条的人欣赏起来读一字而知通篇,不免感到乏味无趣。张旭的书法,无论提按顿挫、轻重缓急还是墨色变化都会更符合人们对草书的审美要求,每一个字的笔画和安排都可以把玩寻味良久,线条丰富多彩,有血肉有筋骨。
  “凡人各殊气血”。书法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在倾向骨感美和肉感美两者之间总会有所侧重,但终是要切忌骨肉分离。
  参考文献:
  [1]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0.
  [2]包世臣.安吴论书[M].商务印书馆,1936.
  编辑 司 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