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从运腕和中锋行笔谈书法的笔力神韵

 weimiao 2019-09-03

中国书法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使用毛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毛笔听你的话,但是一个汉字有诸多姿态变化,而且执笔的姿势又相对固定,那么我们如何在书写的过程中保持手腕、笔和书写效果的统一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从中国书法的审美本质——中锋的力量之美、中国书法的工具——八面出锋的毛笔、书法的执笔姿势——运腕与运指入手,来回答这个问题。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从运腕和中锋行笔谈书法的笔力神韵

我们都知道,艺术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它们蕴含“力量”。比如人体健美表演,力(健)和美是相互相成、不可分割的。男性刚健、女性柔健,都不能离开力的审美。书法亦然,无论是书法理论、作品欣赏还是日常生活的观字评字都离不开笔力。对书法的审美,离不开审力的美,一部中国书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力的交响史: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下笔有力,肌肤之丽。

笔力还直接联系着作品格调的高低、书家人格的低高:“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世人评价颜真卿书法笔力从容刚健,如其刚直忠义的品格,后人爱其书,也因仰其高风,赵孟頫书法妩媚纤弱,如其缺乏骨气的为人,后人以为“奴书”,以至有羞以为师者。当然,力有刚柔,而无优劣。赵书有些作品还是柔中含刚的。但不管如何,我们却从中窥见笔力在古今书法审美和价值中的重要地位。

既然笔力对中国书法来说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达到笔力雄健呢?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从运腕和中锋行笔谈书法的笔力神韵

从外形上看,中国书法的笔力主要是透过笔画姿态才得以显现的。所以,要想显示出笔力的雄劲,就必须从笔画上下功夫。笔画有线条构成,线条的质感影响中国书法的笔法力量,因此,只有当我们写出中锋的笔画时,中国书法的笔画线条才会呈现出力量来。

实际上,线条的力量大小要看是否有同样的线条配合,如果笔画两侧的线条都不一致,很难产生力量,相反,当两个线条协调一致时,笔画的力量感觉也就显现了。中锋就是让笔画两侧线条一致的不二法宝。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从运腕和中锋行笔谈书法的笔力神韵

因此,中国书法的力量之源在于中锋,那么中锋应该如何达到?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中锋。锋者,毫之端也,其实,在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中,对中锋的论述和阐释并不多,至少在明代以前没有出现“中锋”一词,而是“正锋”“直锋”等与中锋意义略同的词汇,直到明代才出现了“中锋”一词。明代王绂《书画传:习录,论书》中首次出现了“中锋”一词:“唐代诸家,字取中锋,而规矩端倪,显豁呈露。”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云:“正锋、偏锋之说,古本无之,近来专欲攻祝京兆,故借此为谈耳。”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从运腕和中锋行笔谈书法的笔力神韵

就一般而言,在书写时,毛笔之尖端在笔画的中间行进就是中锋用笔,而由此所形成的点画轨迹,就是中锋的一般形态,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锋在画中”。

正如清代蒋和、清代王澍不主张以“笔正”及用捻管调锋之法求“中锋'一样,后来的周星莲也认为笔正未必锋“中”,“笔管以竹为之,本是直而不曲,其性刚,欲使之正,则竟正,笔头以毫为之,本是易起易倒,其性柔,欲使之正,却难保其不偃。倘无法以驱策之,则笔管竖,而笔头已卧,可谓中锋乎?”

王澍云:“世人多以捻笔端正为中锋,此柳诚悬所谓‘笔正',非中锋也。所谓中锋者,谓运锋在笔画之中,平侧偃仰惟意所使,及其既定也,端若引绳,如此则笔锋不倚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锋。笔至八面出锋,斯往无不当矣。”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从运腕和中锋行笔谈书法的笔力神韵

诚然,王澍结合自己的书写实践,认为在行笔过程中,笔管不可能始终垂直于纸面,可他没有否定“中锋”,因为他对于徐铉的篆书所呈现出的“中锋”、“藏锋”的线条之美情有独钟。面对以笔正则“锋行画中”的观点,他重新调整“中锋”的内涵及外延,即行笔时笔管不论如何倚侧,笔锋的“平侧偃仰”,最终收笔时笔管能收垂直,笔锋都将“不倚上下,不偏左右”地收于笔画之中。此说亦并非王氏独创,宋代苏轼《论书》云:“方其运也,左有前后,不免敲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当代的章祖安在谈到“中锋”时也说:“其实只要理解为锋必始终调于笔之中,即: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鼓侧。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从运腕和中锋行笔谈书法的笔力神韵

所以,如前所述,若要“锋行画中',便须时时调锋,提笔即是调锋的一种方法。毛笔进入纸面前“锋居笔中”,然按笔入纸,锋自然不“中”,须提笔得“中”。梁书同在《频罗庵论书》曾言:“芑堂问曰:‘中锋之说云何?’山舟曰笔提得起自然中,亦未尝无兼用侧锋处,总为我一缕笔尖,所使虽不中亦中。”

曾国藩《求阙斋书论精华录》也表达了同样意思:“写字之中锋者,用笔尖着纸,古人谓之蹲锋,如狮蹲、虎蹲、犬蹲之类;偏锋者,用笔毫之腹着纸,当将倒未倒之际,一提笔则成蹲锋。”

由此可见,在梁、曾看来只要能提得起笔即是“中锋”。关于提笔的重要性,明董其昌早有论述,《画禅室随笔》云:“余尝题永师《千文》后,言说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后代人作书皆信笔耳。”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从运腕和中锋行笔谈书法的笔力神韵

行笔过程中,没有按笔也就无所谓提笔,提笔不按难成点画,以“提笔得中”为中锋者,不管行笔中按笔时是否“锋”已偏侧,只要能提的笔起,“不中亦中”。

因此,中锋的关键在于有提案的动作,这样就可以让毛笔的笔尖重新聚拢,然后将笔锋转移到笔画中间,接着施以笔力,就能写出中锋笔画了。

除了提按这一个动作外,执笔姿势中的相互配合也很重要。

清代包世臣在他的《艺舟双楫》中关于执笔方法的论述其实并非什么新巧之法,依然是人们常说的“五指执笔法”。然而,除此之外,我们还窥到了一些更为重要的内容主张——“运指”。“五指疏布, 各尽其力”,五指并不是仅仅摆出不同的姿势,而是有其不同的功用,各尽其力。 只有如此才能最终做到“笔锋始得随指环转如士卒之从旌麾矣”。而“士卒之从旌麾”则更为形象生地地说明了“运指” 在执笔过程中所起的主导性作用。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从运腕和中锋行笔谈书法的笔力神韵

因此,包世臣所宗尚的这种执笔方法,其主旨便可以概括为“运指说”。在发挥腕部提按作用的同时,又要发挥手指的配合作用,两者同时发力,才能写好书法。

因此,我们在书写的时候,书写者应该有节奏地做出一些动作,这样才能让整体上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气韵生命来。字若无神乏气,如人之精神不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根本谈不上是佳作。因而,挥亳之富有神采,其关键在于运腕运气,在于活力充沛。

总之,书写是书写者挥动笔管带动笔毫(锋)在纸上运动的过程。随着执笔手提、按、推、拉、移动、摆动、转动笔管的动作,笔毫在纸上发生垂直、平移、旋转运动。这些运动在三维空间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及运动速度,与笔毫的弹性运动共同构成了笔毫在纸面上的运动轨迹(笔画)。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从运腕和中锋行笔谈书法的笔力神韵

书写时,手臂的运动是以某一关节(肩、肘、腕)为支点展开的,无论是在水平向度上,还是在垂直向度上,上臂在肩关节处、前臂在肘关节处、手在腕关节处的运动均为圆周运动。圆周运动中,在运动角度相同的情况下,半径远端的周长远远长于近端。因此,写小字只需手指、手腕的动作(枕腕)就能完成,而写大字则须悬腕、悬肘、以致悬臂才能完成。同理,执笔的位置越高,笔毫运动的幅度越大,反之则相反。

以上就是关于我们在书写书法时,如何运腕、如何发力以及如何学会笔画之间的相互配合的诀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