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旅慢游”时代:“全域旅游”如何掘金?

 阳光普照一生 2017-05-12

“仅2016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75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1.3%,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2%。”

——福建省古田县旅游局局长




便捷的交通

 

   助力“短线游”

据了解,以前从福州到古田要4个小时左右,自从去年高速、高铁开通后,路程压缩到了一个小时以内。“以前际面村一到桃花盛开的季节就特别美,但因为路途遥远鲜少有人问津,村里人也就靠卖桃赚钱。今年桃花节村里十天内就来了近10万人,这不现在还赶上了白凤桃采摘的时节,不少江西、福州、上海的客人到咱们村摘桃子呢!”古田县凤都镇际面村村民江春分从没有想过,自己山里的桃子竟能从一年前的两三元一斤直升到10元一斤的批发价,还供应不求。



(际面村桃花节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福建旅游市场的抢眼表现,除了归功于近年来“清新福建”品牌的成功推广外,与高速、高铁等交通体系的完善息息相关。


便捷的交通,助力“跨省游”变为“短线游”,“快旅慢游”理念下,旅游业也迎来新的挑战。




时空距离缩短

 

   展现“全域旅游”

春节过后本是武夷山传统的旅游淡季,可今年武夷山旅游热度一直不减,同比增长30%以上。当地旅游部门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时空距离的缩短。


“几乎每一次交通技术革命都会带来旅游方式的新变化,极大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旅游行业一直存在着距离产生的“客源流失论”,而时间和空间距离的缩短,使以往路途较远的跨省游变为感知上的短线游。



(武夷山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建设高速公路,以实现县县通高速。屏南、古田等山区县的旅游行业受益最大。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两日游和三日游成为主流。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合福高铁开通运营,彻底打开了连接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快速通道,解决了多年来制约武夷山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该线路的开通,受益的不仅是武夷山,沿线旅游景点均迎来客流井喷。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婺源景区接待游客1190.4万人次,接近于2015年一年的游客接待数;古田翠屏湖景区游客接待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3%;泾县红星宣纸厂仅“工业旅游”一项,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0%。



田翠屏湖景区)

来自南昌铁路局的数据显示,通车一年来,合福高铁南昌铁路局管内共发送旅客1340万人次,累计开行动车2.8万趟,平均客座率达74%。




旅游资源融合

 

   “转型升级”

一个游客到一个地方要做什么、看什么、玩什么?中国全联旅游业商会执行主席王敏刚在此前召开的“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的合作途径与伙伴关系”主题论坛上指出,根据他目前所做的研究,游客70%的支出都花在了文化旅游上。


琴江满族村是福建省唯一一个满族聚集村,也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尽管有着不一般的传统文化、古街、古民居,但并没有给当地带来太大的改变,直到琴江满族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最美乡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后,这个不足五百居民的村庄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琴江满族村

现在的福建,像琴江满族村这样依靠跟旅游跨界合作而发生变化的村庄还有很多。有着中国“食用菌之都”的古田,努力做好“高铁+”文章,全面推进特色观光农业、食用菌产业等产业的转型升级,在6月初的宁德投洽会上,一举拿下了5个大项目,总投资达32.7亿元。

福州仓山区有一个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这是典型的“旅游+工业”范本。成立于1985年的春伦茶业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2013年,这家工业型企业却与旅游业接下了不解之缘。当年被命名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之后,陆续开设了800亩的生态旅游观光生态园、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福州茉莉花茶科普示范基地等旅游项目。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

湖南省炎陵县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大县,近年来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炎帝文化研究会等机构,专门深入挖掘、传承和研究“非遗”文化。目前,全县拥有“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58项、文物遗存200余处、文物藏品1300多件。其中,“炎帝陵祭典”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非遗”保护名录,“炎陵三人龙”、“客家山歌”、“炎帝传说”、“苏区歌谣”等进入省市级“非遗”名录,炎陵县已成为我省拥有国家和省及市县各级“非遗”项目最多的“金牌县”。


该县坚持“非遗”与旅游“联姻”,推出与之相应的“古、红、绿”特色旅游,通过出台建设特色文化乡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资助文化传承人、编辑特色校本教材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领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发展,全面焕发了全域旅游魅力。今年前5个月,全县接待游客199.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和23.6%。


(湖南省炎陵县


破解同质化

 

   呈“虹吸效应”

交通便利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机会,但旅游业存在的一些不足也同样被放大。


业内人指出,在“吃、住、行、游、娱、购”这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中,旅游产品普遍面临着同质化的困境。不少县域范围内缺少龙头产品,旅游产品区际竞争力较弱,对区域外客源市场的吸引力还不够大。


便捷的交通拉近了景区间的空间距离,增加了旅游的可达性,游客“用脚投票”的趋势更加明显,如果没有充分准备,极易出现游客“过而不入”现象,“游客”变“过客”。


“很多景区的盈利模式单一,门票收入是景区景点盈利的主要手段,大多景区依然靠着单纯的门票经济支撑。”福州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若单纯依靠门票收入将极有可能成为高铁旅游经济的中转站,游客停留“片刻”即离开,无法分享高铁速度下城市客源增加所带来的更大效益。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要进一步升级旅游产品结构。同时,进一步开发旅游产品,在创新方面做好文章,有针对性地去开发设计符合当地自然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创新纪念品,摆脱单一的门票经济。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丝绸之路项目助理帕特里克·弗里茨也指出,在这样一个全球经济的时代,想要有竞争力,就必须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