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耕耘爱情:想要有收获,该怎么栽?──依附理论系列(六)

 徒步者的收藏 2017-05-12

耕耘爱情:想要有收获,该怎么栽?──依附理论系列(六)

2017-03-13 猫心侦探 心理Kr
心理Kr

psykr360

心理客,是一个专业服务于心理咨询行业的平台。通过互联网+,结合优质的心理咨询行业资源,为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免费提供包括学习、交流、成长和工具等在内的专业、全方位综合服务。 We Serve.


你是不是变心了?为什么你在交往前说的那些话,到了交往之后都不算数了?不是说好会好好疼爱我的吗?为什么在一起之后总是越来越懒惰……



在昏暗的街灯下,她哭着对他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为什么他说过的一切,到头来,彷佛都只是一场空;而他,则是沉默无语,不知道该回些什么;过了半晌,他才默默地挤出这一句话来:我们分手吧。」


这样的剧本,在爱情关系里是否很常见呢?通常,PTT 男女版上面的剧情都是这样演的(?):一方不断地责怪另一方,为什么都不为自己多想想?为什么总是关在家里打电动?为什么说好的约定到头来又反悔?而另一方则是不断地逃避,不断地顾左右而言他,不断地沉默以对。这样的脚本,在许多不快乐的关系里面,重复地上演着。我们都知道,能不能在爱情关系里面付出,是一段关系能不能走下去的关键,而这一篇文章,我就要来谈谈爱情关系里,那些付出与不付出的因素。


对于关系发展有利的选择


我想,你一定能够猜到,安全依附和愿意付出承诺是有关的[1][2],也因为如此,安全依附型的人在关系投资与付出(relational investment)上比较在行[3],或是较能做出一些有利于关系发展下去的行为[4]


确实,过去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就透过模拟情境的方式,让受试者去想象和一个约会对象互动的情形。实验在每个情境中提供二选一的选择题:其中一个选项是有助于关系发展下去的选项(relationship-enhancing option) ,另一个则是不利于关系发展的选项(听起来好像恋爱养成游戏啊),结果安全型的人总是选择了对于关系有利的选项[5]。


至于安全型依附的人,为什么会选择关系提升的做法呢?这一个实验还有后续发展,在第二次的实验里,研究者在恋爱养成游戏实验当中,加入对方支持自己与否(supportive/nonsupportive)的这个变项,也就是虚拟伴侣的回应状况会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正面、正向响应,另一种是忽视、拒绝响应。安全型依附的受试者,比起焦虑型依附的受试者,更能觉察这个虚拟伴侣对自己的支持,并使之更倾向选择关系提升的选项[6]。也就是说,通常安全型依附的人,比较能够接收到伴侣对自己的支持,也因此比较愿意做出有利于关系发展的选择


但是,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是对于关系有所提升的行为呢?其中一种行为就是,愿意为了关系而牺牲一些自己的权益,或是为了伴侣的幸福感(well-being)而放弃一些选择[详见7]。例如,今天你很想跟你的朋友出去玩,但是你知道你的伴侣下周就要考国考了,你决定放弃自己玩乐的享受,转而去陪他到图书馆读书,就是一种有助于关系提升的行为。如果一段关系是幸福的话,通常人们不会因为这些牺牲而感到委屈。


但是,如果你今天是一个焦虑型依附者,那么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可能就不是那么纯粹地为对方着想。根据 Impett 与  Gordon 的研究发现[9],焦虑依附者比较容易扭曲了这些有利于关系的牺牲行为(pro-relationship sacrifice behavior):他们之所以选择牺牲自己的利益,常常是有目的性的(self- focused goal)。例如,你可能会希望藉此换取伴侣愿意和你做爱的意愿,有研究发现焦虑依附者比较容易出现过度依赖性爱,做为满足安全感和爱情需求的方式[8]。


当你在为你的伴侣牺牲自己的权利时,你是抱持什么样的心态呢?


若无法一起走下去,你能不能适时放手呢?


当安全型依附的人,发现自己的伴侣总是不能满足自己正当的需求(例如伴侣总是不愿意花时间陪伴自己,反而在外面拈花惹草),他们就会减少对于这段关系的投入,选择渐渐地放手。


走不下去就分手吧

Slotter 与 Finkel[10]采用了两种方法来研究这件事情:一个是实验操弄研究(把伴侣请到实验室里做一些实验),另一个是长期追踪研究(长期追踪伴侣的互动关系)。结果他们发现如果伴侣不能满足自己「关系相关的需求」──明明有伴了却总是欺骗其他异性自己是单身、不愿意对他人承认两人的关系、或是不能满足自己「独立自主方面的需求」──总是限制自己和他人的互动、对于自己和异性的正当互动总是吃醋生气,那么安全型依附者就会随着时间减少对于这段关系的承诺,增加分手的可能性。


进入烂关系却分不了手

但焦虑型依附的人恰好相反,正如同前面文章中提过的,焦虑型依附会采取乱枪打鸟的方式(unselective)择偶,比较不受大家的欢迎(unpopular),往往会错失许多可能交往的机会[11]。但他们同时又渴望被爱(hunger for love),因此当他们好不容易进入一段关系时,自然也比其他人更不容易分手。即使他们常常跟你抱怨说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多烂多烂之类的,过了两天之后你又看到他们笑嘻嘻的手牵手走在一起。


Slotter 与 Finkel[9]进一步采取激发受试者焦虑感的方式,来观察受试者会有何变化?结果发现,他们会变得不容易察觉伴侣行为的好坏,伴侣的行为也不会影响他们对于这段关系的承诺感。白话一点的说就是,当伴侣对他们好的时候,他们感觉不到,还是常常跟你抱怨这段关系很烂;但是伴侣对他们不好的时候,又因为担心失去对方之后会找不到下一个,因此迟迟不肯离开这段关系。


除了不容易察觉到伴侣对自己的支持并感谢他们的付出之外,焦虑型依附在面临关系中的抉择时,也很少做出对关系有利的选择,因为在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于关系有利的行为[12]。


总结来说,安全型依附是为了维持一段满意的关系,因此才选择进入一段关系的;而焦虑型依附者呢?则是犹如溺水者,好不容易抓到了一根漂流木,即使上面长满了荆棘,他们依然不愿意放手。


焦虑型依附者,如同这只把自己囚禁在牢笼里的猫一般,明明知道这段关系已经走不下去了,却依然持续地将自己关在里头。


「吃碗里,看碗外」脚踏两条船

那么,逃避型依附者呢?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一段美好的关系,应该是两个人能够一起成长的关系;但很不幸地,逃避型依附者总是无法做出这样的选择,越是逃避型依附的人,就越不容易在关系中自我成长(relationship-driven self-improvement)[13],同时也很少做出有利于关系的牺牲行为[9]。


除此之外,过去的研究也发现了,逃避型依附很容易出现「吃碗里,看碗外」的行为。不知道你有没有遇过那种交往过 10 几个女朋友,还一次跟两个人交往的人?我就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高雄火车站送上一个女朋友搭火车北上之后,在原地等着接下一个女朋友。


这样子的人就很有可能是个逃避型依附者,他们除了不愿意和他人太亲近,也不太愿意给予承诺之外,他们也比较容易注意到伴侣之外的其他异性(alternatives)[14]、对其他异性有较高兴趣、对于感情的承诺较低、容易对伴侣不忠(infidelity)[15](注1)。


如果我不是安全依附者,可以怎么做让伴侣关系更好?


那么,如果你发现自己不是一个安全型依附者到底该怎么办呢?


焦虑型依附者或许可以透过多读一些两性交往的文章与书籍,来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有利于关系的选择,像是我就很推荐一本书:《是你选择了忧郁》,里面就很实际的教导伴侣该如何做出好的选择(注2)。


除此之外呢?焦虑依附者与逃避依附者,也可以在察觉到自己试图要控制伴侣,或是要逃避伴侣另结新欢的时候,试着透过感恩与回顾过去和伴侣开心、幸福的回忆,来让自己找回这段感情的幸福。过去研究便发现了,让受试者回忆一段和伴侣充满温暖和爱的互动,有助于触发安全感,进而让受试者选择了有助于维持关系的选择;若是触发受试者的不安全感,则让他们较不容易选择这一类的行为[16]。


至于其他有助于提升安全感的方式,我就留到后面的文章再谈吧!


批注


1.我所引用的文献收集的样本是异性恋者样本,不包含同性恋者样本。

2.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从《被讨厌的勇气》到《是你选择了忧郁》:放下对关系的控制欲


延伸阅读


1.Shaver & Brennan(1992). Attachment styles 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Their connections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romantic relationship outcom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Vol 18(5), Oct 1992, 536-545.

2.Simpson, J.A. (1990).Influence of attachment styles o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9 ,871-980.

3.Tempelhof, T. C., & Allen, J. S. (2008). Partner-specific investment strategi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coupl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sociosexual orientation and attachment dimens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5, 41-48.

4.Pistole, Roberts & Chapman(2010) Measuring Long-Distance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Validity Study. Peer Reviewed Articles.

5.Vicary, A. M., & Fraley, R. C. (2007). Choose your own adventure: Attachment dynamics in a simulated relationship.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 1279-1291.

6.Turan & Vicary (2010) Who recognizes and chooses behaviors that are best for a relationship? The separate roles of knowledge, attachment, and motivation. Pers Soc Psychol Bull. 2010 Jan; 36(1):119-31.

7.Impett & Gordon,2008 For the Good of Others: Toward a Positive Psychology of Sacrifice.

8.Davis, Shaver & Vernon ,(2004) Attachment style and subjective motivations for sex. Pers Soc Psychol Bull. 2004 Aug;30(8):1076-90.

9.Impett, E. A., & Gordon, A. (2010). Why do people sacrifice to approach rewards versus to avoid costs? Insights from attachment theory. Personal Relationships,17,299-315.

10. Slotter, E. B., & Finkel, E. (2009). The strange case of sustained dedication to an unfulfilling relationship: Predicting commitment and breakup from attachment Anxiety and Need Fulfillment Within Relationship.

11.McCLure, Lydon, Baccus & Baldwin(2010). A signal detection analysis of chronic attachment anxiety at speed dating; Being unpopular is only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oble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ntin,36,1024-1036.

12.Turan, B.,& Vicary, A. M. (2009). Who Recognizes andChooses Behaviors That Are Bestfor a Relationship? The SeparateRoles of Knowledge, Attachment, and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1), 119-131.doi:10.1177/0146167209349374

13.Hui & Bond(2009) To please or to neglect your partner? Attachment avoidance and relationship-driven self-improvement. Volume 16, Issue 1, pages 129–145,

14.Overall, N. C., & Sibley, C. G. (2008). Attachment and attraction toward romantic partners versus relevant alternatives within daily interact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 1126-1137.

15.DeWall, C. N., Lambert, N. M., Slotter, E. B., Pond, R. S., Deckman, T., Finkel, E. J et al. (2011). So far away from one’s partner, yet so close to romantic alternatives: Avoidant attachment, interest in alternatives, and infide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 1302–1316.

16.Gillath, O., & Shaver, P. R. (2007). Effects of attachment style and relationship context on selection among relational strategies.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1, 968-976.


本文系“心理Kr”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