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张表,学会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

 ClaWang 2017-05-13


    

企业的培训需求通常可以划分为被动产生的培训需求与主动产生的培训需求。


被动产生的培训需求指为了对应出现的问题而被动采取的培训,例如:当企业收到市场普遍反映的产品质量下降这类信息后而采取的、旨在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培训,可以归类为被动培训需求。


主动产生的培训需求是指企业为了顺应业务的开展、人才的培养或管理的需要而提出的、具有前瞻性的培训需求。


关于主动培训需求与被动培训需求常见的一些信号可以归纳为表1。    



表1:培训需求信号



培训需求信号

信号的表现

对培训的影响

正面信号

(主动产生的培训需求)

  • 公司销售额的激增和业务区域的扩大;

  • 内部升迁;

  • 岗位轮换;

  • 请外部的专业机构(如专业的咨询公司、培训公司)进行诊断后提出培训改善建议。

l    通常表现为培训活动的计划性和前瞻性;

l    需要讲师与相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以确保培训需求被正确开发;

l    培训也经常作为咨询的关联项目开展,即通过咨询项目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培训使受训人掌握应用这些解决方案的必要技能、经验等。

负面信号

(被动产生的培训需求)

  • 工作质量低;

  • 来自公司内、外部的抱怨增多;

  • 过高的员工流动率;

  • 工作中经常出现失误;

  • 无法按时按质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务;

  • 公司无法承担超出自己能力的项目。

培训需求较为明显,但需要分析培训是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或培训是否能够真正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培训需求评估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工作:组织分析、工作分析与个体分析。


这三方面的分析是三位一体的,由综合分析到单项分析、由总体分析到个体分析、由抽象分析到具体分析,由大至小逐步明确培训需求。


表2总结了培训需求分析的三个方向和基本说明,希望帮到大家。



表2:培训需求评估



需求评估的方向

说明

组织分析

着重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包括对组织目标、资源和环境的分析,以及对人力资源重要或关键方面进行分析。从企业组织内外的对比分析中,从生产经营过程的现状和问题的对比分析中,确定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进而确定培训的目标与计划大纲。

工作分析

即 按照企业职务工作标准和相当职务所需的能力标准(即“职能标准”),对各部门、各职务工作(岗位)状况,主要是对担当工作的职工及职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 度和工作成绩等,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企业组织成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是否胜任所承担的工作,进而确定企业培训的需求结构。

个体分析

逐一对职工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以及工作态度进行考核评价,尤其对那些关键工作、关键岗位的人员素质,进行测评,以确定需要培训的内容和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