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化解危机的办法

 云中公子 2017-05-13
 文人很多时候跟文弱是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受欺负的事,因为权势不够,力量不够很常常陷入无可奈何的境地。当然在旧时代普通平民受的委屈更多,也更没有反抗办法。文人呢,因为手里有一枝笔,某些时候还是能够化解一下危机。
   唐代诗人戎昱写过两首诗,里面隐含着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丞相韩滉(《唐才子传讲》是于頔,《本事诗》讲是韩滉)听说戎昱任职的地面上有个歌女特别漂亮而且歌唱得也好,就派人去征聘她到官坊。不成想这个歌女是诗人戎昱的小三。一听说上级要征用自己的小三,戎才子也没有招术,只能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儿被上级领导征用。但文化人毕竟是文化人,他想了一招算不上办法的办法,写一首诗给歌女,告诉她务必要在给首长唱歌的时候首先唱这首。

《本事诗》中讲的是:
好去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人情。
黄莺久住浑相恋,欲别频啼四五声。

《唐才子传》讲的是:
宝钿香娥翡翠裙,妆成掩泣欲行云。
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阳台梦使君。


    第一首大意是讲离开熟悉原来的地方,感觉很不舍,连鸟儿都与她惜别。第二首讲的就更直白了,说我打扮好了要去陪大人欧欧叉叉,临走的时候主人嘱咐我一定要好好伺候大人,不要总想着从前跟主人那啥。
    首长也是有素质滴银,听歌女唱完这首诗,马上就明白这个歌女的来头——原来是戎昱的相好。话说不论是韩滉还是于頔,都是唐代比较爱才的官员,同时他们也是诗人。首长进一步询问,歌女涕泪涟涟说出了自己与戎大人的隐情。上级一听,马上把征用歌女的官员招来,一顿臭骂:“你们征召歌女,怎么也不打听打听是谁的路子?戎昱那是当代大才子,你们把他的女人给我整来了,好象我老人家夺人之美,这不是置我于不义,让我难堪么?”骂完让手下打了那个官员十几鞭子。随后派人把歌女送还给戎昱。
    你看看,文化人的请求艺术高不高?
    还有一位唐代诗人,叫崔郊。他在年轻时与他姑妈的一位婢女相好,后来婢女被卖到前面说的大官于頔手上。崔郊听说过急得不得了,但没钱赎人啊,凭着自己的诗才,就想了一招。小崔写下了上面这首诗: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很快这首诗就传到了大官于頔的耳朵里。大官一打听小崔诗写这么好,背后又有这么凄婉的爱情故事,索性把婢女送给了小崔,这还不算,看小崔挺穷的,又送了不少钱财。
    你瞧瞧,会写诗的人神通不?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条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唐代诗人韩翃写过上面这首诗的上半部分,后半部分是他的媳妇写的。当时安史之乱,韩翃也是夫妻失散。后来再遇到的时候,媳妇已经是胡人将军沙吒利的小妾。韩诗人趁见面的时候,与媳妇交换了这样一首诗,互相试探一下感情是否还在。后来几经周折,夫妻终于团聚。(事见《太平广记.柳氏传》)
    你瞅瞅,诗人遇到难事了,都可用诗歌来化解。
    其实唐代这样的试探类、请求类的故事很多,比如还有红叶传情的故事,诗人朱庆馀给张继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都是又含蓄又好玩,互相吟和间,这事儿就办差不多了。
    当然也有整这个没整明白的,我记得有位中晚唐代诗人,记不得是哪位了,有次见大官,也是写了类似这么一首诗,被大官一顿骂给轰出去了,说你小子他妈的跟我差好几辈儿呢,给我写这么轻挑的诗,滚!唉,这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应该说还是那位诗人修练不到家,惹人家大老爷生气。
    说到惹对方生气,套近乎或客气请求什么,还不至于那么容易触怒对方。但是如果是拒绝对方什么事,可能真的会引起对方发怒。如果对方是无名小辈倒无所谓,但对方还是大老爷,你咋整?所以说委婉拒绝更是一门艺术。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
    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性(姓),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上面这首诗,还是那个戎昱写的。这个诗人不但请托别人有手段,拒绝别人也有手段。戎诗人年轻时名气就大,长得也帅。有个李姓大官有个女儿又漂亮又有才,李大官想招戎昱做女婿,但有个条件,就是戎昱得改个姓,大官不喜欢戎这个动刀兵的字。戎昱直接回绝怕得罪大官,就写了这么一首诗:
    李姓大官诗了这首诗,感觉这个年轻人还行,挺有分寸,就不再提嫁女的事,但是对戎昱还是很照顾。

    下面这首诗就大大地有名了,是大诗人张继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为什么张继要这么委婉的拒绝呢?因为对方是大军阀李师道!当时李师道想招兵买马造反,张继在给朝廷作事,哪敢跟着这家伙扯啊。但是,他是不敢随便拒绝的。当时李师道非常霸道,经常在京城搞恐怖主义活动,把两任丞相都刺杀成一死一伤了。但如果与李眉来眼去太过,又怕被朝廷指责,只好写了这么一首暗喻的诗,就算被人捉到,也可以说是文学作品,瞎写的。
    想说的是有点文化写点诗是件好事,利用诗词来处理一些事情可以既优雅又委婉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诗人并非如鲁迅所讲,一天尽是伊伊呀呀我要死啦之类的诗人,虽然这几首诗谈不上有多高艺术水准,但没事的时候读几首(我是真背不下来)探索一下诗的来龙去脉,看看文化人在险恶的社会里怎么混世界,怎么用自己的方式化解危机,还是挺好玩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