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郴州市PPP项目调查报告

 senllon 2017-05-13

近两年来,我市PPP项目建设从起步摸索到不断发展,取得了初步成就。为促进我市PPP项目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加快项目落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消化存量债务,减少政府财政投入。我们开展了PPP项目调研,就目前我市PPP项目建设有关情况、做法、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郴州市PPP项目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截止7月底,全市共发起、储备PPP项目60个,总投资金额462.13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17个。按地域分,市本级3个,县级57个;按级次分,省级示范项目29个,一般项目31个。省级示范项目,涉及交通、市政、水利、环保、医院、养老、教育等领域,总投资264.63亿元,其中宜章莽山水库被列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水利部全国第一批水利PPP示范项目,也是我省唯一一个由三部委共推的水利PPP示范项目。我市成功申报中省PPP示范项目数量在全省名列第一。
二、推广PPP工作的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机构建设。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布署PPP工作,并对有关文件亲自批示。二是成立领导小组。汝城、永兴、宜章、嘉禾、北湖、临武、安仁等均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开发区、发改、财政、住建、国土、规划、交通、水利、房产、旅游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PPP工作领导小组,下设PPP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区财政局,由财政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极大地加强了对PPP工作的领导。全市各级财政部门都指定了业务科股室和工作人员负责承担PPP工作,部分县市区还增加了编制,成立了机构,安排了专人和专项工作经费,力推PPP工作全面开展。
2.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政策和业务水平。一是积极参加中省举办的政策和业务培训学习,提高政策和业务水平。我市各级政府领导及PPP工作主办业务骨干,分期分批参加各类培训学习达3000多人次。并多次组织有关单位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增长见识,转变观念。二是多次举办PPP专题讲座活动,加强人才培养。我们邀请省财政厅法规处及省人和人律师事务所的PPP专家和法律专家,专程来我市讲课,就我市如何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减轻地方债务,助推我市PPP项目建设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门指导,受到大家热烈欢迎和普遍好评。三是编辑印发PPP法律法规专辑,供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学习参阅,提高法治意识。该专辑由市政府领导任编委主任,市法制办负责编纂,已印发500本,很受欢迎。下半年,我市拟收集补充完善后,重新编印1000本进行分发,方便政府和社会资本各方学习和操作需要。
3.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依法推广PPP工作水平。一是在全省率先起草出台《郴州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该办法从PPP项目申报范围、申报条件、项目采购、实施、经营、管理、退出和移交等各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并创新列举了优惠政策措施一章,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受到省政府督查组、省财政厅的肯定和基层政府和社会资本欢迎。二是县市重视制度建设。汝城、永兴、宜章、资兴等县市政府,根据当地情况,均先后出台了PPP实施意见,加强了制度建设,有力推进了PPP模式规范运行。
4.加强示范项目申报和推介工作,努力提高项目成功率。一是积极引入咨询机构,提供智力服务。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来做。我市聘请多家中省具有资质的咨询机构,为我市PPP项目的发起、申报、包装,项目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和可行性论证,项目采购和合作协议等提供政策、法律、工程和财务等各方面的专业支持,有效提高了我市项目申报的合格率和成功率。二是积极参加申报上级PPP示范项目。截止7月底,我市成功申报三批共29个省级PPP示范项目, 成功申报项目数量名列全省第一。其中地下综合管廊,我市以全省总分第一的成绩列为全省首批两个试点城市之一。按照设计规划,该项目覆盖7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75万人,建设综合管廊30.2km。入廊管线包含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管线,附属设施包括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排水和标识系统。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申报财政部全国PPP示范项目,全市共有北湖、永兴、桂阳、资兴、宜章和汝城6县市区共申报了9个项目,涉及交通、市政、水利、卫疗卫生、教育、文化、养老等领域,总投资达61.93亿元。三是积极参加省级PPP示范项目推介活动,项目与资金对接来势喜人。为力促项目落地,我市积极推介本市省级PPP示范项目进京参加第十九届北京科博会这一国家级项目与社会资本对接平台。通过筛选,我市共推28个省级PPP示范项目参会,总投资258.3亿元,其中列为省级重点推介项目5个,为全省参展项目最多的三个市州之一。在北京推介洽谈会上,我市永兴县城乡安全引水和园区污水处理项目,还参加了全省十个PPP示范项目现场签约仪式,成功引进了民营资本博天环境集团公司,总投资8.06亿元,现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四是规范操作,严格把关。重点把好项目识别关,不符合申报范围和申报条件的,均予排除, 坚决杜绝假冒PPP项目。同时,依法依程序做好项目准备、论证、采购和合同设计,做好风险分担设计和合理回报测算,让政府和社会资本真正实现合作共赢。目前,我市已实施PPP项目,主要采取BOT合作模式。回报机制主要采取使用者付费加政府补贴模式,社会资本财务测算回报率控制在6%-10%。股权结构2:8居多。合作项目设计、建设、财务和运营维护等商业风险由社会资本承担,法律、政策、最低需求等风险由政府承担,不可抗力等风险由由社会资本和政府合理共担。PPP项目财政总支出责任控制同级财政公共支出预算10%内。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政出多门,不利操作。目前,国务院、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等出台的有关PPP文件政策较多,又不统一,特别是在PPP项目申报条件和项目采购等方面,要求适应的法律都不一样,基层和经办部门难以操作。例如申报PPP项目,财政部门说不必先经发改立项或备案,发改部门则要求先立项或备案。又如 PPP项目选择社会资本,财政部门要求适应《政府采购法》,发改部门则说适应《招投标法》和特许经营权管理办法等等,部委有关规定互相打架,基层很难操作。
2.宏观规定多,操作规范少。PPP项目申报范围、申报条件、项目采购遵循法规、投资规模门槛、行业标准合同、监管机制、绩效评价、管理机构乃至咨询机构付费标准等等方面,都还没有比较规范的参考模版,令地方经办和操作部门耗费大量时间和心血。
3.典型带动不强,民营资本顾虑较多。PPP项目通常公益性较强,投资规模较大,经营期限长, 操作程序复杂,加之推广运用时间较短,现有成功范例较少,因此,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对于PPP项目的投资,感觉难以预测和把握,因此,大多持有先看看再说的观望和谨慎心态,不敢贸然投入。
四、今后工作目标
1.推广运用PPP模式,强化转型发展。目前,我市投融资体制转型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各地必须加强PPP项目建设,形成示范效应,打消政府和社会资本各方特别是民营资本顾虑,推动PPP建设大发展。今后,凡符合PPP项目申报范围和申报条件的政府项目,都应按中省要求,优先采用PPP模式。
2.广泛征集储备项目,强化项目库和人才库建设。要根据政府发展规划,面向全市各级各部门广泛征集和储备一批PPP项目,并聘请专家进行评选论证,实行分类管理。对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优先进行预算安排,重点推介。
3.积极创设PPP基金,强化项目建设。大胆创新,积极运用基金+央企模式创设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不用政府资产抵押,不用财政担保,不增加地方政府负债,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巨大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用很少的钱撬动巨额社会资本,有效解决项目大会建融资难问题,转嫁政府和财政筹资、负债、招商引资、还债和项目维护、经营及管理多重压力,应按易鹏飞书记有关批示意见,深入研究,积极对接,先行先试。
五、几点建议
1.统一政策法规,强化法治建设。建议国家尽快出台PPP法并完善PPP相关政策体系。进一步充实完善PPP操作指南和实施细则,以便统一政策规定,提高项目实施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2.出台优惠政策,力推PPP项目建设。PPP项目申报范围、申报条件,财税、规划、国土、住建、信贷、发债、融资和上市等方面,建议中省出台系列优惠政策给予扶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