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乐纳己 2017-05-13

关于智慧园区,目前有很多说法,从不同角度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所以对于智慧园区的理解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局部可以是智能的,而智慧则强调整体。我们应该理清智慧园区的顶层设计,避免产生盲人摸象的错误。

一、园区系统的全生命周期

1、园区系统的顶层结构

从园区的总体结构来讲,园区实际上是一个环境,三大主体。环境即是所处地所具有的资源与环境,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园区所需的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之上,是三大主体:园区管理者、园区企业和社会公众。

这三大主体会有各自不同的诉求。园区管理者需要建设园区的地理环境,可以为其提供发展的载体与框架,而管理者的管理与服务能力关乎企业的入驻,吸引企业在园区内生存和发展。园区的招商引资,不仅需要一个地理空间和优秀的管理服务能力,更重要的,还需要从社会大众处获取人才。

2、园区建设的一个中心三条主线

从园区整体发展来看,会发现其经历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的过程,那么如何将一个环境三大主体与这样一个过程整合起来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总结出园区建设的一个中心三条主线的模式。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一个中心”即智慧管理,首先要将园区管理起来,才有企业入驻,才有招商引资的可能性。在智慧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三大主体的不同需求与环境的支撑,可将园区的智能化分解为地理环境智能化、社会智能化、经济智能化三条主线。地理环境的智能化是实体园区与智慧园区同步建设的过程,传统园区只需解决基础设施的问题,而智慧园区除了解决基础设施问题,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都要跟上。所以智慧的园区管理需要将园区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整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智慧社管同样必不可少,因为园区不仅仅有经济职能,还有社会职能,所以需要社会化的管理。另外就是智慧的经济,通过园区经济的智能化手段,最终使园区更加有效地为企业服务。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例如地理环境的智能化,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包括传感器、物联网等,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更好地管理园区从规划到建设的整个过程。

3、智慧园区的技术框架

智慧园区的技术框架主要由四个层次构成,即基础感知层、中间网络层与平台层、顶端应用层。其中感知层也是控制层,主要承担数据感知和信息收集的使命;网络层则是园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层是整个智慧园区技术框架的终端,最终带动经济智能化、智慧管理、社会智能化和环境智能化;其中最核心的是平台层,建立一个时空信息云平台来支撑园区各种业务,整合园区内的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库以及地理空间库。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4、园区系统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从园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监测和运维的全过程上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管理。基于这种管理模式,全生命周期的整体数据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规划、管控、运行、现状、历史。在地理信息这个大框架里,运用地图的方式,形成“一张图”的管理模式,所有数据都可以纳入这张图中,从而整体有效地进行园区管理。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二、全生命周期管理“一张图”模式

智慧园区建设的一条主线就是将规划、建设、运行与服务纳入统一的管理中,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模型,即“一张图”管理模型。

1、规划成果管理与招商引资

从“一张图”中可以看出园区是怎样规划的,在规划过程中,如何实现招商引资。同时,在整体设计上,“一张图”也能体现出建筑、景观和环境的因素,包括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2、资产管理

针对园区内的资源资产,从不动产登记到房屋资产的管理,通过室内三维数据建模,都可以落实到“一张图”中进行管理。而结合BIM技术,则可以做到对于建筑物室风建模与设施管理应用,从更加细节处入手管理所持资产。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园区管理中广泛运用物联网,但物联网的传感器在哪里,传感器获取的是什么信息,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统一的空间化管理。

3、空间结构优化与建设投融资

物联网技术与园区管理结合并不仅仅是解决空间建设问题,还可以解决经济模式问题与开发持续问题。通过“一张图”模式,可以把园区增量、存量以及结构的优化纳入考量,并与城市建设投融资结合起来。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4、天上看、地下查、网上管

通过“一张图”模式,最终可以实现“天上看”通过卫星或无人机实时监控空间演化;“地下查”形成动态巡查机制;“网上管”通过互联网形成多级监管与协同机制。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5、智慧城管系统

以网络化园区管理系统建设为核心,建立“平战结合”的城市信息监管体系与应急指挥体系,实现园区统一化管理,使园区成为更好的投资环境。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6、智慧社管系统

有些园区会有配套的居民区,那么智慧社区管理也可以纳入“一张图”管理模式。依托网格化园区管理系统,将系统下沉至街道和社区,在园区部件的基础上,形成对人(包括固定人口、流动人口、弱势群体、重点关注人群等)、地、事(矛盾调处,治安稳稳)、物、情(社会舆情)等社会化要素的全面管理。基于二维和三维房屋数据,可以实现以房管人,以房管企业。同时结合三维和移动应用,基于视频监控开展治安防控。

7、智慧综合应急体系

最后,园区综合应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结合网络化管理,利用传感器以及物联网等技术,把应急预案与指挥调度也纳入到“一张图”中,实现园区综合应急方面的智慧化。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三、案例——柳州云平台建设项目全流程管理应用设计

1、项目全流程监控

(1)规划、建设方面

从项目最初的规划选址阶段、审批过程、土地供应、项目进度、项目监管,到最后项目建设现状,都可以从一张图的角度体现出来。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2)基础设施管理

除了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这张图上还可以体现基础设施管理,包括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综合管线、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水利设施及其他设施。以上这些都可以统一地用一张图的模式管理起来,真正实现了从规划、建设到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3)园区运行监控

园区运维方面,可实时监控园区用电、用水、用燃气情况,以及偷盗抢事故、路况专题、交通事故、视频监控、空气检测、手机信令等,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库,从而整体认识园区的发展状况。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2、园区微观管理应用

除了上文所述宏观管理方面,园区更强调微观管理,对于园区内部、建筑内部很多细节的管理同样重要。

目前无人机发展速度很快,以前需要做专业的摄影测量才能获得摇摆影像,现在使用无人机便可快速获得地面影像,甚至是多维影像,提供更细致的建筑物情况,便于园区管理者进行管理。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BIM技术同样广泛运用于园区,目前很多城市大型建筑物设计都在使用BIM技术。BIM的设计可以有效结合到园区系统里面,管理建筑物中每一个设备和设施,GIS与BIM的一体化集成,可承接大量的设计数据。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以上根据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梁军 “2017年中国智慧园区创新论坛”发言《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整理)

四、案例——会点网以活动管理平台为入口,助力产业园区数字营销一体化建设服务体系

智能一体化会展活动运营服务平台会点网为中国低碳高端智慧园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理事单位,并面向产业园区结合其平台自身,推出以“以活动管理平台为入口,助力产业园区数字营销一体化建设服务体系”: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以数字化活动管理为入口,助力产业园区数字营销一体化建设发展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产业园区特点、为什么要+活动管理平台、怎么+!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产业园区类项目的特点分析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园区类项目特点:智能化不足、关联度低、信息化落后、数据管理不完善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数据化精细化管理是园区未来的发展趋势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最终要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数据管理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产业园区+数字化活动原理平台,这事儿可行!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产业园区+数字化活动管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闭环数据管理!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打造一体,高端,品效化的智慧园区!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智慧园区,将是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必由之路!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那么,到底怎么+?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数字化活动管理平台具备哪些核心优势?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打造一站式线上线下智慧园区运营服务体系!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数据+服务+运营,三位一体!

解读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使智慧园区落地

最终实现:产业园区数字营销一体化!

本文编辑作者:袁帅,专注互联网数据分析运营,智能一体化会展活动运营服务平台会点网事业合伙人,运营负责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信息中心-今日会展联盟VIP个人会员,全经联园区委秘书处成员,周五咖啡媒体人俱乐部发起合伙人。网络营销,搜索引擎营销运营出身,CEAC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网络营销师,SEM搜索引擎营销师,SEO工程师。互联网数据官(ICDO)原创作者,互联网营销官CMO原创作者,执牛耳媒体特约撰稿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