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汤泼雪的溃殇

 guodongs 2017-05-13

跳远

丁酉年 乙巳月 庚子日

四月十八

2017.5.13

斗宿(斗木獬)

 握力

伤寒胸中有热

胃总有邪气,

腹中痛,欲呕

吐者,黄连汤

主之。





· 伤寒论  

              




   




追梦人

来自请风停下来

00:00 04:03

如汤泼雪的溃殇


文·曾骞


针药至病立去,或衰去,这是一种最高理想。

 

几乎每个确真志于中医的,骨子里都希望有如汤泼雪,风吹云般的神技。伐谋,伐交,伐战都游刃有余的神侠行列。因为抱定的观念,是既学医,不能出手即应,而只为谋稻粮,学医就没有必要。

 

为实现理想,大抵都是皓首穷经。

 

拿自己来说,家里仨电脑,随时随地打开,看资料,写心得。满屋书,除了文艺类,就是医书,电子阅读器里存的医书,都不要太多了。琴也不弹了,饭也顾不上,觉也少了。别人和女朋友一起散步时,我在读书。别人在逗孩子时,在喝酒时,我在读书。别人在打牌时,我也在读书。别人在跑步时,我也还是在读书。别人在聚会时,打来电话我不接,发来信息,我看上一眼,手机丢在一旁,然后继续读书。于是,慢慢地,就成了别人眼里一只孤单的背影。别人过年阖家团圆,我吃着饼干,呆在书房。和我一样,早过了而立之年,依然拼了命读书的道友,也不少。这类人群,用现在的眼光看,像天煞孤星般反社会的存在。

 

而花掉的钱也不要太多。我这个穷鬼,和所知道的一些朋友比,也算不上什么。多少人为追神求技,拜师学艺,走遍各地,花掉几十百把万,都是平常事。因为钱花得理直气壮。也为每次学到所谓绝学,喜悦满身,简直有踵吸的爽快。也有依样画葫取得过所谓的如汤泼雪。但,然并卵,用不了多久,又会被现实击倒,陷入在严重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怀疑中。一次次千金所换,都不见得有多神,辗转难眠中自问,书读了,技求了,钱也花了,依然还是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沮丧的心情只能用快板表达。

 

于是,不甘心。为了破瓶颈。又去读更多的书,花钱学更多的本事。然后,又然后,陷入在似乎恶性的循环。一次次打击之后,不再想到豪侠,简直想去做个门卫,了此一生。

 

很早以前,我就特别明白,天下没有绝对定式般的神技,也不可用定式般的办法去面对千变万化的疾病。病有可治,有不可治,有治愈者,亦有自愈者,有治之未愈,而后自己好了的。更有天治之的。但应该守住的是什么。读那么多的书,走那么多的路,参那么多的劳苦,为的是寻找针药以及各种法门能够取效的根本规律。或者说,人体的奥秘所在。读书求问,拜师求道,求的都是希望,能够获取前人对这条似乎或者肯定隐秘存在的根本规律,所摸索得到的经验。所以,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老中医经验辑不感兴趣,对所谓的秘方也不感兴趣,没有人可能用所谓秘方可以从我口袋里钓到真金白银,对那些以戕害身体为代价的速治法,更是知非而舍。可惜,曾经读的书再多也很头晕和叹气,因为发现这辈子根本读不了太多的书,两条腿本就不长,也走不了太多的路。

 

究竟因为什么,那么努了力了,却有种被自己的努力活埋了的感觉。满框的彷徨,是因为努力过头了吗。在那些曾经的幽暗难测里,曾对着自己长出来的白头发问。也在与朋友的对话中,互相叹气。朋友会安慰,或者互相安慰说,没关系啦,放轻松点,学医六十才可入门呢。因为没有答案,于是对自己说:告诉你,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一百个聪明人都回答不了的。喉咙深处像有一撮沙子,分泌的唾液也无法将它们冲散。

 

六十才成,不禁怀疑,真这样?万一不到六十就没了,怎么办。全身紧张,如坐针毡。也会反问,一件那么难的事情,几十年才能入门,但等到了六十,还能干几年。真是人生七十不稀奇,八十还是小弟弟。两眼昏聩,双鬓斑白,牙齿掉没,走路不稳时还有多少余力。靠回光返照来点亮一条路。不相信,不相信,不相信。

 

一定要找到真相。否则就对不起自己的信仰。

 

有信仰的人,可能也是很奇怪的一类人。他们会去追究人类的起源,探究动物的奥秘,去大自然去探索一切奥秘,像达尔文,吃饱饭没事干,去研究什么人类的来源,这在中国的近代人看来,简直是吃错药了。不去娶媳妇,整天在海上漂泊,美而言之曰:科学考察。有神论的国度就是会出这样的怪人。中国世俗崇拜的,其文化是重在人伦,重在传宗接代,以读书考取官职为荣。管你源头在哪,我把这个血脉传得越多越对得起祖宗就行。管它世界上有没有神,到底有几个神,也不必管什么几亿年前的事,什么几万年后的事,与己无关。大家只想的是,注意的是,眼前有没有吃的,有没有穿的,孩子老婆丈夫有没有吃的。就行了。

 

反社会的天煞孤星们不这样干啊。

 

于是想到一句经典:与恶龙纠缠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学医,难道真的是像与鳄鱼搏斗般痛苦吗。中医那么难,说明根本就不好,让一个人牺牲一辈子,最终只能像蜡烛将灭乍光般眨巴一手就油尽灯枯,难怪中医要衰落掉呢。再者,六十以前看过的那些病人怎么算,都被没入门的人看的?那不是太荒诞太无耻了。就没有轻松的办法,就没有不用六十,比如三十,甚至二十,就领悟大道的办法和途径吗。就不能越学越开心,越学越轻松的吗。我相信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残月朦胧,东方未白,焚一炉香。


反思的问题:


1,  我们在真正的大道面前是弱者。费诸精力,时间,及金钱,求如汤泼雪神技的执着,其实很有问题。其目的背后,都或多或少有一种弱者心态,弱者的标志就是希望破格;

2,  真正没有了壳与格的人,用得着破这些吗;

3,  古时那些真正的大医究竟是怎么看病的,为什么至今传颂,难道是手上的秘方与绝技?然而,我本身就不相信秘方,只相信应其而治,那么应该追求什么才对;

4,  如汤泼雪,肯定不是指即时效果,也不全是指神医,更不是因为概率,而是应该指向一种规律。泼雪化之,应该不是用经验泼,应该是掌握了某种真正的规律,究竟的规律;

5,  用心用力往往道不成,不用心力道自成。累是因为不懂真在何处。懂得真相的人,顺自天然地做,怎么会累呢,所以不用心力。路走得对不对,自己晓得,在对的路上,过程中遇磨难所承受的疲惫,另当别论,是细节上的。与费心费力碰灰中的无力不一样。


这些问题,我不知道他人会究竟思路,会思出来什么结果。反复琢磨,发现曾经错就错在,一直追求用什么方法治病,怎么才是最好。而忽视了一个可能存在的基本事实:究竟是人自己在治病,还是药或者针在治病。


说实在话,有的人在一开始就会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极少。我自己是在付出诸多苦头后才领悟到问题所在。相信,其实很多人也是。也相信,很多人也从来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问题。


皮肤痒了,人自己懂得挠。胸口闷了,人懂得自己捶。蹲久脚麻,人晓得自己抖一抖,用手捋一捋。冷的时候,人会打抖,使得气血通过身体的收缩再释放而喷张输入至虚弱。人遇寒了,会打喷嚏,会拉肚子,会排小便,自动将寒气排出。肚子痛的时候,人自己会蜷缩进行止痛。闻到臭味了,自己晓得捂鼻子。腰痛时,臀胯会自动变形,以缓解痛。人会发烧,人会发冷,人会出汗,这些种种的种种,这些日见而平常的现象,仔细想起来,不正是人体自己在治疗自己吗。当自我治疗不足,或效果不良时,才会产生那些我们能见到所谓病灶,比如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退变肿大、中风、肿瘤、皮疹、高低血压、心脏瓣膜闭合不全、肠炎、口腔溃疡、淋巴肿大、血管畸形、酒糟鼻、鼻腔息肉、肠道息肉、肛门痔疮、前列腺肥大等等等这些姑且名之的可见。


按照这个逻辑推而之,一切都特别清晰了。


真正的道门就在于怎么去帮助人体进行自我治疗。所有的针、药、按跷、灸、熨、祝由等,其外力合之人的势能趋势,故而治病。合之善者,阴阳自调,合之美者,效如桴鼓,而有汤泼雪。所以说,有时做到了所谓的如汤泼雪,也不过是因为恰好切合了人体的意欲之为而已。所以,作为一个医者,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因为不过是合之了道法。就像懂得用筷子夹菜,牙刷清腔一样,稀疏平常。如果真懂得了这个真相,那么治病这件事情,也就相应地成为了一条实修之路,最终应是可以证道的。所以,从这一点看,其实中医很伟大。是条身、色、意、识皆修的慧身与色兼修实证之路。所以,至此今天的我,怎么会离开她。

 

于是,于医者言,研究人体自身运行机制就变得了尤其重要。比研究什么药治什么病,什么穴治什么病重要得多,因为人体与针药,是一君一臣的关系。为什么古来都强调守中,也强调上医守神。因为人体其实就是一个阴阳鱼图。本身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外无内,只是因为有了阴阳之失,外邪之侵,才产生了所谓的上下左右,产生了所谓的偏。因为人体在发生失衡时,自身会找渠道进行排解,于是鱼图变两极,变四象,变八卦,变千万。这也是为什么说,人体就是一个宇宙的实理所在。直白的讲,汤药学用六经归纳以及应对,针灸上则是以经络、经筋、营卫等渠道来表现。甚至所谓的天、人、地。

 

千古道法都强调守中,因为中是能源所在,阴阳之根,一切的失,皆因偏能至上。而上医守神,守住的是人体的想法。人体想做什么,我们就帮助完成什么。想从上出,我们启之上,想从下出,我们承之下。其余同理。所以,我坚定地认为,还在固执地研究什么药治什么病,什么穴位扎什么病,什么经脉治什么病等等的方向,都是不够究竟的。自然都会容易陷入迷失,以及心虚,也走不上从容大道。我想自己还是幸运的。至少历经诸多磨难最终可以寻找到一些真相。这个历程是不断破执的过程。以后还要破。破掉这个得。但也曾为此喜悦过,而流有空灵的眼泪。

 

写到这里时,接到一个病人的问询。此前用了小柴胡加桃仁与木香。服后腹部隐痛矢增,欲大号却不得。我告诉她,找点粥喝。于是她在路边粥摊喝了红豆稀饭。有那么些时间后,就下便了。去而爽,后得眠。原来一直有些失眠。我的朋友问为什么会这样,我说,只是在帮助完成人体的想法而已,药中有破淤行散势能,人体得到这份力量后选择了谷道下之,可本身中能不足的,喝点粥,强之即好。恩,并不复杂。

 

不容易办到的事情,是作为医者,每当被人问起,此病何解时,是否都确切判断准确人体真正想法。而不被表象迷惑,不被迷障蒙蔽,不被我执牵引,心无旁骛。

 


 


                                 2017,5,13 于一芥屋


請風停下來

曾騫,養白龍馬的散人,住在南方研習針與藥,調治南北往來人,還有寫小說。


公号ID : zengqianzy

告之,本处不提供任何网络问诊咨询以及疾病治疗方案。请勿网络问诊。约茶或者约稿,请电邮:zengqian1216@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