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说他们的特性,我总结了4个“很”字,就是:很贵、很亏、很动、很险。
很贵,不用解释,以传统的股票评判标准,这些科技成长股一定是属于最贵的股票范畴。
很亏,在成长初期,这些公司经常是连年亏损的。
很动,股价波动剧烈,没有坚强的小心脏,完全无法坚持。
很险,公司随时处于被替代的风险之中,永远离破产只有一晚的距离,很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听上去像是非常差的股票,但是为什么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牛股,有许多都是属于这个“高危俱乐部”呢?
那是因为,伴随着高风险,必然是有更多的高成长机会。
从表象上看,优质成长股与泡沫股的特征很像,所以能够成功地分辨优质成长股与泡沫股是“高成长科技股价值投资”的基础。怎样分辨,怎样投资?我总结了几个具体的方法,对应上面说的股票特色。
我们仍然用4个方面来概括,那就是:严选、推理、调整、体验。
严选,科技股作为一个整体,最大的问题是不确定性,所以我们要在其中尽量找到可以确定的东西。而且在很多科技领域里,经常是胜者通吃的局面。
因此,我们只看在长周期里有大机会的领域,找里面的龙头公司。在选股的时候,一定要“舍得”,标准足够高,失败的机会相对就小。
这里,长周期、大机会和龙头3者是叠加关系,标的公司必须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才行。可想而知,同时可以满足这3个条件的公司数量一定是不多的。
推理,持续关注公司的进展,找出当前亏损的合理解释和潜在逻辑,是对应当前亏损企业的唯一方法。你可以当前不盈利,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清晰的盈利路径和方法,而且要看清楚当前的亏损可以为我们换来什么?
以特斯拉为例,我们知道他的产品完全没有问题,领先竞争对手最少2年以上,并且潜在用户掏钱排队等着买。他们目前的问题是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高的速度扩大产能,所以他们才会投巨资建GigaFactory,并计划在全球开4家巨型工厂。
以当前特斯拉的市场地位来看,这样的决定,其实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在当前这个时间点,特斯拉必须亏,必须巨亏,才能用金钱换时间,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调整,可以采用VC投资的方法来投上市的科技股。具体的思路是,小额试验,随时纠错,跟进赢家,适时All In。
小额试验的好处,是可以适当规避股价的起伏,减少试错成本,并且在同样资金量的情况下,试验更多的投资标的。
所谓纠错,其实是要随时卖出我们的Loser。很多投资者的天然习惯是卖Winner,留Loser。这个习惯必须改。
至于跟进赢家,适时All In。是要在格局逐渐明朗的过程中不断加大对于Winner的投入,只有这样,我们的投资收益才有机会获得最大化的收益。
体验,这个是彼得林奇的方法,仔细观察体验,如果发现原则问题,随时准备下船。
对于我们这些“非工程师”的大多数来说,在科技股的范围内,我们能够有资格观察的,基本上是消费类项目。虽然范围有限,但是我们的优势也很明显,因为我们就是这些产品/服务的直接使用者,所以我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什么是“原则问题”?就是这个产品赖以成名的基本功能/形象有被替换的危险。
比如,大家开始使用某个应用代替微信的熟人交流功能;某个车厂出了一辆比特斯拉更“酷”的量产版电动SUV,等等。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我们是有机会在大多数人察觉之前,看到一些蛛丝马迹的,根据这样的体验做出卖的决定,也许你会卖早了而少赚些,但是你绝对不会因为卖晚了而大亏特亏。

股票市场,其赚钱本质是作为投资者的个体,对于某只股票的预期,与作为你的对手的所有其他人的“预期差”。
所以,股市上永远都是只有少数人赚大多数人的钱,也许你在财经专业知识上比不上你的对手,但是如果你买卖股票的决定都是基于你自己的体验,你自己的“一手信息”,那么你就应该是那些战胜对手的“少数”。
姚永和
艺术家出身的连续创业者,曾在美国和中国成功创立多家互联网企业并成功推出,跨界于企业经营、创业投资、艺术和收藏领域。超脑CEO、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