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旬阳“八景”在哪里?

 雪狼绵羊 2017-05-13

旬阳“八景”在哪里?

 
 
 
 
古之“八景”说
 

《旬阳县志》卷十三所载“洵阳八景”为:“禹穴遗踪”、“子房仙洞”、“灵崖芝草”、“柏荫铜碑”、“天池瑞莲”、“城环曲水”、“丹凤衔书”、“紫盖洞天”。

禹穴遗踪
 

《大清一统志?兴安府?古迹》:“禹穴在洵阳县东一百三十里。高八尺,深九尺。旁镌“禹穴”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洌。世传禹决汉水时居此。”穴在县东小关铺江北,岩深丈许,纵横一丈有余,相传大禹治水在此憩息,上刻“禹穴”二字。邑人郭焱昌诗云:“八年风雨遍神州,尚有遗踪汉上流。篆是龙蛇余两字,功成山水奠千秋。不关石纽钟灵异,曾舍舟车暂憩休。明德几经凭眺处,斜阳无语照寒流。”又,邑人姜善继诗云:“昔闻随刊后,导漾注东流。小憩擘拳穴,悬崖蝌蚪留。缅兹十笏地,如见八年忧。滔滔汉水滨,两字几千秋。”

子房仙洞
 

子房观在县北一百二十里,有洞壑极幽邃,遇旱祷雨辄应。按《史记》:留侯避谷,不言其入山。然子房曾游商山访四皓,或末年脱骨于此欤?郭焱昌诗云:“黄石赤松托迹深,子房始终为韩心。成功遂作白云隐,出世谁从绿野寻?岂监黥、彭方避谷,须知风雨自堪吟。洞中欲问烟霞事,林外声声送晚禽。”

灵崖灵芝
 

读书亭即芝亭。相传吉水罗洪先读书处。洪先状元及第,为理学名臣。今文庙名宦祠侧有前明诸先达瑞芝诗,灵崖上亭址尚存。邑人陈启秀诗云:“秀麦嘉禾未足评,汉洵宝气育精英。质含雨露钟灵久,色饱风霜应瑞生。棠荫尚留高树老,书亭犹抱二流明。念庵遗韵今何在?剩的岩前暮霭平。”又,姜善继诗云:“仙芝应圣瑞,伊谁撷其英。下惟有高人,异彩焕朱茎。我来寻胜迹,眺赏读书亭。残碣遗荒草,苍凉满目增。”

柏荫铜碑
 

柏在文庙大成门阶左,其大连抱,黛色参天,下有古碑,字迹凋零,以石叩之,音清细如铜。碑文系前明邑令陈公士龙所作,入《艺文志》。邑人赵虎臣诗云:“几经风雨老龙吟,剥藓时将旧碣寻。不借斑痕增古色,肯留清韵化顽心。栋梁挺出容多荫,金石敲来自有音。印取掖垣槐树下,好留佳兆播瑶琴。”

天池瑞莲
 

池在县东、西、北各五里,有池凡三,不由浚凿,皆天成也。相传花发年丰,或邑有登科之应,后三池俱涸。邑北帽儿山下河东亦有莲池,芰荷颇盛,迩来士气渐有舒畅之机,倘慕古者,以人力复三池之旧,亦雅事也。邑人李树芬诗云:“太华莲峰不记年,秀钟池畔亦天然。亭亭绿出风前盖,点点青浮雨后钱。淤泥几经洵水涤,丰姿犹傍瑞芝鲜。云程曾否符佳兆,为报芙蓉镜已圆。”

城环曲水
 

汉水之滨,山势从黄泘岭而下,忽若蜂腰突结,峦头为县城。汉水从秦岭来,绕城三面入汉。城中楼台重叠,有如画图。旧志谓:汉江南流,洵河北绕,千岩竟秀,二水合襟,有垣局回环之势是也。以地利言之,非天然之汤池乎?邑人黄金台诗云:“金汤一线瞰城隈,城外洵流往复回。雉堞斜盘金带绕,益鸟州”

紫盖洞天
 

神仙洞,在县南乡。洞门镌“紫盖神仙洞天”六字,有古碑,半已剥落。洞深不可测,乡民祈雨辄应。其内有石莲、石狮之异。邑人陈中谟诗云:“世上风尘世外山,洞前日月洞中天。赤松仿佛犹留迹,丹灶依稀不记年。漠漠昙云莲有座,深深流水石为田。空山欲问烟霞客,潭影溪声两渺然。”

今之“八大景”说
 
天然太极城
 

旬阳县城被旬河和汉江相互环绕呈现出“S”型,将县城分割为两岛,又称阴阳鱼、阳鱼岛。从远处眺望,阴阳二岛头尾相逐,对称互抱,构成一幅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的天然山水太极图。这是大自然的造化神功,而非人力所为。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世界罕见的天然太极城,被誉为“中华太极城”。旬阳将充分利用太极城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其厚重的历史文化风貌,着力打造“中华太极城”旅游品牌。

汉水古镇幽
 

蜀河古镇地处汉水之滨,依山傍水,通川而又接郧襄,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商贸古镇。古往今来,蜀河经济兴盛、文化繁荣,素有“小汉口”之称。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小镇上,现仍保留着古镇历史风貌,狭窄幽深的石卵街、石坎巷、石板房和造型别致的古民居、老店铺等。其中黄州会馆、杨泗庙、清真寺等古建,宏伟壮观,建筑艺术令人惊叹,在陕南乃至汉江流域都非常罕见,分别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朴、独特的民俗民风和灿烂多姿的民间艺术,无不展现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被专家学者誉为汉水文化的标本,被命名为陕西文化旅游名镇。

奇秀大羊山
 

秦岭大羊山处于旬阳境内,南北纵横百里,是旬阳重点开发的生态旅游区。其气侯温润,区内陆形多变,深切峡谷、高山草甸、原始森林遍布,有全县海拔最高的蛮王寨。羊山主峰由于其终年云雾缭绕,曾称之为白云山,后因其形似一头山羊而称为羊山。根据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文化特征等,将开发成集生态观光、探险体验、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整个大羊山人文与自然八大景为:铁锁洞雄关、清明河幽然、天坑大草甸、天门八卦山、西沟碧水潭、哪吒洞奇观、大禹憩禹穴、张良避公馆。

汉水第一湾
 

汉江发源于陕西汉中的宁强县,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主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著名的汉水第一湾就坐落于陕西旬阳县境内的关口镇。沿着G316国道从旬阳县城向东34公里到达关口镇蒿塔乡,沿左手村道(水泥路面)爬坡约5公里到达张岭村,继续徒步约1公里到达山巅,为远眺汉水第一湾的最佳观景点。只见层峦叠嶂碧空蓝天下,汉水至此被一葫芦形山峰阻隔,绕行成一个巨大的江湾,水天一色,烟波浩渺,自然造化,鬼斧神工,观者震撼。

红军老祖魂
 

“红军老祖”位于全国唯一以红军命名的红军乡境内,距县城103公里,是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也是陕西省“十一五”旅游专项规划中南线重点建设发展的红色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传说祭拜“红军老祖”可治百病,同时出于对红军先烈的敬仰,每年有数以万计群众前往祭拜。2007年旬阳启动了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新规划的园区占地4公顷,由入景山门、纪念碑、纪念馆、红军老祖墓、群雕塑像、“红军老祖”雕塑、祭奠广场、土炮台及停车场、入口广场、红军餐馆、旅游用品商店、公园、综合服务区等组成。现开设四个基本陈列展厅,通过战争兵器、生活用具、图标、老照片、油画、国画、文献资料等多种有效形式,全方位地展现红三军、红二十五军在旬阳的革命斗争史,建成集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

神奇西岱顶
 

西岱顶位于旬阳县石门镇与平利县之间的大分水岭上,主峰海拔高1544米。据旬阳县志《清·光绪三十年刊本》记载:“岱顶山在县南一百五十里楼房与平利接壤,形极高峻深奥险僻以三峰尖耸并峙而名,上有石佛三尊,俗传普庵道场为洵阳平利竹溪三县祷雨处,又称莲尖山”。乾隆癸卯年县志也有相同记载。此地脚踏旬、平、竹(溪)三县,眼望陕、鄂、川三省,曾为道教胜地。山峦起伏,峻岭逶拖,云雾缭绕,犹如腾云驾雾。近观周围,古树参天,浓荫蔽日,林间各种盛开的山花,艳若桃花而非桃树,形如杜鹃又非杜鹃,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

神仙溶洞群
 

歪头山在太极城的巽卦位,传说贞武大帝在湖北武当山修道,成仙后到终南山,途经旬阳金寨一座山峰,一脚踢歪了山头,“歪头山”因此而得名。歪头山在县城以南约40公里,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东向西,宽约1公里,长10公里,并形成了一组溶洞群,据考证山上共有溶洞九十九个,且多以“神、仙”命名,如仙花洞、祖武洞、三宫洞、锣鼓洞、神仙洞、龙洞、穿心洞、九仙洞、猴洞、风洞等等,最有价值的是神仙洞、仙花洞、九仙洞。每洞各独具特点,有的洞宽敞,厅内可聚集数千人,有的洞入口极其狭窄,里面景观奇异、别有洞天。歪头山景区地势险峻,植被覆盖较好,有许多不落叶乔木和珍贵树种,一年四季,山绿水清,是天然的氧吧,是游客理想的旅游度假胜地。

雄风铜钱关
 

铜钱关是著名关隘,据《洵阳县志》、《疆域志-关梁》等史书记载,陕鄂边界铜钱关是清代军事防御工程遗存,营造于公元1800年的清代嘉庆五年,距今已有200年之久。旬阳发现的楚长城,由东向西横贯旬阳县全境,其城墙、城楼、城门、箭楼与长达200多里横贯旬阳全境的石垒长城相连,现存遗址千余米。2010年陕鄂联手共修铜钱关,城墙与山势融为一体,更显山势峭陡,关口险峻,易守难攻而闻名天下的“铜钱关”建成,重现了古长城雄风。

太极城“八大景”在哪里?

 
 
 
 
旧之“八景”说
 

曾传旬阳县城八景为:“金线吊葫芦”、“铁锁练孤舟”、“无影桥上走”、“二柏一石榴”、“丹凤衔书秀”、“柏荫铜碑久”、“灵崖芝草现”和“环城曲水流”。其中“金线吊葫芦”是形容县城的地势;“铁锁练孤舟”说的是大河洲;“无影桥上走”是指河街下的涵洞;“二柏一石榴”(谐音“二八一十六”)谓老县府苍柏堂前的两株古柏和一株石榴树;“丹凤衔书来”“柏荫铜碑久”、“灵崖芝草现”、“环城曲水流”即旧“八景”中之“丹凤衔书”、 “柏荫铜碑”、“灵崖芝草”和“城环曲水”。所不同者,一是仅限于洵阳县城之景,二是配为五言,句句押韵,“八景”名称依次排列,本身成了一首优美的五言诗。

今之“八景”说
 

旧时人们所描绘的旬阳县城八景,但这八景有的已不存在,有的略显“小气”。这里新编“太极城八景”,提炼出太极城景点的精华所在,这八景分别是:

阴阳太极图
 

旬阳县城被旬河和汉江相互环绕呈现出“S”型,将县城分割为两岛,又称阴阳鱼、阳鱼岛。从远处眺望,阴阳二岛头尾相逐,对称互抱,构成一幅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的天然山水太极图。

金线吊葫芦
 

从县城东边灵岩山顶俯瞰,阴鱼岛像是浮在碧绿水面上的葫芦,又称葫芦岛。老城就是葫芦岛上的城。金线处仅数十米宽

文庙居城巅
 

旬阳文庙位于旬阳县城关镇老城之巅的公家梁,有500多年历史,属安康市乃至陕南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待公布。

道观驻崖边
 

旧称洞儿碥道观,现称太极城道观,遗址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位于老城西门外瓮城右侧太极河之上,似从洞儿碥陡峭的崖壁中突兀而起,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佛院上灵岩
 

建于宋绍兴六年,建在东临汉江、西依旬河的陡峭的石山上,与老城隔河相望,这座山古称临崖,后因盛产灵芝便改名灵崖。灵崖寺便因山而取名,是旬阳地界上一处佛教胜地。

两塔镇两山
 

两塔指汉江南北山上的文峰塔和文星塔。据光绪本《洵阳县志》载,明代有二十二人中举,四人中进士,但在清代,中举者仅十人,中进士者仅二人,这种“文气”日衰的状况,恐怕就是光绪年间一再建塔,并取名“文星”的主要原因。文星塔位于王家山(灵崖寺所在山)上孟达墓侧,建于光绪元年七月。塔是县级保护文物,现已成三国名将孟达墓附属文物。孟达墓高踞于王家山山巅,呈覆斗形,封土高约三米,周长约十米,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位于大河南旗杆山顶上,与灵岩寺文星塔遥遥相望,且外形极为相似。修建文峰塔,就是增高文峰山,能出更多的文人和官员。

城门在城中
 

指旬阳老城唯一保存下来的“西城门”,位于老城中心,南临汉江,北靠旬河,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城门创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城楼系利用自然地势筑造,南为高岩,北挨悬崖崖头,东西俱为居民住房。是明末农民战争的产物,相连城垣部分尚存。由于各个时期城区拓展,西城门便留在了城中。

天街走山沿
 

天街走山沿:老县城沿老城山脊而建的古街道被称为“天街”,由炮台路和后城街组成,左右临汉江和旬河,长千余米,街宽仅三五米,两边均为明清和解放前后所建民居,保存比较完好。街道上上下下、错落有致,只能行人,而不能通车,因而显得古朴而宁静,行走在天街中,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