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老师像妈妈,又区别于妈妈...

 昵称32963897 2017-05-14

妈妈有时会觉得班级老师太粗鲁,照顾不周到,做事不用心,孩子受委屈……

班级老师会觉得妈妈太挑剔,疑神疑鬼,容易纠结,事情特多,难以伺候……

这样的矛盾,有点像婆媳之间:婆婆敲着鼓,到处说媳妇;媳妇敲着锣,到处说婆婆……

其实之间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分歧,就是有点不信任。

这样的情况,在幼儿园里很多。

曾经有一位妈妈老师,说她对自己的幼儿园很失望,因为太多对外说到但对内却做不到的地方。

我问她自己孩子上幼儿园有什么收获,她说孩子从不到一岁半开始上幼儿园,有同伴玩,每天情绪很好,喜欢上幼儿园,能玩很多家里没有的玩具;但孩子在幼儿园有时吃的不好, 午睡老师常常搞不定,喝水有时候也不及时……

我问她,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孩子发展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不是开心、快乐、适应良好吗?对于2岁多的孩子,喜欢上幼儿园、每天很开心,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你认为班级老师对孩子的生活照顾不太好,孩子是否因此常常生病?

她笑笑说:“那倒没有。主要是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肉很少,没有什么营养。”

这就是典型的妈妈思维。

妈妈的角色,决定了她的视角,更聚焦在生活方面;哪怕她自己是教师,对自己班级的孩子不是这样关注,但对自己的孩子,有意无意地,注意的焦点容易聚焦在:喝水、吃饭是否及时、保质保量,午睡能否秩序井然,厕所有没有味道、屁股有没有擦干净……

教师的角色,决定了她的视角,更聚焦在教育方面:孩子的情绪情感是否积极,社会适应是否顺利,语言、运动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是否达标……

这样的情况,在全职妈妈带的宝宝刚入园时,我们的教师经常能够遇到:家长会非常在意幼儿园的卫生、对自己孩子的耐心、对孩子生活的照顾等方面的细节,担心孩子哭、不会上厕所、不会喝水、不会吃饭、容易生病……

因为只要照顾一两个孩子,妈妈的眼界,很难比得上面对几十个孩子的教师。

相对于妈妈的角色,教师是专业幼教工作者,专业技能、眼界、理论高度、对孩子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的认识等方面,具有优势。

妈妈更感性、更主管,容易见微知著,细致了解孩子;

教师更理性、更客观,容易从众多孩子身上提炼规律。

妈妈的本能是保护孩子,思维模式常常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的。遇到问题,首先从外部找原因,别人哪里做得不好,自己的孩子是否受委屈了;

教师的本能是引导孩子,思维模式常常以教育规律为中心。遇到问题,首先从内部找原因,“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我的教育方法是否有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